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日,热浪裹挟着蝉鸣席卷苏城。清晨五点,通往杭城的长途汽车站已经挤满了背着书包的少年,他们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领口别着校徽,眼神里却透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人群中,14岁的陆远攥着皱巴巴的星辰肉饼招聘启事,对同行的小伙伴说:“一个月一万块,顶我爸在机械厂干半年!”
上午十点,星辰肉饼旗舰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新来的暑假工们踮脚张望着店内旋转的烤炉。沈知意站在台阶上,看着这些青涩的面孔,想起两年前自己第一次创业时的模样。“欢迎加入星火计划!”她举起扩音器,“在这里,你们不仅能赚钱,还能学到改变命运的本事!”
培训室内,空调嗡嗡作响。沈宁戴着圆框眼镜,分发着厚厚的工作手册:“餐饮组负责制作肉饼、服务顾客;市场组要做街头调研;技术组学习基础编程……”她特意加重语气,“别小看这些工作,去年有个暑假工设计的包装,让分店销量提升了30%!”台下的少年们眼睛发亮,笔记本上沙沙作响。
陆远被分到餐饮组,站在经验丰富的面点师傅老陈身旁。“看好了,面团要三揉三醒。”老陈手法娴熟地将面团甩成薄如蝉翼的饼皮,“来,你试试。”陆远的手有些发抖,第一次做出的饼皮坑坑洼洼,惹得周围人忍俊不禁。但他咬着牙继续练习,直到深夜店铺打烊,终于做出了合格的饼皮。
市场组的工作同样不轻松。13岁的女孩周雨薇顶着烈日,抱着问卷在街头采访。“叔叔,您觉得我们的肉饼哪里需要改进?”“阿姨,您愿意为非遗主题包装多付多少钱?”汗水浸湿了她的刘海,却换来了宝贵的数据。当她将整理好的报告交给沈知意时,得到的是由衷的夸赞:“分析得很专业,下周带你去见设计团队!”
最让少年们惊喜的是免费的三餐。每天清晨,后厨都会准备热气腾腾的肉饼、现磨豆浆和新鲜果汁。“以前暑假在家,能喝上井水就不错了。”陆远咬着酥脆的梅菜扣肉饼,眼眶有些发红,“在这里,每顿都能吃饱吃好。”更让他们感动的是,林姨会在消暑的绿豆汤里加桂花,还会教他们辨认不同香料的味道。
随着暑假推进,少年们的变化显而易见。原本内向的周雨薇能流利地向顾客推销新品;陆远不仅掌握了面点技巧,还能独立调试烤炉温度;技术组的几个男孩甚至开发出了简易的点餐小程序。沈知意看在眼里,特意安排了“创意擂台赛”,获胜者能得到去星宁工作室实习的机会。
8月底,结业典礼在旗舰店二楼举行。少年们展示着自己的成果:餐饮组推出的“苏城限定款”鲜肉月饼,市场组制作的宣传视频,技术组设计的会员积分系统……台下坐着他们的父母,许多人看着孩子的蜕变,悄悄抹起了眼泪。“这不仅是一份工作。”陆远作为代表发言,“在这里,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们也能创造价值。”
散场时,沈知意给每个少年准备了特别的礼物:除了丰厚的工资,还有一本《商业入门》和定制的星火纪念徽章。“记住,”她看着少年们远去的背影,对沈宁说,“这些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照亮他们自己的路。”而此时,苏城的少年们正揣着鼓鼓的钱包和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途,他们知道,这个夏天,改变的不仅是存款数字,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