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衙门口,刘明穿着一身紫色朝服,站在门口。
县衙的两个门子有点不敢相信地问道:“刘……刘明?”
满打满算,刘明离开平安县也不到一年的时间,县衙的这些人自然还是记得刘明的。
刘明笑着点点头,说道:“烦请通报周大人一声,刘明求见!”
“好!我马上去通报,你先在这里等一下。”
门子看他一身官服,虽然是他们没见过的颜色,但是他并不敢怠慢,立刻转身进去通报。
刘明在京城的消息,在平安县也只是有限的人知道,他们这些底层的人,根本了解不到京城的信息。
另外一个门子笑嘻嘻地走过来,轻轻地在刘明肩膀上捶了一下,然后搂着他的肩膀说道:“可以啊刘明,都混出名头来了,你这身官服是什么品级的?八品还是九品?
不愧是京城啊,连官服都和我们不一样!”
大康朝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穿紫色官服,四品五品是红色,六品以下是绿色。
平安县这些衙役最多只见过知府的红色官服,三品以上的官服就没见过。
去年雪灾的时候,巡抚过来平安县,他们都在忙着赈灾的事情,而且县衙被杨盛的人接管了,他们根本没见过巡抚。
不然他也问不出这个问题。
“呵呵,周大哥,就是一个小官,不值一提。”
看来平安县成为自己封地的事情,还没有在这里传开。
“当官了就好,总比我们累死累活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小衙役好!还是读书好!你爹当初拼命想办法让你读书是对的,以后我也得让我的儿子好好读书!就是这个读书实在是太花钱了!”
那个门子感叹道。
大家都知道读书好,为什么普通人家却没有几个孩子读书的?
因为笔墨纸砚实在是贵啊!
就平安县衙役的收入水平,不吃不喝,刚好能供出一个读书人。
当初他爹供他读书,还是靠村里接济了一些,原身才能读上书。
刘明笑了笑说道:“一定会有机会的!”
现在平安县成了自己的封地,以后九年义务教育必须安排上。
这时候周策着急忙慌地从里面跑出来。
“下官平安县令周策,见过平安伯!”
周策恭敬地行了一个拱手礼。
还搂着刘明肩膀的门子惊呆了,一时间忘记了松手。
“刘明,你……”
“不得对平安伯无礼!”
周策大声呵斥道。
门子赶紧松开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小人有眼无珠,还请平……平安伯见谅!”
刘明把他扶了起来,笑着对说道:“没关系,不用那么多礼,刚才那样像老朋友一样聊聊天,不也挺好的。”然后又转头对周策说道,“呵呵,周大人,许久不见,你怎么还跟我生分起来了,不必这么多礼。”
那个门子站在那里,走也不是,不走感觉也难受。
“上下尊卑,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平安伯快里面请!”
周策为人比较刻板,很看重这些礼数。
刘明没有在这个话题继续纠缠下去,抬脚往县衙里面走去。
人都走后,两个门子都送了一口气。
“老张,你说刘明的这个什么平安伯是什么等级?为什么咱们县令大人都这么毕恭毕敬?”
“我也不知道,刚刚我去通知县令大人的时候,大人放下手中的东西就赶了过来,看来刘明的官应该不小吧。”
“大人是七品,难道刘明是六品?”
“我看有可能……”
“吓死我了,刚刚我还搂着刘明的肩膀说话,你说刘明会不会生气?”
“应该不会吧,我看刚才刘明都没有生气的样子。”
“那就好!那就好!老张,你说这个平安伯是什么官职?”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知府、巡抚、尚书、宰相这些官职,这个平安伯我还没听说过。反正不比县令小就是了……”
刘明走进县衙之后,周策邀请他在上首的位置上坐下,他自己则是坐在了下首的位置。
刘明有些感叹,去年的时候他来县衙,坐的话只能坐在最末尾的几个位置。
现在都可以坐在上首的位置了。
这都是权力和地位带来的。
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头都要争权夺势。
“平安伯回来也不通知下官一声,下官也好派人相迎。”
“这次去齐鲁省,顺道回来看看,倒也没别的事情。”
“陛下把平安县赐给您做封地的旨意一到县衙,下官就派人去京城询问您接下来要怎么管理封地,现在人还没回来,想必是和平安伯错过了。”
周策小心翼翼地说着。
“嗯,我从进城离开已经有个把月了,想必是错过了。我记得朝廷免了平安县三年的税赋是吧?”
“对!三年之内,平安县的税赋都是平安伯您自己调配,不用上交朝廷。”
“今年的田地收获如何?”
“经过去年的水灾,加上今年夏天平安县的雨水并不丰沛,整体的收成并不是很好。不过,大石村那边说是发现了几种高产的作物,倒是收成还不错。”
那是刘明去年的时候给大石村留的红薯、土豆,还有玉米种子。
去京城的时候,特地交代了大石村村长刘大有和李家村村长李德金,要劝两个村子的人多种一些这几种农作物。
看来两个村长都听了他的话。
反而是他自己在京城的永业田,疏于打理,没有种上这些作物。
“咱们农税几何?市税几何?”
市税就是商税。
“农税是十税一,市税是二十税一。”
税并不高,但是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税,比如过关税,这就是朝廷的了。
他作为平安伯,平安县归他管的税只有农税和市税。
其他诸如盐、酒、茶这种专项税收,还是朝廷统一管理。
所以,其实他在封地的权力并不是很大,除了可以干涉一下日常政务以外,就只有市税和农税归他,还有可以拥有一千的私兵。
诸如县令的任免都是无权干涉的,必须朝廷指派。
“周大人,把平安县这三年的农税都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