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金钟鸣响,文武百官开始退朝。
今天的朝会足足开了三个时辰,讨论的却只有三件事。
第一件是高句丽去年被胖揍了一顿,今年刚过完年高句丽就遣使入贡,并表示接受隋朝的册封,同时提出通商请求。
文武百官对这件事的看法比较统一,去年战事失利,虽然高句丽被打的鼻青脸肿,大隋损失也不小。
眼下既然高句丽人放低姿态,愿意朝贡,不如暂时先将此事放一放,反正高句丽迟早要打,也就是早打和晚打的区别。
对于通商之事,越国公杨素的计划可以称得上完美,当然无人反对。
第二件事是关于突厥。
原来的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以都蓝可汗为首)和西突厥(以达头可汗为首)。
而隋朝却是从中挑选一个实力弱小的启民可汗(突利可汗)做为代理人,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消耗。
没成想刚过完年,突利可汗这坨烂泥就被东、西突厥联合起来一路追杀到了隋边境,现在更是天天上书求隋文帝替他做主。
这件事朝中文武大臣的态度称得上是泾渭分明,文官们跳着脚反对,武将们撸起袖子表示不服就在朝堂上分出高低。
文官们反对的原因是没钱,去年辽东一战,国力受到严重损耗,若今年再对突厥用兵,恐动摇国本。
武将们的想法就直接很多,若是突厥这个祸乱不除,那国本保不保得住都难说,还摇个什么劲儿。
刚开始两方还能摆实事讲道理,可一帮丘八如何能说过那些熟读圣贤书的文官,说着说着朝堂上就开始人身攻击、言语恐吓。
偏偏这时的文官都是出自世家门阀,虽说都是读书人,但绝不是后世所认为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反而个个都是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武德充沛。
两帮人任监事太监鞭子都甩烂了,只顾着摩拳擦掌,大有在朝堂上干一架的打算。
隋文帝坐在龙椅上被这两帮人吵得头昏脑胀,却又拿不定主意,毕竟出兵讨伐突厥事关重大,没有万全的准备是万不可轻启战端。
见两帮人吵的不可开交,只得亲自下场才堪堪制止住要失控的场面。
最后隋文帝大手一挥:“此事稍后再议。”才将此事揭过。
第三件事是关于朝堂盛传的废太子一事。
朝中老臣一致要求隋文帝给个明确的保证,若是任由这种谣言风传,助长废长立幼的歪风邪气,恐会横生事端。
这次却是武将们集体失声,而文官们则是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坚定支持太子杨勇的;
一派是支持晋王杨广的;
还有一派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谁赢了我认谁当老大。
于是隋文帝坐在龙椅上又看到了荒诞的一幕,刚才还在撸起袖子准备与武将们上演全武行的文官们,纷纷加入自己的阵营,成为亲密的战友,携手炮轰敌对势力。
支持太子杨勇的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首,主力干将有门下省纳言苏威、御史大夫梁毗。
尤其是御史大夫梁毗专业对口,号称是大隋开国以后第一号喷子,引经据典舌战群儒,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支持晋王杨广的以右仆射杨素为首,主力有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令杨约。
武将们不参与是朝廷宫斗的底线,也是龙椅上那位的底线,要是武将们参与其中,可就不单单是争太子之位那么简单了。
分成两派的文官们吵了半天,最后发现这件事主要的责任方在隋文帝,如果他没有废长立幼的意思,怎么会允许这种谣言在大兴城中传开。
于是两方人马立即调转枪口,一起炮轰龙椅上的隋文帝。
隋文帝今天也算是倒了大霉,上朝之前还因为此事和独孤皇后闹的不愉快,好不容易脱身来到这朝堂之上,又因为此事被上百张嘴喷。
其实他心里也不支持废除杨勇的太子之位,所以才命裴蕴挑选可靠之人去东宫约束杨勇的种种恶行,希望能扭转杨勇在大臣们心中的形象。
奈何独孤皇后对杨勇十分不满,反而欣赏次子杨广。
这让他万分为难,眼下再被群臣逼着要说法,眼看躲不过去,只好拿出杀手锏,悄悄给身边太监使个眼色,当下两眼一闭,直接晕倒过去。
这下太极宫内的群臣们傻眼了,于是纷纷闭嘴,马上命人将皇帝抬进后宫请太医。
太极宫里的文官武将人人都是人精,岂会看不出来隋文帝这是于赖,既然都装晕了,自然不会把皇帝拉起来给个说法,憋着一肚子气郁闷下朝。
百官刚行至承天门门口,却见谒者台的周太杰这个老匹夫正坐在太师椅里悠闲地喝着茶,不远处的城门左侧还有两名校尉按着一个光腚的人。
众人正猜测这倒霉蛋是谁时,只见周太杰缓缓站起身,大声喝道:“宣虞候开府鹰击郎将萧邢行立迟慢,立班不正,趋拜失仪,无故离位,行坐失仪,被本官抓住后,意图贿赂,罪加一等,现杖打十板,以儆效尤!”
百官一听,顿觉一惊。
好家伙,这罪状都念得这么长,感觉都够推出午门直接砍了,弄了半天就是一个迟到和行坐失仪。
周太杰这老匹夫还是疯狗一条,见谁咬谁,下次见他还是躲着点好。
地下的萧邢手指都快把皇城内的青砖抠出洞来了,虽然屁股被冻的失去了知觉,但他还是能感觉到百官们那火辣辣的目光扫在上面,听说这大兴城的官老们玩的花,其中不乏有龙阳之好的……
现在的每一秒对萧邢来说,都难熬至极,只希望能快点的打完屁股好捂着脸回去,这皇城是再也不想来了。
原本他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岂料周太杰这老狗见百官们见自己如见恶鬼,面露惧色,更是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当下准备再加点戏提高一下自己的江湖地位。
“萧邢,你奉陛下旨意去东宫负责太子安全,却是懒散怠慢,有负圣恩,今天本官惩戒你,你服是不服?”
萧邢心里早就把周太杰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好几遍,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要出风头,是丝毫不管老子的死活啊!
但现在不得不低头,只好闷声道:“下官知错,愿领罪认罚。”
周太杰一捋花白美须,很满意萧邢的配合,于是对两名校尉命令道:“打!”
却不料百官中一个越众而出,大喝道:“且慢!”
人群中的裴蕴摇了摇头,心中暗道一声: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