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知道,下面站着的人,目前只是嘴上没有异议,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在后面会不会做什么手脚,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但是自己不怕,现在白杆兵已经入城,枪杆子在手,天下我有,这可不是穿越前的手枪啊!
但是崇祯也知道阻力太大,所以关于科举改革、税赋改革,地方卫所改革、简化字改革,全国土地丈量的事情都没敢说。只能等到勇卫军组建完毕才能说出来,现在还不是时候。在这之前,先要统一好自己内部班底人的意识,如果贸然对孔家动手,至少孙承宗李邦华袁可立三人就会跳出来阻碍!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成的。
散朝之后,魏忠贤被叫到了养心殿。魏忠贤现在已经不是秉笔太监,所以再也不能所以进出皇宫了。
“魏忠贤,你看看这些奏疏,全部都是弹劾你的,你看看你干的那些事情,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崇祯把一堆奏疏扔到地上,有几本还砸到了魏忠贤的脸上。
“陛下恕罪,奴婢只是皇爷的一条狗,奴婢想这里面肯定都是东林党人对奴婢的污蔑,奴婢对皇室一直是忠心耿耿。奴婢是个无根之人,奴婢贪图那些能有什么用呀,陛下!请陛下看在老奴伺君多年的份上,饶老奴一命,老奴以后就是皇爷手里的一条忠心的狗。”
魏忠贤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脑门都磕出了血也挡不住拼命的磕头。
“要不是看你会办事,朕早就送你去太祖爷那里忏悔了!”
崇祯走到魏忠贤面前,看着还在磕头的魏忠贤,心里思索再三。
“朕听说你手下有五虎五彪,想必他们都是你的心腹干将吧?你说他们会不会为了你而弑君呀?”
“奴婢该死,奴婢罪该万死。奴婢这就回去把那些事处理好!”
魏忠贤听到皇帝的说话,下面忍不住流了一些液体出来。
“记住了,朕希望你安心做个东厂提督,要管住自己的手,知道吗?你回去吧,怎么处理是你自己的事情,记得二天之内把结果给朕!另外写弹劾你奏折的人里面,东林党很多,你自己看着办吧!”
崇祯要借助魏忠贤这条狗,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否则山东孔家一旦知悉,朝堂又会不安生。
“最近几年西北和京畿久旱无粮,朕有心开仓放粮,奈何国库空虚,太仓无粮,你给朕想个办法!”
崇祯对着刚起身准备离开的魏忠贤说了一句。
魏忠贤连滚带爬的回到东厂,一路上下面就止不住的滴滴答答。
“去把这几个人都叫来,咱家有事情要交代!”
魏忠贤坐到椅子上,仔细琢磨皇帝的话。安心做东厂提督,是自己唯一的路,其他的衙门里的手到了该剁掉的时候了。如果自己不剁掉伸出去的手,那么被剁掉的就是自己的脑袋。皇爷最后一句的意思很明显,皇帝很不喜欢东林党人。世人皆知自己权倾朝野,独断朝纲,别人都叫自己九千岁,但是自己清楚,自己的一切是依附皇权才有的,皇帝如果要除掉自己,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尤其是白杆兵进城之后。即使是之前,跟着自己的人,真的要废帝另立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多数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卖掉自己。现在皇帝要收回,自己如果挡着,那么自己就真的要去见太祖爷了。
不一会来人很多,阉党五虎兵部尚书崔呈秀、田吉,工部尚书吴淳夫、太常寺卿倪文焕和御史李夔龙,五彪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崔应元、佥事许显纯中的三人,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人齐聚一堂,堂外还有一些地位不高的人。魏忠贤坐在大厅主位上面,身后就是岳武穆的塑像,看着众人,面无表情,却心头滴血。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养出这些人,现在却要自己动手杀了,魏忠贤想死的心是没的,但是心痛可以有。
“不知道千岁何时唤我等过来?”
兵部尚书田吉拱手一礼。
“刚刚皇爷给咱家交代了一件事情,就是筹粮。”
兰花指捋了捋鬓角的白发,魏忠贤依然面无表情。
“据下官所知,目前户部好像没钱。筹粮需要大笔的钱,怎么办呀?”
兵部尚书崔呈秀摊手,表示这事很难办。
“你们说错了,户部有钱没钱不要紧,只要你们有钱就可以了。”
魏忠贤的语气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将咱家所有的田产苑舍金银书画全部卖掉,全部拿去给皇爷筹粮。咱家和你们一样,都是皇帝圈养的狗,语录天恩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咱家自家的钱财不够呀,所以唤你们过来,是想向你们借一些银子帮衬帮衬。银子那个东西吧,不能吃不能喝的,放在手里也没啥用处,所以你们把你们所有的银子都给咱家吧,回去也都把家里的田产啥的卖掉换成银子,这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咱家都是为了你们好。”
“千岁,筹个粮而已,不必如此阵仗吧。下官可以亲自走一趟江南,那里的粮食很多,每个人的手里也都有一些银秘,下官到了,他们不敢不交出粮食。千岁,你给个数字,下官肯定可以办好!”
田尔耕下了狠心要对付之前的金主,因为舍不得自己的银子。而且去了南方,自己的银子还可以趁机水涨船高是不是。
“哎,皇爷说了,我们能弄回来多少粮食,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一起就有多少好日子,你们说说,咱家该怎么办?”魏忠贤斜瞄了田尔耕:
“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银子和前途比起来,屁都不是。有了前途,还会害怕没银子吗?你们看看咱家,全部的家当全部拿去给皇爷筹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皇爷始终对咱家宠信有加不?你们不知道,所以你们呐,分不清轻重缓急!”
“下官认捐三万两”
“下官都是托了千岁的福才有了今天,奈何这么多年集贫,下官又不善经营,所以下官认捐三十万两!”
吴淳夫跟着表态。
我尼玛,都是这么不要脸吗?其他人都在心里骂道。
历史上,崇祯为了筹措军费,公开向朝臣索捐,要死要活的也才弄了不到二十万两。自己的老丈人还趁机贪了皇后的二千两。结果魏忠贤这里 三言两语就弄来了三百多万两,等到自己的资产变现,少说还能再增加二百万两。
所以,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