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不容易消停一阵子的阿娣一开门,就看见几十号人围在门口,阿娣吓了一跳,定了定神才看清为首的是隔壁的王婶。还没等阿娣开口询问,王婶就扯着大嗓门喊道:“阿娣啊,你可不能不管我们啊。”众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阿娣一头雾水,忙问怎么回事。原来大家听说做社区团购的阿娣在城里认识些大人物,现在街道工厂面临关闭,大家都想通过阿娣找关系保住工作。阿娣无奈地笑了笑,解释自己哪认识什么大人物,不过是以前在城里做社区团购时的普通朋友罢了。但众人不信,围着阿娣苦苦哀求。阿娣心中不忍,决定进城去打听一下消息。他收拾了一番便出发了。到了城里,阿娣四处奔走,却四处碰壁。正当阿娣灰心丧气准备回去的时候,偶然遇到了曾经跟自己一起做社区团购的姐妹,这个姐妹给他指了条路,让他去找一个刚上任的年轻干部试试运气,阿娣带着一丝希望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阿娣按照姐妹指的路,找到了那位年轻干部办公的地方。他站在门口,心里直打鼓,犹豫了半天才鼓起勇气敲门进去。年轻干部抬起头,看到阿娣一身朴素的打扮,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阿娣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结结巴巴地把街道工厂的情况说了一遍。年轻干部耐心地听完后,轻轻皱起眉头思考起来。阿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听到拒绝的话。
没想到年轻干部随后说道:“我知道了,这事儿我记下了,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我会尽力去调查了解,如果工厂确实有挽救的价值,我们不会眼睁睁看着它倒闭的。”阿娣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年轻干部微笑着送阿娣出门,并叮嘱他回去等消息。阿娣满怀希望地踏上归途,一路上想着年轻干部诚恳的态度,心中充满感激,觉得街道工厂终于有了一线生机,而他也可以给街坊邻居们一个交代了。阿娣回到街道,街坊邻居们一下子就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事情办得怎么样。阿娣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大家,众人听了之后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接下来的日子,阿娣除了做好社区团购的工作之余,每天都会抽时间去街道工厂看看。几天过后,厂里接到通知,说是上面派人下来考察评估了。原来是那位年轻干部很上心,迅速安排了这件事。
考察人员仔细查看了工厂的设备、人员情况等各个方面。正赶上过来看看的阿娣也在工厂里,他和工人们都积极配合,大家都盼着工厂能够重新振作。又过了几日,好消息传来,工厂因为产品还有市场潜力,而且工人经验丰富,政府决定给予扶持政策,注入资金更新部分设备并且开拓销售渠道。
街道一片欢腾,大家都夸阿娣立了大功。阿娣只是笑着摇摇头说都是那位年轻干部的功劳。从此,街道工厂焕发出新的活力,阿娣也成了街道的名人,不过他还是像从前一样朴实善良,继续努力生活着,做着社区团购。随着市场发展形势越来越好,阿娣的社区团购也逐步进入正轨,生活也渐渐安稳下来。一天,阿娣正在家中收拾东西,忽然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竟是那位年轻干部。阿娣又惊又喜,赶忙将他请进屋里。年轻干部笑着说这次来一是看看工厂如今的发展状况,二是专门来感谢阿娣。他说如果不是阿娣真诚地前来反映情况,他也不会发现这家工厂的潜力。阿娣摆摆手,表示这都是他愿意帮忙的结果。年轻干部又了解了一下阿娣社区团购的情况就离开了。阿娣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也算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