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8200字,符合基层工作现实逻辑)
青岩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台阶前,陈凡半跪在新浇筑的无障碍坡道上,指尖摩挲着水泥接缝处的毛刺。三月的晨露浸透制服裤腿,他却恍若未觉——施工队擅自缩短坡道倾角的行径,让这本该惠及残疾人的暖心工程成了安全隐患。
\"陈主任,王家沟的人把搅拌车拦在村口了!\"
办事员小周气喘吁吁跑来时,陈凡正用卷尺丈量坡道斜度。7.2度的实测数据让他心下一沉,图纸上明明白白标注的5度标准值在晨光中格外刺眼。他收起工具起身,瞥见裤管上沾着的泥浆在阳光下凝成斑驳的硬块。
这场纠纷早在三天前埋下伏笔。当时施工队为赶工期,未按流程公示就砍了村口三棵老槐树。此刻村道上的对峙已白热化:七十岁的王老汉横卧在搅拌车前,怀里紧抱着被锯断的树根;二十多个村民举着\"还我古树\"的硬纸板,墨汁淋漓的标语在春风里簌簌作响。
\"乡亲们,坡道改建是县里特批的民生工程。\"陈凡拨开人群,刻意将文件袋搁在露出钢筋的地基上,\"砍树的事乡里一定会给大家交代,但残疾人等不起啊!\"
\"等不起就能糟践老祖宗的东西?\"王老汉的旱烟杆敲得树根咚咚响,\"这槐树是我太爷爷栽的,树洞还救过游击队的伤员!\"
陈凡蹲下身,指腹抚过树根断面渗出的树脂。黏稠的琥珀色液体沾在指尖,让他想起上周走访时见过的截肢老人——那位在台阶前摔过三次的退伍老兵,此刻或许正倚在旧藤椅上,等着能自主出行的日子。
\"王伯,您看这样行不行。\"他掏出笔记本,撕下画着坡道改造示意图的页脚,\"施工队今天先撤设备,乡里请林业局来做古树价值评估。要是够得上保护标准,我亲自去县里申请补偿款。\"
人群的骚动渐渐平息,但穿迷彩服的包工头突然挤上前:\"陈主任,工期延误一天罚三千!\"
\"合同第十二款写的明白。\"陈凡从文件袋抽出复印件,\"因甲方协调不力导致的停工,损失由施工方承担。\"他目光扫过对方胸前的安全帽编号,突然伸手抹了把搅拌车轮胎——指腹上的泥浆夹杂着可疑的暗红色。
\"你们从青岩河偷采的砂石,够抵多少天罚金?\"
这句话让包工头瞬间哑火。陈凡转身面向村民时,语气已放得绵软:\"等新槐树苗运来,咱们办个植树仪式,把游击队的故事刻成碑。\"他注意到王老汉松动的表情,趁机补上一句:\"到时候碑文落款,还得麻烦您这位老支书来把关。\"
化解这场危机耗去整个上午。当陈凡终于回到办公室时,窗台上的山茶花已蔫了半边。他顾不上喝水,径直打开电脑调取施工日志,发现坡道倾角问题竟与建材偷工减料直接相关。
\"马上约谈监理单位!\"他抓起电话又放下,转而从档案柜翻出《无障碍设计规范》。直到暮色漫进窗户,便民服务中心的灯牌亮起蓝光,他终于在纷繁的条款中抓住关键:第三章第七条规定,室外坡道超过5度必须增设防滑槽。
连夜召开的协调会上,陈凡将施工日志投影到幕布:\"如果按现有坡度交付,雨雪天至少有三成轮椅会侧翻。\"他点击鼠标,残疾老人摔伤的照片与冰冷的数据交替闪现,\"这不是简单的工程瑕疵,是要闹出人命的!\"
监理单位负责人擦着汗表态返工时,陈凡却按下暂停键:\"重做坡道前,先把设计院请来重新测绘。\"他展开沾着泥点的乡域地图,\"趁着停工这两周,把全乡27个村的残疾人户再摸排一遍——咱们得把坡道修到最需要的人家门口。\"
月光铺满乡政府大院时,陈凡倚在香樟树下揉着太阳穴。裤袋里的手机震个不停,家族群里二叔又在炫耀新买的红木家具。他想起王老汉抚摸树根时的泪光,想起截肢老人院门口那道寸草不生的陡坡,突然觉得西装革履坐在县里汇报的自己,远不如此刻满身尘土的背影来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