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6日,清华园的银杏叶铺满道路,金黄与暗红交织成绚丽的画卷。沈知意抱着《国际金融市场前沿动态》《行为经济学新论》两本书,快步走向图书馆。她的黑色大衣下摆被风吹起,口袋里的bb机不时震动,传来星火团队在港城拓展业务的最新消息。
刚踏入图书馆,迎面碰上北大校长与清华主任一行人。校长戴着金丝眼镜,目光炯炯地看向沈知意:“沈同学,听说星火科技股价涨到25.9亿港币了?”沈知意微微颔首,将书本抱在胸前:“托政策与市场的福,也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仅如此!”清华主任翻开手中的文件夹,“你们带动了中关村周边的科技产业,就连学校创业孵化园区的入驻率都提升了300%!不少学生拿着创业计划书,说要成为‘下一个星火’。”他的语气中带着欣慰与期待。
沈知意想起这几日的景象:原本冷清的孵化园区如今车水马龙,年轻的创业者们抱着电脑进进出出;校门口的打印店新增了“商业计划书精修”业务;就连食堂的阿姨都开始讨论股票与期权。星火的成功,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校园里激起层层涟漪。
“我们想和你们合作。”北大校长突然开口,“用这笔资金改善学校设施,比如翻新图书馆、升级实验室,再设立专项创业基金。”他的提议让沈知意眼前一亮,她立刻想起实验室里老旧的服务器,以及许多因资金不足被迫搁置的前沿项目。
“我有个想法。”沈知意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快速写下几条建议,“除了硬件升级,能否开设‘实战型金融课程’?让学生用模拟盘操作,结合我们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她的话让几位领导对视一眼,清华主任抚掌笑道:“好!就叫‘星火金融特训班’!”
当天下午,沈知意召集团队开会。实验室里,二十几台电脑屏幕闪烁,陈默正在调试新的服务器,苏睛则在设计特训班的课程大纲。“沈姐,食堂阿姨让我转达!”周雨薇举着bb机跑过来,“她们想把档口改造成智能点餐区,用我们的系统!”
这个提议引发了热烈讨论。林婉清推了推眼镜:“不如借此机会,把食堂打造成数字化示范场景?自动结算、营养分析、库存智能管理……”沈知意点头,在白板上写下“智慧校园生态链”几个大字:“从创业到教育,再到生活服务,星火要成为校园变革的引擎。”
接下来的半个月,清华园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图书馆启动翻新工程,新购置的外文数据库让学生们欢呼雀跃;实验室换上了星火捐赠的高性能设备,计算机系的教授们激动地说“终于能跑大型模型了”;而最热闹的当属“星火金融特训班”的报名处,队伍排到了教学楼外,甚至有隔壁院校的学生慕名而来。
沈知意亲自担任特训班讲师。课堂上,她打开二叔留下的笔记本电脑,展示港股实战案例:“11月10日的暴涨,不仅是市场情绪的反映,更与港城的基建政策、国际资本流向密切相关。”她调出星火团队的交易数据,带着学生用AI模型复盘操作逻辑。教室里,敲击键盘的声音与讨论声交织,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与财富的渴望。
与此同时,食堂的改造工程如火如荼。沈知意带着团队实地考察,将原本狭窄的档口设计成开放式智能厨房。学生们只需在手机上点餐,就能看到菜品制作过程;结算时,刷脸支付系统自动关联校园卡,还会根据消费习惯推荐健康食谱。开业当天,食堂门口挤满了体验新系统的学生,就连宿管阿姨都拿着诺基亚手机研究如何下单。
11月的最后一天,沈知意站在图书馆的新阅览室里。落地窗外,创业孵化园区的灯光与中关村的霓虹遥相辉映。手中的bb机震动,是沈宁发来消息:星辰肉夹馍的智能门店系统即将落地港城分店。她翻开日记本,写道:“25.9亿的市值,不仅是资本的胜利,更是知识转化为力量的证明。当学府与商业共振,教育便有了改变世界的温度。”
此时,楼下传来特训班学生的欢呼声——他们在模拟交易中成功预测了某只股票的走势。沈知意合上本子,嘴角扬起微笑。星火点燃的,从来不是单纯的财富梦想,而是无数年轻人用知识改变未来的勇气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