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戈尔隆统领过数量庞大的劳工联盟,他自然知道要一口气动员这么多人去干一件超大工程的难度。
要是放以前,别说是怎么做了,就连什么时候开工都可能要论证好几个月的。
这一点戈尔隆知道不是自己的错,因为劳工联盟内部纷乱复杂的派系早就存在,而且互相之间本就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
真正让他惊讶却的是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革命军这边所表现出的极高效率。
这个效率已经不是投资多少钱财,组织多少文职所能比拟的了。
民众自发的劳动热情比任何外在的激励手段都要有效得多。
为什么革命军这次能激发起民众自发的劳动热情呢?
这是戈尔隆很是疑惑的地方。
因为不同于沃尔夫格勒大起义时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这一次叶格林竟然一个恢弘的口号都没喊,只是尽心尽责地组织队伍然后每天不断调整队伍。
一开始的时候混乱至极,但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一桩桩矛盾被消解,人们的力量逐渐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了起来。
没有人去组织民众们就自发地喊起了“为了新生活、为了未来”的口号,本该是最为散漫的下城区现在却成为了最为火热大工地。
“现在我有些明白过来了。”
戈尔隆在做完了组织报告之后,感慨着说道:
“比起以前劳工联盟由上而下的组织规划,这一次我们是反着来的却取得了任何钱财都达不到的效果。”
“一上来我们就给了大家同一个目标,所有人都能为着这同一个目的而奋斗。”
“我们派下去的队长其实就是起到了一个方向的作用,他分到的任务就是整个小队奋斗的方向,而我们也从未限制他们具体的工作方法。”
分析声越来越细碎起来,戈尔隆是个严肃起来会跟自己较真的人。
他这一次又输给叶格林了,但是他在服气的同时也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到底输在了什么地方。
“我跟着叶洛夫他的小队去体验了一天,我算是彻底发现了工作原来可以从下而上去主导的!”
这家伙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地跑出去了,完全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势,而且竟然还没有落下任何一件工作。
“我们这一次的行动不仅锻炼了对民众的组织能力,民众强烈的劳动热情也倒逼着我们派下去的队长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一开始还不太认同叶格林说的队长不合格就同队人投票表决再选一个。”
“现在我才发现这个举措竟然是为了及时筛选不合格队长人选,而且同样也能让我们从普通老百姓里面筛选出合格的组织人才。”
戈尔隆今天晚上的复盘说了很多,赢得了大家掌声的同时也把叶格林给夸得有些害臊了。
“戈尔隆同志你夸归夸,但别上升到个人。”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人人都有份的嘛。”
叶格林笑呵呵地拒绝了戈尔隆递来的花花轿子,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声望已经够高了,就不能再给自己身上添功劳了。
他希望大家是为了同一个梦想去奋斗的,而不是为了他叶格林一个人去奋斗。
“天上太高喽,就别把我捧上去了,还是待在大家身边舒心一点。”
叶格林话说的很隐晦,而他也确信戈尔隆一定能够听得出来。
两人日常互相呛嘴的状态才是他最为满意的,因为戈尔隆虽然总辩不过他,但是人家却也总能指出他想法里面一些太过理想的地方。
两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不同的是叶格林对未来有着更理想、更长远的期盼,而戈尔隆却稍微现实一些,他很清楚有些理想太过遥远就不适合在当下的环境中诞生出来。
两人日常的矛盾就存在于此,而叶格林这次的提醒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他不想唯一一个能跟自己“唱反调”的戈尔隆同志也加入到了“叶格林万岁”的队伍中去、
而也如他所料,戈尔隆的确听出了叶格林的意思,他轻笑着摇头。
“不愧是你啊,叶格林。”
“先让我说点好听话都不允许。”
在戈尔隆的感叹声中,今晚的会议才算是结束了。
这半个月来,在革命军的广泛动员下,所有下城区的居民都参与到了生产大建设的劳动中去了。
原本上城区报纸上说要数五六年才能清理下城区的废墟,而顽强的普拉尔什维克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傲慢的他们:
没有什么困难是你工人爷爷战胜不了的!
从贝微克大街到叶列茨基的房子所在的扎多夫大道已经被清理完毕,繁花巷的废墟就是下一个,等清理完了这里革命军的地盘就能和铁路主干线接壤。
到时候从黑桥区过来的材料就能更加方便地运到需要它们所需要的地方。
上城区自以为封锁了所有的物质和钱财供应就能困死革命军逼迫他们跟自己谈判。
即便黑桥区的仓库大多还在革命军的控制下,但是他们却从不认为在交通线已经完全瘫痪的情况下这群泥腿子暴徒们还能把大批大批的物资给运进一片废墟的下城区去。
然而就像他们的嘲笑革命军不懂财政和工程预算一样,革命军的从来不稀罕他们那左手套右手的把戏。
白天工作完的队伍在晚上也不曾歇息,迎着陆续返程的运输队,刚吃完饭的叶洛夫小队就上了黑桥往着河对岸的仓库区走去。
这段时间每个队伍都在高强度劳作,而叶洛夫他们则是比任何人都要奋斗地多。
他们小队每天基本只睡三四个钟头,赶着远超常人的活。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一句话!
“早点把房子修好,大家还等着住呢。”
叶洛夫喃喃着告诫自己现在还不能放弃,他紧咬着牙关抗拒着身体的睡意,迎着风雪他昂首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
直到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了过来,他不禁闭上了眼睛。
而一个兴奋的声音正好就从前方传来:
“同志们,我们造出来了,这是属于我们普拉尔什维克自己的火车!”
“叶格林万岁,普拉尔什维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