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小伙气喘吁吁地奔回,手中紧攥着借来的银针,医馆掌柜也好奇地跟在身后。白云烟接过银针,手法娴熟地消毒。她神色专注,眼神坚定,轻轻捻动银针,精准地刺入老婆婆的穴位,运针、提插,动作一气呵成。
不一会儿,老婆婆的面色逐渐恢复红润,原本紧蹙的眉头慢慢舒展开。又过片刻,她缓缓睁开双眼,发出微弱的呻吟。众人见状,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欢呼。
“醒了!真的醒了!”人群中有人激动大喊。
医馆掌柜满脸惊讶,忍不住赞叹:“姑娘这针法,太神了!我行医多年,都没见过这般利落有效的手段。”
一位大爷竖起大拇指,感慨道:“姑娘年纪轻轻,医术竟如此高超,真是妙手回春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不绝于耳。白云烟微微脸红,收起银针,笑着说:“大家过奖了,只是略通医术,能帮到婆婆就好。”
老婆婆被搀扶着缓缓坐起,目光寻到白云烟后,混浊的眼眶瞬间泛起泪光,双手紧紧拉住她,声音带着哭腔,不住念叨:“姑娘,你可是俺的救命恩人呐!要不是你,俺这条老命今天可就没了,俺该怎么报答你才好……” 说着,便要下跪。
白云烟急忙扶住老婆婆,轻声安慰:“婆婆,您千万别这样,快起来。”她嘴角噙着温柔笑意,语气真挚又平和,“我本就是医者,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换做任何一位大夫在场,都会这么做的。您别把这事放在心上,身体没事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您感觉还有哪里不舒服,一定得说,可别硬撑着。”
周围的人听了,纷纷点头,对白云烟的品德称赞有加,一时之间,赞许之声再次在人群中响起 。
就在众人对白云烟的善举和医术赞不绝口之时,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缓缓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与信任。她身形微微佝偻,一只手轻捂着胸口,步子迈得小心翼翼。
“姑娘,”老人家声音略显沙哑,带着几分恳切,“俺听大伙都叫你女神医,俺这胸口啊,最近老是憋闷得慌,喘气都不顺畅,你能不能行行好,也给俺瞧瞧?”说着,老人家轻轻咳嗽了几声,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
周围的人见状,纷纷为老人家让出一条路,目光再次聚焦在白云烟身上。有人小声议论:“这姑娘医术这么厉害,肯定能治好这位大娘的病。”也有人投来关切的目光,期待着白云烟的回应。
白云烟闻言,脸上立刻浮现出关切神情,快步走到老人家身边,扶着她缓缓坐下。她动作轻柔地解开老人的外衣,仔细查看胸口和肩部,手法娴熟又沉稳,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紧接着,她伸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轻轻搭在老人手腕的脉搏处,闭眼凝神,静静感受脉象的起伏变化 ,神色专注而认真,周围嘈杂的人声似乎都被她自动屏蔽。
片刻后,白云烟睁开双眼,神色温和地开口说道:“老人家,您这是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气血在胸口处淤堵,所以才时常感到憋闷。问题不算太严重,只要疏通气机,活血化瘀,便能缓解。” 听闻此言,老人家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忙不迭点头:“好,好,姑娘,那就全指望你了。”
白云烟微微一笑,安慰道:“您放心,我给您扎几针,把气血理顺,很快就能轻松些。” 说罢,她接过方才用过的银针,准备施针。周围围观的人群也都自觉安静下来,满怀期待地看着这一幕 。
白云烟手法娴熟,银针刺入老人穴位,运针提插间,神色专注,眼神坚定。不过片刻,老人家紧皱的眉头缓缓松开,原本憋闷的胸口逐渐顺畅,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姑娘,真神了!我这胸口一下子就不闷了,喘气都畅快多了!”
周围的人群瞬间骚动起来,大家交头接耳,满是惊叹。
“这姑娘的医术,简直神了!这么快就把大娘的病治好了!”
“是啊,我还是头一回见医术这么厉害的人,怪不得刚才能救那晕倒的婆婆。”
“这哪是女神医,简直是活菩萨下凡啊!”
众人的目光中满是钦佩与感激,有人带头鼓起掌来,刹那间,掌声雷动,不绝于耳。大家纷纷围拢过来,想要近距离看看这位神奇的医者 ,对白云烟的神奇医术深深折服。
医馆掌柜站在一旁,全程目睹白云烟施针救人,眼中满是震撼与赏识。见众人的夸赞声稍歇,他赶忙上前,恭敬地作揖行礼,恳切说道:“姑娘,我是这附近医馆的掌柜,久仰您的高超医术。今日有幸目睹您妙手回春,实在令人钦佩。我那医馆虽然规模不大,但药材齐全、设备完备,恳请姑娘能到我医馆坐诊,也好造福更多百姓。”
白云烟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量。她初到江南,正愁没有安身之所,若能在医馆落脚,不仅能解决食宿,还能继续行医救人,倒也是一举两得。略作沉吟后,她莞尔一笑,点头应允:“掌柜的盛情难却,我初来乍到,正需要一个容身之处。既然如此,我便答应了,往后还望多多关照。”
掌柜闻言,喜出望外,忙不迭说道:“姑娘肯答应,是我们医馆的荣幸!您放心,一应食宿和待遇,我定会安排妥当,绝不让您受半点委屈!”周围的百姓听闻,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为医馆能请到这样的神医而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