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刘明也早早地来宫门口排队。
上朝几次,他早已经习惯了。
“石头,这是你的包子,去一边吃着等我吧。”
他把手里的十几个肉包递给了石头。
没办法,早朝太早了,根本起不来,不迟到就不错了。
早餐只能在路上,边走边吃。
“今天怎么突然通知早朝了?”
“我也不清楚啊!”
“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最近也没听说有什么大事啊!”
“难道是和北幽的谈判出了问题,北幽不愿意谈下去了?”
“有可能,武定王在对北幽的问题上,比较强硬,听说要北幽称臣,可能把北幽惹怒了。”
“这么说,今天的早朝有可能是要商量和北幽重新开战的事情?”
“恐怕不见得,北幽和我们一样,已经拿不出来再打一场战的粮草了!”
正在等待宫门开启的文武百官,还不知道谈判的结果,纷纷聚在一起议论。
毕竟每次加开这种大朝会,都是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情,比如上次北幽入侵。
没过一会儿,钟声悠悠响起,宫门缓缓打开,百官如同往常一样,进入大殿。
“诸位爱卿,我们和北幽的谈判已经谈的差不多了,今天叫诸位来,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大臣们有点疑惑,阵仗搞这么大,就因为这个?
看着疑惑的大臣,乾德皇帝没说什么,只是吩咐身边的太监:“念吧。”
那个太监,拿着昨天范进递上去的奏折开始念:“为大康和北幽两国重修平和,特此共定合约,为大康和北幽两国及其臣民共同遵守:一、北幽向大康称臣,每年尽现牛羊、马匹。
二、北幽向大康赔偿战马,五万匹……
三、开放拒幽关作为北幽和大康的通商口岸……
……”
后面是什么内容,百官们并没有听得很清楚。
他们听到北幽向大康称臣的时候,脑瓜子就已经嗡嗡的了!
等那个太监念完,底下群臣还是鸦雀无声。
“这是双方商议的条款,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若是没有异议,就和北幽签了。”
坐在宝座上的乾德帝,开口问道。
“陛……陛下,刚刚说,北幽向我大康称臣?我没听错吧?”
有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想要再次确认一下。
“嗯,确实如此!”
皇帝心情不错,没有计较那么多。
再说,自己刚听到这个消息,不也是差不多的反应吗?
那个老臣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雄才大略,天威浩荡,北幽国望风称臣,得陛下如此之雄主,此乃我大康之幸!社稷之幸!”
百官:卧槽!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朝堂风气都让刘明这个佞臣带坏了!
“陛下天威浩荡,大康之幸!社稷之幸!”
随后,大康的朝堂就如同炸开锅一般,各种歌功颂德的话,不要钱似的从每个大臣嘴里不停地蹦出来。
让只会一句陛下英明的刘明,直呼“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这个时候,也每个哪个大臣那么不开眼,拿别的事情来破坏这个氛围。
于是,今天这个朝会,就在这种热烈、友好的氛围下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挑个黄道吉日,和北幽签条约了。
因为涉及到称臣这个条款,条约只能在朝堂上皇帝签。
而且签约之后,大康马上要举行祭祖仪式,日子不能马虎。
钦天监看完之后,确定了十天之后是个好日子,把签约时间定在了十天之后。
“范大人,接下来是不是没有我什么事情了?”
在出宫的路上,刘明偷偷问范进,连续几天谈判,让他感觉回到了前世上班的感觉。
“呵呵,刘县男,这几天没事了,到时候签好条约,皇上会再给北幽赐宴一次,就全部结束了。
不过,这次和北幽的谈判,刘县男功劳甚伟,少不得要加官进爵了,范某在这里提前恭贺刘县男了。”
范进笑着说道。
“嘿嘿,同贺同贺,范大人功劳也不小啊。”
两人对视,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
接下来几天,北幽向大康称臣的消息,不胫而走。
此次和谈的三位接待使,自然也是大家议论的对象。
而官员们,议论得最多的,还是杨盛这位王爷。
拒幽关是他守的,北幽是他和李广利元帅一起击败的,进入北幽大后方,搅得北幽不得安宁的,更是武定王的亲卫。
不知是无心还是有心,官场中渐渐地蔓延出了一种说法,就是武定王继位的话,会成为一代雄主、明主!
当然,刘明没有管这么多,他现在忙着在找房子。
没错!他决定找个房子安顿下来,把李小柔和虎子接到京城来。
现在短时间内,不会离开京城了,他可不喜欢异地恋。
在武定王府三福公公的带领下,他来到了京城最大的一个牙行。
之前王爷说要买房子可以找他,这些日子又在一起共事了这么久,他自然不会客气。
打着王府的旗号去买,这些牙人也不敢偷奸耍滑,不会被坑。
“三福公公,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这次是又来买下人的吗?”
一个嘴角长着一个媒婆痣的中年妇女,远远地看见三福,笑着迎了过来。
“王婆子,这次不是我,是我旁边这位,想买个宅子,王爷特地交代下来的,你可得伺候好了!”
“三福公公,我王婆子办事,您放心好了,一定给您找最好的宅子!您要多大的宅子,我去帮您找找看有哪些合适的。”
王婆子拍着胸脯说道。
三福公公询问的眼神,看了刘明一眼。
刘明想了想自己在平安县的宅子,觉得那种三进院的刚刚好,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还能住一些下人。
“就要一个三进院的宅子吧。”
“没问题!这位大人跟我来,您怎么称呼?”
王婆子热情地在前面带路。
“这位是刘县男。”
三福公公在一旁替刘明答道。
“原来是刘大人!刘大人您看,这些我们这边正在售卖的三进院的宅子。
这个是在城东,原来的主人是个商人,现在想回老家,所以想把宅子出手,因为主人比较讲究,里面不少家具都价值不菲,都送给您,售价一万两。
这个宅子是户部侍郎家的,因为换了个更大的宅子,所以这个宅子就卖了,售价一万两千两。
还有这个是黄家的……”
王婆子在一旁介绍了不少的宅子。
突然刘明在一堆宅子中,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宅子。
“这个宅子,怎么价格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