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张墨在拿到了张世平那块祖传的天外陨铁后。
反复的观察,但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难道是我猜错了?”
不过他的性格向来是“宁杀错,不放过”。
既然这块破铁到了手,那就先留着吧。
从蛇灵的反馈来看,让张墨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这次汉室,是真的要完蛋了。
稍微思索了一会,张墨就决定了,既然要亡,那就让它早点灭亡吧。
于是,张墨叫来张角。
让他将事先准备好的替身放出去,同时让南华在暗中看着一点。
防止什么不好的突发事件发生。
刚好董胖胖不是过来了么,这几个替身刚好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比如说,让董胖胖“扬名立万”。
在总导演张墨的安排下,大量黄巾贼在董卓的行军途中相遇。
刚好有几个嗓门大的喊道:“让‘大良贤师’先走!”
在黄巾贼首张角三兄弟被董卓斩首后,安逸了这么久的匈奴王上线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匈奴王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幽、冀两州。
匈奴人的铁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这两个州的地盘。
因为时间差的关系,袁隗在洛阳接到董卓的战报后瞬间狂喜!
然后就是想到将冀州重新拿回来!
刚好现在冀州没有世家,袁家接手起来毫无难度可言。
于是,袁隗一点都不敢耽搁,立刻去拜见了何太后。
面对这种政治小白花,袁隗只用出不到两成的功力,就把何太后舔的心花怒放。
轻轻松松的就拿下了冀州的刺史一职。
翌日,早朝的时候。
袁氏集团先是将刘虞的幽州牧下掉,理由也很简单。
就是小半年过去,刘虞都没有去上任。
然后联名推举 何琮(虚构)为幽州牧。
这何琮是何许人也,那是何太后的一个堂弟。
这是袁隗跟何太后的交易。
按理说,这个推举何家人意见最大的应该是其他朝堂上的大臣。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其他大臣并没有多大的情绪波动。
反而是何苗出声反对。
“妹妹,何琮未曾为朝廷立下寸功,怎堪此重任!”
见到大将军何苗下场,杨氏集团也下场附和起来。
于是这个汉室最高的权力机构,就跟菜市场一样喧闹起来。
双方差点上演全武行了!
一群年纪最小都有四十多的老东西,露胳膊挽裤腿的,相当有意思。
袁隗这老狐狸早就预料到这一点,刚刚那也只是表演给何太后看的。
只不过,这会皇帝旁边的帘子下,何太后的一张俏脸已经扭曲的不成样了。
就因为这点小事,让何太后跟大将军何苗生出了间隙。
退朝后,何太后虽然表现的跟往常一样,但是却瞒不住身边照顾她的常侍们。
这个消息被这些小常侍们给汇报给了十常侍。
这些十常侍们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一个个都非常的兴奋。
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在他们认为,只要扳倒大将军,就能得到何太后的赏识。
再次回到当初那权势滔天的时候,而不是只能躲在深宫中等死。
三天后的傍晚,一位常侍小心的拿出一份情报送到了何太后的面前。
“太后,奴婢近日听说,大将军似乎在买官卖官,敛财甚多。”
何太后听后,猛地坐了起来。
然后就是勃然大怒!
那名常侍看到太后的表情后心底就是一喜。
“何苗......他敢背着本宫,做出这等腌臜事!”
对于买官卖官的事,何太后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这些钱何苗是一分钱都没送给她!
生气至极的何太后,当即下令叫何苗进宫。
最让十常侍生气的是,何太后只是劈头盖脸的骂了何苗一顿。
甚至连权利都没被限制,只让他将卖官得来的钱全部送来。
十常侍全部傻眼了,他们花费了相当大的代价,还买通了不少大将军府的人才得到的情报。
结果就这,一顿骂就完了!
这件事在何苗送了好几十大车礼物进宫画上了句号。
就在何太后以为到此为止的时候,新一轮的纷争开始了。
显然何太后低估了人心的险恶,也高估了自己这个哥哥的觉悟。
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何苗朝堂之上,突然向十常侍发难。
要求何太后处死以十常侍为首的共计138名常侍。
杨氏集团也纷纷下场为大将军摇旗呐喊。
最后这件事当然不了了之了。
有袁隗这老狐狸在,他当然不允许这件事的发生。
尤其他还是此事的幕后策划者。
原本他只是想给何苗找点事,只是低估了人性。
十常侍为了能重回巅峰,现在已经疯了!
他们这会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固执的认为,何苗就是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无论如何都要除掉他!
只要何苗死了,何太后就会倚重他们十常侍。
这日,何苗下朝后生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大将军府。
叫来自己的属官,让他们给自己出谋划策。
其中曹操这会正担任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一职。
听完何苗的讲述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将军,你是一叶障目了!”
“处理十常侍可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清君侧了!”
“杨骠骑不是用过这一招了么,只要再来一次十常侍必除。”
“以大将军何杨家的关系,只要手书一封必将手到擒来。”
“另外,还要将城门校尉换成大将军的人。”
“不然十常侍狗急跳墙,挟持贵人就不好了。”
何苗对曹操的话非常的满意。
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孟德,等这件事办好之后。”
“吾定表你为大将军府的司马,或者外放当个郡守也不是不可以。”
何苗对曹操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饼。
“谢大将军赏识!”
等所有人走后,何苗想了很久,最后也没有给杨穆下达命令。
而是给了之前的董卓下了一道带兵进京勤王的密令。
在他看来,董卓要比杨穆好控制多了。
殊不知,自己这个举动直接断送了大汉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