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6日,北京的烈日炙烤着柏油马路,蝉鸣在行道树间此起彼伏。沈知意和苏睛站在奥迪4S店的玻璃门前,望着展厅内锃亮的黑色奥迪100轿车,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玻璃幕墙映出两人校服上的校徽,与展厅内“高端商务座驾”的标语形成奇妙的呼应。
“全款38万,比预想的便宜些。”沈知意翻看手中的报价单,指尖划过“分期付款”的条款。她的帆布包里,星火创研社最新的财务报表显示账户余额已突破200万——这是工作室成立短短一周内,承接校园项目与文创产品销售的成果。苏睛摩挲着车门把手,眼睛发亮:“有了车,去中关村谈合作、跑客户就方便多了!”
签完购车合同,沈知意的bb机突然震动。是王思博发来的紧急消息:“沈姐,京城老字号‘聚德斋’糕点铺想转型,老板点名要见你!” 她转头看向苏睛,两人默契地点头——这或许是将星火商业思维推向传统行业的绝佳机会。
奥迪轿车驶入老城区时,夕阳正给青灰色的四合院镀上金边。“聚德斋”的金字招牌下,排着零星几位顾客,与隔壁新开的西式面包房形成鲜明对比。70岁的掌柜王德发拄着拐杖迎出来,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焦虑:“沈小姐,我这铺子传了三代,现在每天营业额还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沈知意走进店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糕香气。柜台后的算盘上落着薄灰,墙上贴着褪色的价目表。她随手拿起一块枣泥酥,掰开时酥皮簌簌掉落:“王掌柜,您的手艺没得说,但经营方式得跟上时代。”她掏出bb机,调出星火团队开发的“智能零售系统”演示视频:“用这个系统,可以分析顾客购买偏好,精准调整货品。”
王德发眯起眼睛:“就这铁盒子能比我几十年的经验准?”话音未落,苏睛已经蹲下身子,翻开柜台下的进货账本:“您看,绿豆糕销量季节性波动大,但您每月进货量几乎不变,导致夏季常有积压。”她指着账本上的数字,“用数据分析,可以动态调整库存,成本至少降低20%。”
此时,店里走进一位年轻姑娘,对着价目表皱眉:“老板,能刷卡吗?现金找零太麻烦了。”王德发尴尬地摇头,姑娘嘟囔着转身离开。沈知意抓住机会:“王掌柜,现在年轻人都用bb机绑定银行卡消费,您要是接入电子支付,至少能留住一半客源。”
当晚,星火团队的成员们齐聚“聚德斋”。林婉清调试智能系统,周雨薇联系poS机供应商,陈默则对着十年销售数据建模。沈知意带着王德发的孙子小王走访竞争对手,用摄像机记录下西式面包房的陈列布局、促销策略。回到店铺时,已是凌晨两点,所有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
三天后,改造后的“聚德斋”重新开业。玻璃橱窗换上LEd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枣泥酥的制作工艺;柜台旁立着自助点餐机,顾客用bb机扫码就能下单;原本昏暗的店面装上暖黄色射灯,糕点被摆成精致的造型。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顾客心愿墙”,便签纸上写满留言:“想要低糖版豌豆黄”“建议出月饼礼盒”。
开业当天,队伍从店门口排到巷子口。一位老顾客举着刚买的糕点惊叹:“这包装跟洋点心似的,送人体面多了!”沈知意站在收银台旁,看着智能系统实时统计的数据:仅上午营业额就超过过去一周。她转头对王德发说:“王掌柜,这些数据能帮您开发新产品。比如,年轻人偏爱抹茶口味,咱们可以试试改良配方。”
一周后,“聚德斋”的财务报表让王德发老泪纵横。净利润比改造前增长了五倍,积压的库存清零,还接到了三家企业的中秋礼盒订单。他执意要给星火团队送锦旗,被沈知意婉拒:“我们只收技术服务费,但有个条件——您得免费教贫困学生做糕点。”
奥迪轿车驶回校园时,车载电台正在播报财经新闻:“传统老字号借助新兴技术实现逆袭……” 沈知意望着窗外的灯火,想起白天王德发孙子小王兴奋的样子——那个原本想放弃祖业的年轻人,如今正跟着陈默学习数据分析。她打开bb机,给宿华发送消息:“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大有可为,或许我们该成立专项小组。”
苏睛轻轻转动方向盘,笑道:“没想到买辆车,还顺带点燃了另一片星火。”沈知意翻开日记本,钢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商业的魅力,在于用创新思维唤醒沉睡的价值。当老字号装上数字引擎,传承与变革便能奏出时代的强音。” 此时,车窗外的霓虹与星光交织,照亮了她们继续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