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的闷热裹着青岩镇政府大院,陈凡盯着墙上电子钟跳动的红色数字——距离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还剩72小时。窗外的蝉鸣突然被引擎轰鸣撕裂,三辆印着\"土壤修复工程\"的罐装车歪斜停进大院,司机跳下车时甩出的泥浆在水泥地上炸开褐色的花。
\"陈主任,向阳村的人把施工队围了!\"农办主任老张撞开会议室的门,手里的检测报告簌簌作响,\"他们说翻出来的污染土堆在祖坟边上,坏了风水......\"
陈凡抓起安全帽冲出大楼,电动车碾过晒蔫的狗尾草,在村口老槐树下甩出焦黑的刹车痕。三十几个村民手持锄头堵在田埂上,被烈日晒得发白的横幅\"还我净土\"在热浪中颤动。赵大奎的汗衫后背结着盐霜,正用铁锹戳着地上的土块:\"这土里冒油花,埋下去要断子绝孙的!\"
\"这是农业部备案的钝化剂。\"陈凡从工程车拽下密封桶,撕开检测报告,\"硅酸盐成分占78%,ph值调到中性。\"他忽然掰开块结晶体,\"跟腌咸菜的盐卤一个性质,县志记载咱们祖辈都用这个改良盐碱地。\"
人群出现松动时,环保局执法记录仪的镜头突然怼到眼前:\"陈主任,土壤检测显示重金属超标三倍,这项目环评怎么过的?\"
\"超标的锌和铅集中在0-30厘米耕作层。\"陈凡点开手机里的三维模型,\"我们采用'深翻隔离+植物修复'方案,把污染土压到1.5米以下。\"他故意放大紫花苜蓿的根系图,\"这种牧草能吸收重金属,三年后土地就能复耕。\"
眼看围观群众开始交头接耳,陈凡抛出杀手锏:\"施工期间每亩补贴1200元青苗费,牧草成熟后由镇里保底收购。\"他抖开还带着油墨味的协议,\"不过今天下午三点前要签确认书,否则项目资金就调剂给邻镇了。\"
当最后一枚红手印按完,陈凡的后背衬衫已经能拧出水。他摸出震动的手机,省生态环境厅的短信刺入眼帘:\"督察组随机追加地下水监测点,原定迎检材料需增加2015年以来的水质数据。\"
档案室的霉味呛得人鼻腔发痒。陈凡戴着白手套翻阅泛黄的监测记录,突然在2017年3月的报表上顿住——当年枯水期的氯化物数据离奇缺失。窗外的探照灯扫过库房,在墙面投下摇曳的阴影,像极了五年前那场风暴夜的场景。
\"那年开春化工厂偷排,取样时跟保安起了冲突。\"退休的老站长被连夜请来,残指敲着玻璃板下的旧照片,\"监测船都被砸了,数据还是我闺女翻墙进去补测的。\"
陈凡盯着照片里破损的采样瓶,突然抓起紫外灯照向原始记录本。蓝光下浮现的铅笔字迹让他瞳孔收缩:\"数据写在装订缝里了,当年怕被人撕页。\"老站长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凌晨三点的打字室响起密集的键盘声。陈凡将修复后的数据包上传至区块链存证平台时,特意截屏发给省厅的大学室友:\"老同学帮忙做个时间戳认证,你们信息中心的服务器日志就是铁证。\"
督察组进驻当天,青岩镇的气象站发出高温红色预警。陈凡陪同检查地下水位监测井时,后背突然传来刺骨的寒意——新打的3号井周围渗出诡异的彩色泡沫。
\"这是地下水层交互产生的气压现象。\"省环科院专家蹲下取样,试剂瓶瞬间变成绛紫色,\"苯胺类物质超标,附近肯定有历史污染源。\"
陈凡的喉结剧烈滚动,记忆闪回两个月前的防汛抢险。他忽然抢过工程图纸:\"泄洪渠改道时挖出过八十年代的农药桶,会不会是填埋场渗漏?\"
\"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察组长的吼声惊飞了树上的乌鸦。陈凡却摸出手机摇人:\"赵大奎,把防汛时用的围油栏拖到三号井,再喊十个会憋气的后生!\"
当吸油毡铺满污染区时,陈凡正戴着防毒面具核对危废台账。他突然抽出1989年的供销社进货单:\"敌敌畏采购量比使用量多出三吨,差额正好对应挖出的空桶数!\"
\"但追责时效已过......\"环保律师刚开口就被陈凡打断:\"我们启动的是生态修复程序,不是行政处罚。\"他点开最高法指导案例,\"无主污染场地修复费用可由财政垫付,再向潜在责任人追偿。\"
暴雨在午夜突袭修复现场。陈凡蜷在临时指挥棚里改材料,突然接到镇长急电:\"老农药厂厂长的外甥是省政协委员,说要告我们破坏营商环境!\"
\"他舅舅九二年就破产了,适用《民法典》污染者终身责任制。\"陈凡抹了把窗上的水雾,\"倒是这位委员的公司正在申报生态补偿项目,需要我提供环保证明吗?\"
电话那头的忙音混着雨声格外清脆。陈凡翻出加密云盘里的证据包,当年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三亩未披露的填埋场正好位于现今的泄洪渠下方。
黎明前的监测数据显示苯胺浓度下降时,陈凡的胶靴已灌进两斤泥浆。他望着晨曦中劳作的村民,忽然想起三年前处理第一起环保投诉时,连采样瓶都不会开的窘态。
末伏天的热浪裹着捷报袭来。陈凡作为全国基层环保先进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却在发言时突然调转话头:\"这个案例暴露出历史遗留污染监管的盲区,建议建立'生态考古'机制......\"
台下原本准备鼓掌的手纷纷摸向记录本。陈凡知道,这些握笔的手将会把他的建议拆解成若干课题,而他正在成为某个链条上的关键齿轮。
散会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走廊里,导师将烫金的聘书拍在他胸前:\"乡村振兴专家库需要你这样的实践派。\"陈凡摩挲着证书上的国徽纹路,忽然想起青岩镇档案室里那盏长明灯,此刻正照亮后来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