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诚在汴梁街头一直转了一天之后才回到平顺酒馆,回去之后全壮便把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告诉了他。
而最让他意外的一件事情便就是平顺酒馆的买主终于献身了。
但苏诚怎么着都没有想到,那买主竟然会是刘娥。
当然献身的不是刘娥自己,而据说是一个公公打扮模样的人。
“他怎么说?”
“他说师父若是想买下平顺酒馆需进宫与太后详谈!”
“那你是这么说的?”
“徒儿说,一切要等师父回来才能做决断!”
“好,这样说很好,我马上便进宫一趟,不出所料明日的时候便可把弘发酒馆拿下了。”
苏诚准备了一下之后立即便带着流云出发了。
流云自从能够自由出入空间之后,苏诚也是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
由于上一次,在刘娥的提议之下赵祯便给了苏诚令牌,所以苏诚现在出入宫中也不用任何的通报,也不再用任何严苛的检查,就跟出入自家的大门一般。
苏诚想要找到刘娥在那里也是很容易的,在路上随便问个小太监,便会有人带着他去了,毕竟现在苏诚是赵祯的座上宾,这事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来了,苏先生,还挺快的嘛!”
“呵呵...小可这人『性』子急,心中也藏不下事情,听说与平顺酒馆相邻的弘发酒馆现在太后你的手中,小可若是想买下的话,太后你开个价吧!”
“苏先生,果然痛快,先生,哀家的条件也很简单,希望你能劝说陛下一些不要把哀家党政时期的大臣们赶尽杀绝,他们大多数人站在哀家这边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也是有才能的,若是有了他们陛下或许就能省上不少的力气了!”
对于刘娥的这个要求苏诚完全是诧异的,苏诚还以为刘娥的要求是会在赵祯选秀的事情上做些手脚呢。
毕竟在宫中这个事情才是当务之急,最重要的。
“原来是此事啊!”苏诚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个事情好说,以陛下的仁德,赶尽杀绝这个事情他恐怕是做不来的。”
“哀家相信先生的为人,这是弘发酒馆的房契你拿去吧!”
“银子?”苏诚拿着房契看了一通之后便问道。
毕竟这个弘发酒馆也是刘娥花钱买来的,用得也是自己私人的腰包,苏诚势必是要给人家的。
再说,若是就这么拿上了,那不是也欠着刘娥的一个人情吗?
能用钱解决的人情就最好不要欠着。
“呵呵...房契先生拿去吧,若是以此让先生欠着哀家的一个人情,那对哀家也是个好事,不是吗?”
苏诚当然也知道刘娥的意思,无非不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好让自己帮他一马吗?
但是尽管已经知晓了,这个人情却也不得不欠着了。
“好,那太后的这个人情,小可便接着了。”
苏诚在刘娥这里带的时间也并不长,离开之后便去了赵祯那里。
既然已经进宫了,不去拜会一下赵祯终归是有些不太合适的。
找到赵祯之后,他正在批阅着奏折。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若是搁在后世的平常人家,不过每日就是为了作业发愁而已,而最为人人都羡慕皇帝的赵祯却必须要为军国大事发愁。
苏诚进来之后便给赵祯行了礼。
苏诚也没有瞒着赵祯,直接把自己进宫的目的与他讲了一遍。
“陛下,太后如此做也是真心为陛下着想的,不希望陛下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当初太后对寇大人一贬再贬,虽然寇大人年岁也大了,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太后为此心中也不好受,后世之人或许就会把寇大人的死直接归结在了太后的身上了。”
苏诚是想着让赵祯赶快的亲政,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让他们母子两个反目。
“大娘娘对朕一贯都是疼爱的!”
赵祯自叹了一句也很快邀请着苏诚坐下,“先生,请坐下来谈吧,贵子,看茶!”
“先生,接下来朕除了要完婚还要干何事?”
“陛下,这个嘛,先把被太后贬了的官员往回调,把他们安排在实权位置上,这样一来,在陛下真正的计划实施的时候,他们也能够为他们把关了。”
“哦,皇叔倒是也提及了这个问题!”
“陛下,大宋建国已经四代了,可当初跟随太祖打天下的那些武将的后代仍旧还享受着朝廷的恩泽,这就使得朝廷的财政压力很大,应该适时的减少一些对他们的恩泽,可以用朝廷财政困难为由逐渐的减少,若是一下子都削减了,对整个朝政的稳定是不利的。”
“还有陛下,现如今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训练新军了,你不妨让杨文广光明正大的去各地选拔一些有些的兵丁,逐渐扩大新军,若是杨文广带领的新军能够建造奇功,那大宋那么多的兵丁便可适当的减少一些了,还可以采取办法,让他们平日里开荒种田养活家眷,每月抽取一定的时间去训练,一旦有战事他们就要上战场,这也是为了应付朝廷需要大量兵力的突发事件。
这样一来,朝廷养活他们的钱就可大大的减少了,剩下的这些钱可以培训出更多的精兵来。
至于要精简官吏这个事情嘛,也可以慢慢的来,不能说一下子就把那么多的冗官都剔除出去,陛下可采取考察官员政绩的方式,把那些不得民心没有政绩的官员直接开除,允许他们再次科举进入官场,这样也能够减少一些他们的不满!
还有,大宋每次科举录取的人太多,这样倒是可以不至于人才外流,但是一方面加重了朝廷财政的负担,一旦录取就必须的给他们安排个位置,一份营生多个人去做,必然就会有互相推诿的事情发生!
朝廷是否想要清明就要看这些官员的素质了,若是每次录取人数较少,那么这些秀才就必定会更加努力读书,这样反而会促使那些秀才举人更加的优秀。”
这几个事情已经不是苏诚第一次与赵祯讲了。
那几次讲是为了让赵祯下定亲政的决心而已。
现在讲是为了让赵祯有实行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