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6日,京城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砸在星宁金融大厦的玻璃幕墙上,将城市的喧嚣隔绝在外。沈知意端坐在60层的谈判室里,红木长桌上摆放着青花瓷茶具,袅袅茶香与空气里紧绷的火药味形成鲜明对比。对面坐着海外做空机构的五位高管,他们西装革履却难掩眼底的疲惫——过去四天,他们的资金在星火系股票的绝地反击中折损过半。
“沈总,我们承认低估了贵公司的实力。”为首的银发男子推了推金丝眼镜,将合作协议推向桌中央,“按照约定,我们愿开放东南亚市场的贸易渠道,但股份比例……”他话音未落,沈知意已经翻开协议,朱笔在“股权分配”条款上重重划过。
“20%。”沈知意放下笔,目光扫过众人,“贵方掌控着全球30%的农产品供应链,而星宁金融的智能交易系统能让效率提升60%。这个比例,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她身后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展示着星火团队连夜制作的战略规划:“三年内将东南亚贸易额翻三倍,五年内搭建区块链溯源体系”。
会议室陷入死寂。一位金发女高管突然冷笑:“沈小姐这是趁火打劫。”沈知意却不紧不慢地打开二叔留下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串加密数据:“三天前,贵方在新加坡的离岸账户突然转出5亿美元——如果我没猜错,是为了填补做空失败的窟窿?”她指尖轻点,另一份文件弹出,“而我们,恰好能提供低息贷款。”
气氛瞬间凝固。银发男子的喉结动了动,终于开口:“沈总想要的,恐怕不只是股份。”沈知意端起茶杯轻抿,温热的茶水熨平了嘴角的弧度:“贵方在非洲的矿产项目陷入僵局,而星火孵化园的AI勘探技术,或许能帮上忙。”她将平板电脑转向对方,展示某矿业公司使用该技术后,勘探成本下降45%的案例。
窗外的雨势渐小,谈判持续到深夜。当沈知意再次修改协议时,苏睛推门而入,在她耳边低语:“陈默他们攻破了对方的核心数据库,发现他们与欧洲财团有秘密协议。”沈知意眸光微闪,在“排他条款”中添上一行字:“合作期间,不得与第三方开展同类业务”。
“沈总,这太苛刻了!”金发女高管拍案而起。沈知意却调出星宁金融的实时股价:“贵方若不同意,我们随时可以启动第二轮增资——届时,贵方手中的筹码将更加微薄。”她顿了顿,语气放缓,“但我相信,合作共赢才是明智之举。”
凌晨两点,协议终于签署。沈知意与银发男子握手时,对方低声道:“沈小姐的手段,让我想起华尔街最传奇的操盘手。”沈知意微笑回应:“我不过是用了老祖宗的智慧——‘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她目送一行人离开,转身对苏睛说:“通知法务部,24小时内完成股权交割。”
与此同时,杭城沈宅别墅里,沈舒正盯着电脑屏幕破解欧洲财团的加密通讯。16岁的少女咬着棒棒糖,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二姐说的没错,这群人果然还有后手。”她将破译的情报发送给沈知意,附带一个调皮的表情:“防火墙又升级了,他们攻不进来!”
沈知意收到消息时,正在审阅新的商业布局。小姑沈雅婷的视频通话适时接入,画面里,阿深市的“星火中心”灯火通明:“知意,东南亚的合作资源我已经整合完毕,就等你这颗棋子落定。”沈知意将股权协议扫描件发送过去:“雅婷姑姑,20%的股份只是开始,我们要把他们的渠道彻底纳入星火版图。”
晨光初现时,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从睡梦中苏醒。手机震动,沈宁发来消息:“清北的教授们对合作案例很感兴趣,想邀请你去做讲座。” 她回复:“告诉他们,商业博弈没有偶然,每一步都是算计。” 转身时,她瞥见办公桌上的《三十六计》,书页停留在“假痴不癫”——看似退让,实则暗藏锋芒。
三天后,星宁金融正式宣布控股海外公司20%股权。新闻发布会上,沈知意举起合作协议,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东南亚港口的实时画面:“星火的版图,从此多了一片新的海域。”台下的记者们疯狂提问,而她的目光早已投向更遥远的未来——在资本的棋局里,这不过是刚落定的第一步棋。
深夜,沈知意翻开日记本,钢笔尖在纸面流淌:“20%的股份,是筹码,更是枷锁。当对手以为我在瓜分利益时,星火的代码早已渗透进他们的商业血脉。这场博弈教会我:真正的胜利,不是击溃敌人,而是让他们心甘情愿为我所用。” 此时,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而属于星火的商业传奇,正随着每一次落子,愈发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