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玩霓虹国游戏或者喜欢看漫画的,经常会发现他们的很多角色名字很奇怪,属于在霓虹国很难见到的,其实那都是贵族姓氏。
比如说《守望先锋》里的‘源氏’、《圣子到》里面的一条诚、《侍魂》里的‘橘右京’等等等等,那其实都是贵族姓氏。
尤其是像《侍魂》里的橘右京那样的名字,那妥妥是贵族中的贵族,还是贵族嫡系!
真正的贵族嫡系哪需要什么苗字?哪有什么分家姓氏,老子才不需要什么‘苗字’,只有我家往外分!
橘右京现在还继续姓四大氏里的‘橘’?那才是真正的出身显赫!
与其类似的名字还有一个几乎人尽皆知的动画片就是《哆啦A梦的》,里面的静香名字叫什么?
源静香!
源氏后人,没改过姓没有苗字!
根正苗红的贵族后裔!
所以野比大雄娶了源静香也可以理解为清朝时期的王狗蛋娶了爱新觉罗-xx。
总而言之,《哆啦A梦》就是一个妥妥的吃软饭的故事,小时候吃机器猫的,长大了吃老婆的。
换个角度看真的很毁童年。
再用龙国人理解的方式解释一下:
伏羲确立了最早的姓氏制度,姓氏可随父母居住地或者官职命名,为的是‘正姓氏,别婚姻’,也就是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便于不同部落通婚。上古三大姓是伏羲女娲的风姓,黄帝的姬姓以及炎帝的姜姓,然后这三个姓在不断往外分,有的用官职为姓,有的以居住地为姓,有的以诸侯国号为姓,有的以祖先的字或者绰号为姓,有的以职业为姓,有的以谥号为姓;还有什么赐姓、改姓……
天知道自家祖上真正的姓是啥?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家族,他们从伏羲时期就开始姓风,经过几千年到了今天依然姓风,那出身绝对是杠杠滴。
当然,在龙国只有猫啊狗啊才讲血统,真的有这么一个家族存在的话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在龙国有现成的例子,就是孔家!那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历史。
可是有谁会看到别人姓孔就先磕一个?
人们尊重的是孔子而不是孔家以及孔家的人。
孔令辉夺得世界冠军,孔繁森为国为民,那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为什么要尊重‘世修降表’的孔家?总不能尊重那个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捧回孔府供着的‘衍圣公’孔令怡吧?
那时候清政府还没投降,孔家就先降了啊!
顺便一提,当时他们不光供着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供着威廉二世之前他们就已经先把英王爱德华七世等三位西方皇帝供奉了起来!
当年四大家族有这么个说法‘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兄妹孔家财’,孔家那可真的是富甲天下!1996年岛上一个孔二小姐过世后光被追缴的税款就高达1.57亿!其家族财产到底有多少可见一斑!
关键是到了最后也没收到一分钱!
龙国就这样,谁家祖上没出几个牛人?谁家祖上没出几个败类?
秦桧遗臭万年,他的亲曾长孙秦钜却是南宋抗金名将,死于抗金战争载入史册成为南宋英雄,也有像吴玠这样抗金保宋的民族英雄,他的孙子吴曦却投降金国主动献出关外四州让金兵无非吹灰之力进入川蜀,自封‘蜀王’差点儿断送了宋朝江山。
这样的例子真的太多,所以谁也不会拿着祖宗去说事儿。但凡是这么做得基本上都是脑子里面缺点儿啥的。
再说了,孔子真的姓孔吗?
孔子是姓‘子’。
‘子’在那个年代可是大姓,那是殷商的国姓!商纣王就是姓子的!
那他跟孔有什么关系呢?
周朝推翻商朝后,他的大哥子微(后世称微子,宋微子,微子启)到了宋地,以‘宋’为氏建立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开国国君。而他死后他的弟弟子衍当了宋国第二代国君(很多人叫子衍叫微仲,这个称呼来自于《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其实这是错误的叫法,古人叫老大叫伯,老二叫仲,老三叫叔,老四叫季,比如说三国东吴老大孙策字伯符,老二孙坚字仲谋,老三孙翊字叔弼,老四孙匡字季佐,都是按照这个规矩来的。‘微仲’就可以理解为‘微子的二弟’。)
这个子衍的八世孙叫做子嘉,官至宋国的大司马。在宋殇公时期,十年十一战,百姓苦不堪言,主战派的子嘉连着宋殇公都被太宰华父督给剁了,子嘉只有一个儿子逃到了鲁国。
这段历史到这里其实就已经很有意思了。
他虽然是宋国王室成员,但是‘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他作为子衍的八世孙是不能用自己先辈的氏也就是‘宋’,必须用自己的氏才行。
而子嘉的‘氏’到底是什么?
没有任何历史记载!
反正史书记载中他的子嗣例如防叔、伯夏、叔梁纥等都没有提及过自己的‘氏’。
想想也是,‘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你一个逃难的有啥资格宣传自己的‘氏’?另外他的这些子嗣的名字其实也有问题,比如说叔梁纥,他应该叫子纥,‘叔梁’是他的字,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家里老三’。子嘉其余后人‘防叔’可以理解为‘防老三’,‘伯夏’可以理解为‘夏老二’……
有时候历史记载的东西等于给一些普通的东西加了一层滤镜。
按照史书所说,孔子是叔梁纥在66岁的时候和颜徵在‘不合礼仪’所生,三岁时候叔梁纥过世颜徵在带他搬家去了曲阜。等到大概十五到十七岁的时候,颜徵在过世,然后孔子就要把颜徵在和叔梁纥合葬,结果却找不到叔梁纥的墓址,最终是不断询问完成了两人合葬。
呃,换句话说,他从来没去过叔梁纥家里得到身份承认,只是把母亲埋进了叔梁纥的墓里。
那么问题来了:孔子到底是不是叔梁纥的孩子?
谁也不敢下去问问啊!
反正可以肯定的是:一直到一千多年后的1194年也就是南宋绍熙五年,当时的衍圣公孔元措跑到金朝金章宗那里要了一个赏赐,追封叔梁纥为‘齐国公’这才算是给这事儿定了性!而那时候南宋还在!等到1340年的时候,当时孔家五十二代孙泗水县尹孔之严又去找元朝求了一道恩赐,立了一个‘大元追封启圣王墓’的碑。
‘世修降表’果然名不虚传——关于叔梁纥的两次赏赐都是孔家找外族政权加封!也就是因为这两次加封才算确定了叔梁纥和孔子的父子关系。
那么当时孔子为什么要拖着老妈的尸体去合葬?
有一个比较……的说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孩子如果跟母姓那真的坏事了,孩子必须要有个爹才行!而孔子的名字是什么?名丘字仲尼,这说明他还有一个哥哥。‘仲’是老二的意思。
那么他的哥哥到底是谁?
有人说叔梁纥有九女一子,他的那个儿子就是孔子的哥哥。
可是人家叔梁纥家里就没让孔子进门啊!
而且叔梁纥家里的情况介绍都是后世给追加上去的。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孔子他娘……
咳咳咳咳。
反正从那时候开始,孔子开始姓子,名丘,字仲尼。而且既然他是叔梁纥的孩子,那么叔梁纥的五世祖子嘉自然也就成了他的老祖宗。子嘉虽然没有氏,但是子嘉字孔父被称为‘孔父嘉’。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孔’成了孔子的‘氏’。而孔子的后代干脆也就给孔子改了姓,不再姓子而是以氏为姓这才有了孔家。
整天教别人礼义廉耻不要背宗忘祖,其实他们自己才是背宗忘祖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