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3日,冷空气席卷全国,却挡不住网络世界的火热。沈知意刚结束视频会议,手机便被各种消息刷屏——社交平台上,#星达电脑硬核实测#的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热搜前二十条几乎被相关内容霸屏。她点开热门视频,画面里一名男子站在三楼阳台,将星达笔记本电脑狠狠抛下,落地瞬间溅起水花,而电脑竟仍在流畅运行《上古卷轴4》,游戏画面毫无卡顿。
“沈总,客服部快被打爆了!”助理冲进办公室,“全是咨询购买和求测的电话!”沈知意调出后台数据,官网的访问量同比暴增870%,电商平台的预售订单已突破300万。更令人咋舌的是,海外论坛上,“中国砖机”(chinese brick pc)的绰号不胫而走,无数外国网友争相模仿摔机测试。
杭城某高校宿舍内,计算机系的学生们正围着一台星达电脑起哄。“听说这玩意儿能抗摔,摔了还能接着打游戏?”戴着眼镜的男生抱着电脑走向阳台,“要是真的,我当场下单!”随着“砰”的一声闷响,电脑砸在水泥地上,机身凹陷却仍亮着屏幕。围观人群爆发出尖叫,有人立刻打开直播:“家人们!这电脑从三楼摔下来,《使命召唤》帧数居然还能稳在60!”
与此同时,某数码博主的直播间涌入百万观众。镜头里,博主将星达电脑浸入鱼缸,捞出后擦干水渍,按下开机键。当熟悉的星火LoGo亮起时,弹幕疯狂滚动:“这确定不是军工产品?”“求链接!我要给我家猫当窝!” 更有整活达人将星达电脑绑在摩托车后座,狂飙百公里后拆开检查,内部零件竟完好无损。
这些“暴力测试”的视频如同病毒般传播,形成现象级裂变。某海外科技媒体甚至专门制作专题报道:“中国科技企业正在重新定义‘耐用性’——当其他电脑需要呵护,星达电脑能承受子弹冲击?” 视频中,实验团队用气枪射击电脑外壳,仅留下轻微弹痕,系统仍正常运行。
然而,争议也随之而来。某海外电脑品牌高管在采访中嗤笑:“过度强调物理抗性,不过是哗众取宠。用户需要的是性能,不是防弹板。” 沈知意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让星辰文媒剪辑了一支对比视频:画面左侧,某国际品牌电脑从桌面跌落,屏幕碎裂;右侧,星达电脑承受同样冲击后,流畅运行3A大作《孤岛危机》,帧率曲线平稳如直线。视频结尾弹出字幕:“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
这条视频彻底点燃舆论。游戏圈内,知名战队纷纷更换星达电脑作为训练设备。“以前打比赛最怕电脑突然死机,”某电竞选手在直播中展示新装备,“现在就算把饮料洒在键盘上,擦干继续操作,这才是职业选手需要的‘稳定器’!”
星火科技顺势推出“极限挑战”活动:用户上传星达电脑的创意测试视频,点赞最高者可获得全球首台量子芯片概念机。活动一经发起,海量脑洞大开的视频涌入:有人用电脑当砧板切菜,有人将其置于零下40c的冰箱,甚至有人让斗牛撞击电脑——而所有测试的结果,都是电脑依然坚挺。
在这场全民狂欢中,星火科技的品牌形象彻底深入人心。某市场调研机构发布报告:星达电脑的用户忠诚度高达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78%的消费者表示,“抗摔”“稳定”已成为他们选购电脑的首要标准。更戏剧性的是,某海外品牌紧急推出“防摔系列”产品,却因虚假宣传被用户集体投诉。
深夜,沈知意翻看网友们的测试视频,忍俊不禁。手机震动,收到雷军的消息:“沈总,朱雀手机的用户也开始模仿摔机了!不过他们摔完手机,还要拿星达电脑剪视频发网上。” 她回复:“这就是生态的力量。当产品成为话题,口碑就会自己生长。” 此时,窗外的星火科技城灯火通明,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在攻克下一个技术难关——他们深知,这场由“硬核”引发的科技浪潮,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