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店小二满脸堆笑地迎向宋锦文,点头哈腰,一副谄媚讨好的模样。
宋锦文见状,嘴角微微上扬,伸手从怀中掏出了十两沉甸甸的银子,递到了店小二面前,朗声道:“按照这个造价,给我来上几道你们店里的招牌菜。”
店小二眼睛一亮,忙不迭地接过银子,口中连连应承着,转身便朝着掌柜所在之处快步奔去,一路小跑,生怕慢了一步会惹得这位贵客不高兴。
且说这宋锦文本是安木王朝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此刻却身着寻常百姓服饰,微服出巡来到这家饭馆。
按常理来说,以他尊贵无比的身份,本应选择安静雅致的包间用餐才对,可为何偏偏要坐在人声嘈杂的大厅之中呢?
其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原来啊,咱们这位宋锦文皇帝此番出宫,就是想要亲耳听听汴梁城的普通老百姓们在茶余饭后都谈论些什么话题。
众所周知,大多数人,尤其是男子一旦几杯美酒入喉,便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开始变得豪情万丈、口若悬河起来。
那些平日里憋在心里不敢说出口的话语,此时也都借着酒劲一吐为快;而原本忌讳莫深、不敢议论之事,此刻也都能够畅所欲言了。
这不,宋锦文刚刚坐下没多久,便听到邻桌有一人高声说道:“新上任的宋王爷,简直就是个眼高手低的棒槌!
他哪里懂得什么变法之道啊?依我看呐,他的变法根本就是狗屁不通,他没这个能力懂吧……”
要知道,在这安木王朝的民间,人们对于皇帝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像“宋王爷”“宋王君”“宋大官”“宋老官”“官家”以及“那位大官人”等等,这些称谓皆可指代当今圣上。
毫无疑问,就在刚刚,那个破口大骂之人所针对的对象,竟然就是此刻端坐在这大厅吃饭,微服私访的宋锦文皇帝陛下本人!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面对如此无礼的谩骂与指责,宋锦文皇帝却并未动怒。
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每当推行一项重大的变革举措时,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对主持变法的官员乃至皇帝本人恶语相向。
回想当年,协助自己的父亲神宗皇帝宋项实施变法的那位王相公,其为人向来节俭朴素,按道理来说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供他人抹黑之处。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抓住了他曾说过的一句话大作文章——“落实变法用人,无需大才,听话能干足矣。”
于是乎,各种冷嘲热讽接踵而至,甚至还有人专门编造出一则滑稽可笑的笑话来调侃此事:“王相公的这套选人标准简直精妙绝伦啊!
既听话又能干的下属,试问谁会不喜欢呢?只不过依我看呐,最能符合这些要求的恐怕非那些毫无倔脾气的小毛驴莫属啦!”
不仅如此,就连宋项这位堂堂的一国之君也曾遭受过无情的讥讽和嘲笑。
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他在变法过程中的表现时常给人一种朝令夕改之感,变法的力度也是左右摇摆不定。
当时便有一些机灵的伶人巧妙地编排了一段有趣的段子用以讽刺:“咱们这位官家呀,在推动变法这件事情上的决心那可是如同风中残烛一般飘忽不定哟!
一会儿想着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会想法又动摇了,可没过多久呢,连这种动摇的念头居然也跟着一块儿动摇起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