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充满欢乐与温馨氛围的日子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渐渐更迭至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之际。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书房内,映照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此时的宋锦文正端坐在书桌前,专注地回复着有关变法策略的奏折。
他眉头微皱,手中的毛笔不时地蘸取墨汁,在纸上留下一行行秀美又不失刚劲有力的字迹。
而在一旁,美丽温婉的皇后汪恭贤则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只见她轻移莲步走到书桌旁,微微俯身,伸出纤纤玉手,轻轻地为宋锦文红袖添香,并熟练地研墨铺纸,那动作优雅娴熟,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安静和谐的氛围之中时,突然,一个身穿华丽衣袍的小黄门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他先是恭敬地向宋锦文和汪恭贤行了个礼,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官家,西宫太后传您过去,说是有要事相商,请您移步前往一聊。”
听到这话,宋锦文心中不禁一沉。他深知此次西太后召见自己必定事出有因,十有八九是因为自己推行的变法举措触动了以西太后苏婧妍为首的世家派系的利益。
然而,尽管心中早已有数,但他面上却并未露出丝毫惊慌之色,只是缓缓站起身来,镇定自若地对那小黄门说道:“好,你先回去告知太后,就说朕稍作准备,稍后便会前去拜见。”
待那小太监领命离去后,宋锦文转头看向身旁的汪恭贤,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但汪恭贤却温柔地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臣妾相信您定能妥善处理此事。”宋锦文点了点头,随后带着汪恭贤以及几名亲信的宫女和小黄门一同离开了书房,朝着西宫太后的住处走去。
一路上,众人穿过重重庭院楼阁,终于来到了西宫太后所居住的宫殿。这座宫殿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精美绝伦,周围种满了各种奇花异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尤其是那些常开不败的月季花,更是为整个宫殿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的风景。
不仅如此,连宫殿的地面都是用光滑细腻的玉石铺设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当他们走近宫殿大门时,抬头望去,只见一块高悬于上方的匾额上龙飞凤舞地书写着三个大字——惜乐宫。
当年,宋锦文的父亲神宗宋项在世时极为宠爱这位西宫太后,不仅将她封为地位尊崇的皇贵妃,还特地为其修建了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
而前任皇帝哲宗正是她的亲生儿子,也正因如此,这座宫殿才显得格外华丽壮观。
在小黄门毕恭毕敬地引领之下,宋锦文面色从容,步履稳健,他身旁紧跟着汪恭贤及一众随行人员。
众人沿着宽阔的廊道徐徐前行,逐渐靠近那座巍峨壮丽的宫殿。
当他们踏入宫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宫殿两侧陈列着的琳琅满目的装饰品。
那些珍宝古玩、奇珍异石交相辉映,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墙壁之上更是挂满了一幅幅出自名家之手的字画,其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然而,即便如此众多的珍贵物品汇聚一堂,也不过仅仅是当年宋项赐予这位主人的九牛一毛罢了。
由此可见,此人深得圣心,恩宠至极。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来到了惜乐宫主厅之前。只见西宫太后苏婧妍正慵懒地斜倚在美人靠上,静候着他们的到来。
说起这位太后娘娘,其实年龄并不算大。只因她的夫君神宗皇帝与儿子哲宗皆英年早逝,所以如今的她也不过才四十余岁而已。
而且,苏婧妍自幼便天生丽质,姿容出众,再加上平日里对自己肌肤的精心呵护与保养,使得她看上去宛如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少妇一般。
远远望去,但见苏婧妍的肌肤白皙娇嫩,宛如细腻光滑的象牙般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尽管她身着一件款式较为保守的暗红色凤凰袍,却依然难以遮掩住那婀娜多姿、凹凸有致的曼妙身材。
她那弯弯的柳叶眉下,一双美眸如秋水般清澈动人,顾盼生辉间仿佛能勾魂摄魄;高挺的鼻梁配上娇艳欲滴的朱唇,更显其面容精致如画。
放在美人靠扶手上的柔夷就像白玉一般,指若春葱,就像工艺品一样。
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既有着高高在上的傲气,又透着丝丝清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