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22日,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却挡不住星宁工作室及各分店员工们的喜悦。这一天,是发工资和奖金的日子,无论是总部还是各地分店,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在杭城总部,财务部门的办公室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员工们或交头接耳,或低头看着手中的工作记录,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沈知意站在走廊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她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几个熟悉的身影上——那些曾经青涩的学生,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成为工作室的骨干力量。
“沈姐,我算过了,这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加起来,比我爸妈在厂里辛辛苦苦干一年挣的还多!”一个年轻的员工兴奋地跑过来,手中紧紧攥着工资单,“我要给家里寄钱,让爸妈别那么辛苦了!”沈知意笑着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努力,你们值得这些回报。”
另一边,沈宁正忙着核对账目,她戴着眼镜,神情专注。作为财务部门经理,她将工作室的资金管理得井井有条。“阿姐,各分店的款项都已经核对无误,这次发放的工资和奖金总额比上个月又增加了不少!”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在湘城分店,宿华站在队伍里,心中既紧张又激动。自从加入星宁工作室,他不仅学到了宝贵的计算机知识,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里的生活。当他从分店长陈浩手中接过工资信封时,手微微颤抖。七千块钱,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足够让家里过上好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小宿,干得不错!”陈浩笑着说,“继续保持,以后肯定大有前途!”宿华用力地点点头,将信封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他已经想好,一部分钱寄回家,一部分用来购买更多的计算机书籍,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发放完工资和奖金,员工们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回家。离杭城较近的员工,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车兜里装满了给家人的礼物;家在外地的,则背着大包小包,赶往火车站。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大家谈论着回家后要做的事,要给家人的惊喜。
宿华也踏上了回乡的路。他背着书包,手里提着给母亲买的补品,站在湘城的长途汽车站,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几个月前,他还是一个为了生计发愁的穷学生,如今却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大巴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他闭上眼睛,想象着回家后父母欣慰的笑容。
在北方的哈尔滨分店,林晓将工资仔细分成几份,一份寄给妹妹交学费,一份留作自己的生活费,剩下的则小心翼翼地存起来。她看着手中的bb机,这是业绩优秀的奖励,也是她与总部联系的重要工具。“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沈姐的期望。”她暗暗下定决心。
西安分店的王悦,则将奖金用来购买了一批设计书籍和绘画工具。她希望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工作室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等下次回家,要把这些书带给弟弟,让他也好好学习。”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想着。
随着员工们陆续离开,工作室渐渐安静下来。沈知意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空荡荡的街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星宁工作室不仅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赚钱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给了他们希望和未来。
“阿姐,你看!”沈宁突然跑进来,手中拿着一叠信件,“这是员工们寄来的感谢信,还有家里人写来的,都在感谢我们工作室呢!”沈知意接过信件,逐一审阅。信中朴实的话语,字里行间的感激之情,让她眼眶湿润。
夜幕降临,杭城的灯火渐次亮起。沈知意合上信件,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她要将星宁工作室办得更大更强,帮助更多像宿华、林晓、王悦这样的年轻人,让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再因贫困而止步。而这,正是她创办工作室的初心,也是她一直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