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五人只有艾尔海森没有神之眼了,辛西娅虽然知道他是个内心强大的人,还是难免有些担心。
“嗯?不用担心我,神之眼而已,我还不至于难过。”艾尔海森有时候觉得辛西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或许要比卡维还要敏感且丰富,她好像很关注周围人的情绪,为他人的内心而感到紧张担忧。但她隐藏地比较好,状态也很好,所以活着没有卡维累。
但艾尔海森经过这几天的相处,还有她刚才流露出的一丝担忧明白了。
果然人和人是会互相吸引的,他们俩能做朋友也许是命中注定。
“啊,抱歉,我……”辛西娅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窘迫的神情和急切的举动显得有些慌张。
“不用担心,我现在其实更想靠在窗边看看书。”将近十天的收尾工作其实很忙碌,能像现在这样放松其实是难得的时光。
艾尔海森对于神之眼并不渴望,只要这个世界按照规则继续运转下去,谁会得到什么,他并不在意。
他只希望自己能安安稳稳、平平静静地过完这一生。
受卡维邀请和其他人合作进行课题,为了其他人和卡维吵架,又在别人的引导下与卡维和好,这一系列事情对于艾尔海森来说其实是失控的。
艾尔海森从中体会到了“变化”,体会到了”语言的魔力。
因为卡维亲切热情地语言,他答应了合作;因为卡维一味的付出和不求回报他选择用语言挑起卡维的愤怒,哪怕课题无法完成,艾尔海森也不希望卡维再这样付出;后来又因为辛西娅的插入,她就像一个转换器,将艾尔海森直白到尖锐的话转化为温和平静的劝说。
而就是这样的劝说,让艾尔海森本以为要恢复平静的人生再次掀起了波澜。
语言真是强大的武器,能让对抗的两人逐渐软化、重归于好。
艾尔海森面对卡维时并没有竖起什么保护自己的尖刺,只要有道理,他都会听,但不一定会做。
但卡维软化的情绪态度、主动求和的想法确实让艾尔海森有了答应他挽回的一切关系的想法。
“关心帮助他人,适当理解并接受他人不同的思想。”卡维虽然在以吵架的方式输出自己的观念,但艾尔海森其实还是听进去,并愿意在卡维主动的情况下做出让步的。
语言的魅力和能力是无穷,这也是艾尔海森选择进入室多婆耽学习语言学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以前都是艾尔海森在影响、操控着他人的思想,现在被影响的对象变成了他自己。
「语言的价值不可仅仅留存在字面,借有语言的一致性,人们统一思维,语言即是底线,规则,武器与暴力。……人在诸多时刻受语言控制。」1
很有道理的话,艾尔海森点点头。但在翻页的那一刻,绿色的光芒将他的眼前照亮。
“艾尔海森?!”卡维是来找艾尔海森了解论文提交情况的,然后就看到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有事?”艾尔海森将神之眼收进口袋里。
“你,这……你好像……”卡维没有在对比他们两个获得神之眼时的区别,但艾尔海森对待神之眼真的太随便了,随便得有些不像他认知中珍贵的代表神明注视的神之眼,反而像揣起来了一颗玻璃球的感觉。
“你可以认为我现在也很激动,只是想回家在单独研究神之眼而已,就像你一样。”艾尔海森说得一本正经,但大差不差。
毕竟神之眼他已经拥有了,什么时间再研究都行,现在还是先把书看完吧。
“诶,你等等,我去喊辛西娅。”卡维想到了什么,转身离开。
“啧……”艾尔海森不是很爽,卡维刚刚还在质疑他随意的态度,下一刻他自己也不在意地走开了。
喊辛西娅,难道是在意辛西娅的情绪?想把这件事告诉她。
这是什么循环吗?辛西娅情绪不好是是因为担心他吧?
这就是语言对人的控制的力量吧,这是又一次体会到了呢。
卡维急冲冲地离开,带着三人急哄哄地回来。
提纳里和赛诺为两人能在同一天获得神之眼而惊叹,辛西娅却直接举起了留影照相神机,并将几张纸卷了起来放在了艾尔海森的嘴边。
“卡维,快站在一起。我来采访一下。请问两位对于获得了神之眼这件事有什么感想吗?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将来有什么打算呢?对于如此有缘份的事,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这,那我先来说吧。”
虽然这画面大概率不会给别人看,但卡维还是有点害羞。
但他确实想说点什么。
“对于神之眼的降临,我一开始是惊讶且激动的。但切开分完悉心一作后我便平静了下来。我的梦想得到了神明的注视,为此我应该更加努力地朝着我的梦而努力。神之眼是帮助,更是是见证和激励。将来的打算嘛,我不会因为有了神之眼而骄傲自满,脚踏实地,才能设计并建造出宏伟的建筑。
不过我们能在同一天获得神之眼,确实很巧。但这个世界上应该每天都会有人在获得神之眼吧?或许只是今天获得神之眼的人刚好认识而已。”
卡维看艾尔海森的表情,觉得他应该是对此没什么感觉的。为了不扫辛西娅的兴,干脆他也表现地镇定冷静一些好了。
“没什么感觉。但我对于语言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或许这枚神之眼是希望我能继续对语言的研究而已。不过你错了,神之眼拥有者很稀少。”
艾尔海森转头反驳,又回头看向周围的大家。
“神之眼的数量极其稀少,不论在哪国,应该都不超过两百个。在偌大的提瓦特大陆、须弥城内,我们四个能成为朋友,并遇到来自异世界并定居在蒙德璃月的辛西娅,还在聚会的场景下获得神之眼,本身就是奇迹。
回想相遇的过程,无一不是代表不同情感态度的语言在碰撞。我很荣幸。”
艾尔海森难得说那么多话,写论文的时候因为必须进行精准地描述,艾尔海森不觉得累。
毕竟能精确地描述一件事物,也是语言所具有的能力。
但在与人交流时,不论是谁,总有精心准备的言论被忽视或断章取义的时候,艾尔海森便不再多话,而是学会了极简模式。
但获得神之眼的契机就在这群人身上,他们是他的朋友,他们现在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他愿意表达对朋友的重视,他们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