姜卓一直以来都对江枫为何会知道那么多的知识感到不解。
他在之前也有想过,江枫是不是得到了什么高人的真传,又或者肃王姜骁曾经在某个地方得到了什么古籍。
而这本古籍到了江枫的手里,被他给学去了,所以他才能够知晓这么多的事情。
但仔细想想,姜卓又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如果姜骁真的有这么一本古籍的话,那他自己为什么不用?
当初姜骁如果也能够造出大炮或者鸟铳这种东西。
或许现在当皇帝的人就会是他了。
姜卓现在也实在搞不清楚,但是他清楚的知道,海外确实有宝地。
江枫目前掌握的那些知识,应该跟海外的某个地方脱不了关系。
这就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只要没人跟自己抢,那么船舶司肯定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更不用说,有了这么一个机构在自己的手里,自己的权力也会变大。
姜卓正在心中思考的时候。
此刻,姜泰又站了出来,他恭敬地朝着姜世辛拱了拱手,随后也朗声开口道:“父皇,儿臣一直都想着要多了解一些有关于朝堂的事情。”
“您之前不是也说想让儿臣在六部挑一个机构学习吗?”
“对于儿臣来说,这个船舶司正好可以让儿臣学习如何掌管一些事情。”
“另外儿臣也觉得,大夏确实应该放开海外贸易,不管是普通商人还是朝廷,都应该与海外进行贸易。”
“如此一来与民争利这个说法也不成立。”
听到姜泰这么说,姜世辛的眼中不由得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
看来太子最近这一段时间确实看了不少的书。
这个回答,也确实能够堵得住吏部侍郎韩雄之口。
而此刻,韩雄听到了姜泰的话之后,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难看的神色。
他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站了出来说道:“太子殿下,臣不敢苟同殿下的说法。”
“殿下说,让天底下的商人也和朝廷一样出海经商这样就不算是与民争利了。”
“可是,这天底下的商人,又有哪一个能够比得过朝廷?”
“若是朝廷把所有的生意全做了,那么,那些出海贸易的商人又该怎么做?”
姜泰听到这话之后有些不满。
他神色间带了几分讥讽,冷笑一声说道:“韩大人不必把什么事情都往天下苍生上面扯。”
“说白了,你们韩家不就掌控着京杭漕运吗?”
“陛下如今决定发展海外贸易,不就是你们韩家最为得利?”
韩雄眼神闪过了一丝怨恨。
此刻倒是没说话了。
毕竟姜泰说的确实是事实。
自己之所以大力反对朝廷设立船舶司,还要出海贸易,不就是因为韩家也一直都在做海外贸易吗?
虽然说韩家这些年来一直也只是在南边的那几个藩邦国家进行贸易。
但他又何尝不知道去的地方够远的话,肯定也能赚到最多的利益。
现在朝廷还想要插一脚,他们韩家的利润将会大打折扣。
姜世辛这会儿倒是有些犯难了。
倒不是因为他还要顾忌着韩雄或者说韩家。
只是因为姜泰和姜卓都想要在船舶司里做事。
这两人的能力,当然还是姜卓更加出色。
毕竟之前姜泰在荆州剿匪的时候,可是被土匪给打的抱头鼠窜。
而姜卓却顺利地镇压了前朝余逆的叛乱。
只不过,打仗和在朝廷里面掌管一个部门,却不是一回事。
刚才姜泰说的那番话也确实很有道理。
即便是他在用兵打仗上面没有什么才能,但并不意味着他在其他地方就不能没有建树。
不过……
现在四皇子姜卓手中有两千兵马,而且手里还有鸟铳和大炮,更不用说他和江枫之间似乎还有着什么联系。
如果自己再把船舶司交给姜卓,那么姜卓的势力将会远超姜泰。
这样的话,太子和四皇子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而且姜世辛也确实很在意,如果说姜卓真的跟江枫之间达成了某种利益关系。
那么,不仅姜泰的太子之位会受到动摇,甚至自己的皇位都可能会被姜卓给惦记上。
于是姜世辛这会儿便开口道:“既然这样的话,船舶司的事情就交给太子来办。”
“船舶司意义重大,跟朝廷里的任何一个部门都不一样,太子不要让朕失望。”
姜泰听到了这话之后,不由得激动万分。
但他在此时还是压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激动,赶紧跪谢道:“儿臣谢父皇恩典!”
他当然也知道父皇对于船舶司看得有多重。
刚才有那么多大臣都站出来反对,更不用说,还有户部侍郎韩雄。
韩家在京城的地位只能算二流。
但韩家在大夏的各个地方都有势力,在商业上,韩家的地位或许也仅次于钱家。
可父皇还是力排众议,执意要设立船舶司。
刚才,姜卓也一心想要把船舶司收入囊中,这其中肯定有些重要的因素是自己没有看到的。
虽然姜泰也知道船舶司独立于六部之外,姜卓拿到了之后,权力也会随之而膨胀。
但他总觉得,姜卓想要拿到船舶司,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想要掌管这么一个机构。
而是有另外的企图。
但既然现在父皇已经把船舶司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那么,姜卓的地位就会受到打击了。
想到了这里,姜泰的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丝冷笑。
看样子父皇还是倾向于自己的。
虽然之前自己在父皇面前告状,让父皇有些不满,但在这种大事情上面,父皇的心还是向着自己这个太子的。
呵呵……
姜卓啊姜卓,你拿什么跟本太子斗?
“好了,船舶司一事就议到这里,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启奏的事情吗?”
姜世辛此刻也开口算是盖棺定论了。
韩雄虽然心中不满,但他也不敢忤逆姜世辛的意思。
而且,既然朝廷要开海运外贸,那他们韩家就得想办法从朝廷的嘴里多扯下来一块肉了。
工部尚书王德昌站出来道:“陛下既然要设立船舶司,那造船一事是否交给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