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赤攥着被血沁透的竹哨,指节在硝烟中泛着青白。东南方的炮声如闷雷滚过天际,震得掩体墙根的咸菜坛嗡嗡作响。传令兵话音未落,三发曳光弹突然划破暮色,在稻田里炸出焦黑的弹坑。
\"全体散开!\"朱赤扯开嗓子嘶吼,靴底碾过满地菱角壳。士兵们如惊弓之鸟扑进新挖的战壕,却见几个罗店百姓正蹲在沟底,用桐油浸过的麻绳加固工事。老筏工李阿水抹了把脸上的硝烟,从怀里掏出把生锈的剪刀:\"长官,这玩意儿磨磨能当匕首使。\"他布满老茧的手掌还沾着修补船板的桐油,此刻正笨拙地将剪刀塞进朱赤掌心。
夜色在炮声中愈发浓稠。朱赤展开皱巴巴的作战图,火漆印着\"绝密\"的日军文件在膝头微微发烫。孙浩勇举着马灯凑近,灯芯爆起的火星落在地图边缘,将\"顾家宅西北三公里,皇军临时补给站\"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
\"团座,这字迹...\"孙浩勇的食指悬在\"军用仓库\"四字上方,煤油灯突然剧烈摇晃。远处传来犬吠,紧接着是日语呵斥声,三盏探照灯刺破浓雾,在芦苇荡投下惨白的光网。光束扫过处,惊起成群白鹭,翅尖掠过水面发出凄厉的哀鸣。
朱赤的后颈瞬间绷紧。他瞥见新兵小陈正用刺刀削着菱角,青白色的果肉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传令下去,\"他压低声音,\"熄灭所有灯火,沿灌溉渠向南迂回。\"潮湿的渠沟里漂着死鱼,腐臭混着硝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淤泥裹住军靴,每一步都似灌了铅。
队伍刚转过芦苇丛,孙浩勇突然死死拽住朱赤的衣襟。月光穿透云层的刹那,两人同时倒抽冷气——百米外的谷仓群前,三辆崭新的九七式坦克正泛着冷光,炮管上的旭日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弹药箱堆成小山,箱角沾着的樱花徽章在月光下刺目如血。
\"乖乖...\"孙浩勇的喉结滚动,望远镜扫过谷仓间穿梭的日军卡车,\"这么多精良武器...\"他的声音发颤,镜筒里闪过士兵搬运毒气钢瓶的身影。朱赤的指甲掐进掌心,昨夜阿菱父亲燃烧的渔船突然在眼前闪现,那些灌满煤油的陶罐,此刻正静静躺在谷仓阴影里。
\"陈班长,\"朱赤摘下脖子上的狗牌,金属撞击声在死寂中格外清晰,\"带两个弟兄绕到西侧,数三声往草垛扔手榴弹。\"他转头望向孙浩勇,\"咱们去炸油罐。\"夜风卷着谷壳掠过脚背,朱赤贴着粮仓墙根挪动,听见日军哨兵用木屐敲打铁皮桶的节奏——\"嗒、嗒、嗒\",像极了罗店更夫的梆子声。
孙浩勇的匕首抵住第一个岗哨咽喉时,远处传来闷响——陈班长的手榴弹炸飞了草垛,火星溅上谷仓顶棚的刹那,朱赤看清了屋檐下悬挂的防毒面具。\"他们要放毒气!\"孙浩勇的低语被爆炸声吞没。朱赤撞开油罐区铁门,正撞见两个日军兵往钢瓶上刷编号,黄绿色液体在瓶中晃荡。
驳壳枪喷出火舌的瞬间,朱赤想起罗店百姓塞进行囊的菱角,想起老槐树下混着麦麸的糙米。李阿水布满裂痕的手掌、少女阿菱临终前染红的竹哨、战壕里百姓悄悄摆放的咸菜坛...这些画面在硝烟中交替闪现。他将最后一颗手榴弹塞进油罐缝隙,热浪掀翻了他的军帽,钢瓶在子弹撞击下迸出蓝紫色火花。
爆炸掀起的气浪将众人掀翻在地。朱赤在耳鸣中听见孙浩勇大喊\"快走\",却见传令兵小腿被弹片贯穿,瘫在泥地里挣扎。孙浩勇返身背起伤员时,朱赤抓起块燃烧的木板砸向弹药箱——冲天火光中,成片樱花徽章被吞噬,日军的惨叫声混着油罐爆裂声刺破夜空。
当他们跌跌撞撞退回芦苇荡,晨雾已悄然漫过滩涂。朱赤摊开掌心,菱角壳上沾着机油与血渍,在熹微晨光中泛着奇异的光泽。远处传来牛车轱辘声,几个百姓顶着竹篓摸黑赶来,篓底露出半截削尖的竹矛。
\"长官,\"李阿水的白发被硝烟染成灰黑,皱纹里嵌满煤灰,\"渡口沉船底下藏着几箱硫磺,能做炸药。\"他掀开竹篓,露出用桐油纸包着的硝石,\"罗店人别的不会,就会造船、点火。\"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那是昨夜阿菱父亲驾船冲向敌艇时,同样炽热的光。
朱赤握紧菱角壳,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敌阵的火光仍在天际跳动,映得滩涂上的芦苇如同燃烧的剑戟。他知道,这场用菱角壳和桐油陶罐点燃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那些藏在麦秸下的竹矛、沉船里的硫磺、百姓掌心的桐油,终将汇成燎原之火,烧穿这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