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刚过,青岩镇北山村的百年古戏台前聚满了十里八乡的戏迷,陈凡站在褪了色的雕花木柱旁,指尖抚过柱脚被虫蛀蚀的裂缝。省文旅厅跟班学习时用的笔记本摊在斑驳的戏台石阶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牡丹亭》老戏单,那是上周省昆剧院来采风时留下的。
“陈镇长,新装的舞台灯又把戏服烧了个窟窿!”老戏班主王师傅攥着焦黑的衣角,金线绣的牡丹花纹燎成了炭色,“说是省里配的高科技灯光,结果比煤油灯还凶险!”
陈凡蹲下身查看灯架,发现散热孔被劣质海绵堵得严严实实。他掏出手机调出全省文化惠民工程台账,系统显示北山村戏台“2023年完成声光改造”,可眼前的LEd灯外壳已经变形,电源线上贴着“样品勿售”的标签。手指划过屏幕上的采购合同,舞台设备中标价比市场均价高出两倍有余。
“县文广局拨的一百五十万专项资金呢?”陈凡翻开镇文化站的验收报告,“群众满意度调查表”上二十个相同的“非常满意”笔迹,连墨色深浅都一模一样。
分管文化的副镇长赵春梅摇着檀香扇过来:“老艺人不懂新技术,操作失误也是难免……”
“失误到让百年戏服变火把?”陈凡撬开控台外壳,里面裸露的电线像团乱麻,“赵镇长侄女婿代理的这批设备,是不是把工程尾货当专业舞台灯卖?”
镇文化工作推进会上,赵春梅将“全省戏曲传承示范基地”铜牌扣在会议桌上:“设备升级是省厅重点督办项目,现在挑刺要影响全县文化考核!”
陈凡将烧焦的戏服残片推过去:“省消防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报告显示,灯具散热系统不达标,绝缘层耐温值比国标低200度!”他点开手机里的设备调试录像,“厂家培训师自己都差点触电——这种设备能保护非遗?”
文化站长擦着额头的汗:“可能是电压不稳……”
“不稳?”李婷抱着档案袋推门而入,马尾辫上别着王师傅送的戏曲头饰,“上周彩排烧了三套行头,赵镇长在启用仪式上剪彩的照片,需要我投到大屏幕吗?”
赵春梅的外甥突然拍桌:“你们这是破坏文化惠民工程!”
“那就请真正的行家来。”陈凡拨通视频电话,省剧院的灯光设计师出现在屏幕上,“孙老师刚设计过国家大剧院昆曲专场,让他看看咱们的‘惠民’设备?”
暴雨倾泻在漏雨的戏台顶棚,陈凡带着老艺人抢修音响。李婷举着防水手电照向进水的调音台,突然高喊:“功放机进水短路了,得先做烘干处理!”
“通知县供电所切断片区电路!”陈凡抓起对讲机,“让省艺术学院音响工程系师生做设备评估!”
技术员急得跺脚:“雨太大没法检测线路!”
“用红外热像仪排查漏电点,重点检测功率放大器!”李婷翻出应急设备清单,“省科技馆上个月支援的检测仪——我联系他们派技术员过来!”
赵春梅的表弟开着货车堵在村口:“抢修要县文旅局批文,你们这是越权!”
陈凡亮出手机短信:“省安委办三分钟前将古戏台列为电气火灾隐患重点督办点——需要我联系省广播电台《民生热线》栏目吗?”
七十几个老戏迷举着“要真戏不要假火”的横幅围住镇文化站时,李婷正在调试全息投影设备。她将《牡丹亭》数字戏服投射到舞台,杜丽娘的水袖在光影中流转如真:“这套系统能还原明清戏台效果,还能避免实物服装损耗!”
几个老琴师用胡琴弓敲打投影机:“虚影子能比真刀真枪的功夫戏?”
陈凡调出梅兰芳大剧院的全息京剧视频:“国家京剧院用这种技术保护珍贵戏服,去年拿了文旅部科技创新奖!”
“钱从哪出?”赵春梅冷笑。
李婷翻开省财政厅文件:“非遗数字化保护资金有六十万结余,县政协去年就批复了使用方案——赵镇长说资金要‘统筹规划’,原来是在等古戏台失火建商业剧场?”
十天后全省非遗保护现场会上,全息投影中的杜丽娘惊梦片段艳惊四座。当省质检院的设备安全检测达标时,陈凡突然切换大屏幕:“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显示,追回被套取资金八十万元!”
观摩席上的赵春梅刚要起身,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已走进会场:“请赵镇长配合调查设备采购问题。”
后台里,王师傅抚摸着全息投影仪感叹:“这机器比徒弟还懂杜丽娘的神韵,眼波流转得让我这老骨头都心颤!”
总结会上,省文旅厅非遗处长在古戏台前约谈陈凡。李婷正教年轻演员操作动作捕捉系统,处长指着全息影像笑道:“小李主任在省青年戏曲创新大赛拿过金奖吧?这个数字服装的纹样库是不是你带队复原的?”
陈凡的袖口还沾着戏台青苔:“李婷同志是镇文化振兴办副主任,这次古今融合多亏她对接科研院所……”
“老树新枝才是真传承!”处长递过文件,“青岩镇列为全省戏曲数字化试点,配套一百万升级所有古戏台——你们要让百年戏台唱出新声!”
夕阳将全息投影镀成金红色,李婷的影子投在陈凡的工作日志上。他想起两个月前在省戏曲博物馆偶遇李婷,她站在明代戏服展柜前临摹纹样,窗外的桂花落在她的素描本上。
手机震动,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发来通知:“青岩镇古戏台活化模式入选‘全国戏曲生态保护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