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县男,下官魏新,听闻刘县男在北幽上京,救出了两个孩子,不知可有此事?”
百官的末尾站出一人,拱了拱手问道。
“确实在上京城的时候救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我的儿子。”
刘明如实回答,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这事还有那么多人知道。
“这么说你带着一千士兵进入北幽冒险,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
这话说的有点阴险,战事紧张呢,你带着一千人找儿子去。
果然有人拿这个说事,刘明不知道这人是想针对自己,还是王爷。
“放你娘的……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我们进入草原并非为了刘明的孩子。”
暴躁的郭凡差点爆了粗口。
“那可真是太巧合了,我是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
“这位大人,当初是武定王爷体恤我们这些百姓,才派出郭将军去黑风寨剿匪。
难道这位大人觉得,王爷应该任由这伙匪徒猖狂吗?”
“是的,黑风寨剿匪的事,我们早就在兵部报备过,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事。”
郭凡搭腔道。
“确有此事!”
这是兵部的人开口了。
“剿匪之后,本应去拒幽关和王爷汇合,但奈何,彼时拒幽关被南北夹击,无法入城。
不得已,我和郭将军才从小道进入北幽草原,这事河间省的驻军也是知道的。”
刘明继续说道。
“进入北幽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只有你们自己清楚吧?”
“若是为了救孩子,我们进入北幽之后,直接去上京就好了,何必在北幽大军附近盘桓近一个月。”
“魏御史,这事朝廷早已有定论,陛下也已经下旨论功行赏,你这时候提这个问题,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吗?”
站在武官之首的李广利,淡淡地开口道。
姜还是老的辣,一句话就把高度升级到欺君的层次。
魏新听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就是捕风捉影一下嘛,怎么感觉要欺君了。
“元帅言重了,下官只是有些疑惑,想跟刘县男问清楚而已。”
他马上认怂。
“哼!再者,既然知道了我大康的百姓,被卖去北幽做奴隶,我们也应当向北幽国讨个说法!”
“两位爱卿,不必再争论了,不管何种原因,这次我们能击退北幽,大大提升了我国将士的士气。
也找到了应对北幽骑兵的方法,刘县男功不可没!此事不必再议!”
乾德皇帝一锤定音。
“陛下,微臣听闻,刘县男还是平安县的童生,今年参加常山府的院试。
微臣见过刘县男写的文章,惊为天人,为其广阔的胸襟所折服。
微臣认为,以刘县男的才学,完全可以赐其举人功名,进入国子监读书,待来年参加会试。”
国子监祭酒梁安,出班提议。
虽然县男是五品的爵位,但是没有实权,要想封个有实权的官,还是得走科举这一条路子。
“嗯,刘爱卿以为如何?”
刘明正待回话,武官一侧又有人出班。
“老臣认为不妥,老臣以为,刘县男乃是军事奇才,多年来我们在草原上对战北幽为取得优势,只能被动防守。
而刘县男区区一千人就能打得北幽找不到北,损失惨重,老臣认为,应当给刘县男封个游击将军,为大康训练骑兵,抵御北幽入侵。”
说话的是兵部尚书夏真,一千人就能偷袭上京城的人才,兵部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这还是个读书人啊!
天知道夏真为了应付兵部那些不识字的大老粗,头有多疼。
能读书,会打仗,培养培养,就是一个完美的接班人!
“不妥,我认为刘县男还是应当进国子监深造一番,明年会试之后,再安排不迟。”
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之一,梁安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培养一个能打仗的读书人出来,到时候遇到战事,就不用看你们这些臭丘八的脸色了。
“盛儿,你怎么看?”
可怜刘明,站在中间,讨论的是他,却没有他说话的份。
“儿臣以为,刘县男的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也有太多偶然因素,和一定的运气成分。
如果这次北幽不是倾巢而出,后方没有一点准备,如果刘县男在北幽没有找到海船,都会导致刘县男的行动失败。
如果刘县男再一次进入北幽,恐怕也没办法做到这个战绩了。
但是刘县男的打法是目前我们唯一可以对抗北幽骑兵的,儿臣认为,可以让刘县男在兵部传授经验,同时去国子监深造。”
站在旁边一直听着的杨盛,从队伍里走出,分析道。
藏拙!
这是昨天他和刘明两个人聊了许久,最终得出的结论。
刘明的根基太浅,没有什么实权,杨盛又经常不在京城,护不了他。
一下子爬的太高,容易招人眼红,魏新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刘明真是这么想,还是想偷懒,就不得而知了。
“刘爱卿,你认为呢?”
终于轮到他说话了!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王爷说的有理。
微臣这次能成功,主要是误打误撞,从黑风寨那里找到了进入北幽的密道,打了北幽一个措手不及。
再其次,北幽所有兵力被王爷牵制在拒幽关,我们在北幽后方才能放开手脚。
如果再来一次,恐怕让微臣带上一万人,也不够看的。
微臣还是如同王爷说的那样,再学学几年吧。”
刘明顺着杨盛的话继续说了下去,带兵打仗他是不愿意的,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
前世光棍一个,穿越过来这才半年,还没盘够呢。
最理想的就是让他回去当个平安县县令啥的,好好地苟着。
但是想当县令,至少要有进士身份才行。
“呵呵,你倒是谦虚,那就这么办吧。梁爱卿,那刘县男就交给你们国子监考察一下,没问题就给他一个举人身份,明年参加会试。”
刘明感觉这个皇帝挺好说话的。
“微臣遵旨!”
“微臣谢主隆恩!”
众官员:卧槽,又学到了,谢恩还能谢出花样来。
电视上学的,你们信不?
“陛下,微臣鸿胪寺少卿范进有本启奏!北幽使团,即将于五日后抵达金陵城,不知由谁担任接待使?”
“众位卿家,谁有合适的人选,议一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