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天对于那所谓的“王”的称号,内心着实没有太过在意。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守护这片深爱的土地,为了护佑万千子民,名号不过是虚名罢了。
然而,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整个国家激起了轩然大波!遥想往昔,上一次出现汉人王爷,那已是久远之前吴三桂、尚可喜等人的时代了。岁月悠悠,如今王小天以雄踞东北和外蒙古的磅礴之势,再次成为举国上下瞩目的焦点人物。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当人们得知王小天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沙俄军队时,无不为之惊叹。沙俄,那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其军事力量向来强大无比。然而,在王小天的指挥下,护国军却如猛虎下山,将沙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那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仿佛还在人们眼前浮现:护国军战士们奋勇向前,喊杀声震天动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扞卫着祖国的尊严。
而当人们又听闻王小天将那同样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时,心中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日本,这个在近代史上屡屡侵略中国的国家,其军事装备和训练水平都不容小觑。但王小天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护国军顽强的战斗意志,硬是将日本侵略者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最让人们感到振奋和自豪的,莫过于得知王小天成功收复了曾被沙俄野蛮侵占的外东北以及辽阔的外蒙古。那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不幸沦为了沙俄的殖民地。如今,在王小天的努力下,失地得以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再次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王小天将军真是太厉害了!他为我们收复了这么多土地,这个‘王’的尊号他当之无愧啊!”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是啊,是啊!他不仅打败了沙俄和日本,还让我们的土地失而复得。这样的英雄,就该得到这样的荣耀!”一位年轻人附和道。
在民间,王小天的事迹被人们传颂着。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他的英勇事迹。孩子们在玩耍时,也会模仿着护国军战士的样子,喊着口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激烈的战场之中。
清政府原本满心无奈地被迫给王小天封王,只盼着能借此暂时稳住局势,却未曾料到这一举措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消息传开后,在整个国家的豪门大族间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追逐权势与荣耀的家族,看到王小天因赫赫战功而获封尊位,心中那股渴望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的火焰瞬间被点燃。
“瞧瞧人家王小天,凭借自身的本事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便得了如此荣耀。我们又何尝不可?”一位豪门大族的族长在家中召集族人商议时慷慨激昂地说道。
“族长所言极是!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正是我们施展抱负的好时机。若能为朝廷立下功劳,取得爵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一位年轻的子弟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说道。
于是,在这股风气的带动下,不少豪门大族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凭借着家族雄厚的财力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开始组建自己的力量。
有的家族出钱资助那些有志之士投身军旅,为朝廷招募训练新兵;有的家族则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为前线的军队提供物资支持;还有的家族直接将家族中的子弟送往战场,在战火中磨练自己,期望能像王小天一样建功立业。
在京城,一些原本对朝廷事务不太上心的世家子弟,如今也纷纷投身到各种为国效力的事务中。他们在朝堂之上积极建言献策,为朝廷出谋划策,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赏识。
“陛下,如今国家需要人才,我们这些世家子弟愿为国家效力,恳请陛下赐予我们机会。”一位世家子弟在朝堂上恭敬地说道。
皇帝看着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诸位爱卿既有此心,朕甚是欣慰。望你们能为朝廷多做贡献。”
而清政府也因此得到了不少实质性的支持。这些豪门大族的加入,不仅充实了朝廷的兵力和财力,还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朝廷的局势。
在东北和外蒙古地区,王小天得知这一消息后,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清政府这一举动倒是意外地激活了朝廷内部的活力。只是,他们能否真正为朝廷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还需拭目以待。”
王小天深知,虽然清政府暂时得到了豪门大族的支持,但朝廷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依旧在暗中窥视着,试图寻找机会扳倒他。
“将军,如今清政府得到了豪门大族的支持,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问道。
王小天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无需过分担忧。他们若能真心为朝廷效力,那自然是好事。但我们还是先打好眼前的战争吧。”
东北和外蒙古的民众得知王小天被朝廷封王的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他们为王小天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而高兴,更为王小天当王,管理他们而满心欢喜。仿佛一夜之间,他们看到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希望。
于是,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发地拉开了帷幕。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将门楣装点得五彩斑斓。鞭炮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心中的喜悦。街道上,各种表演接连不断,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其中,锣鼓喧天;戏曲班子登台献艺,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王小天将军真是我们的福星啊!他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位老者笑容满面地说道。
“是啊,他当了王,肯定会把我们这里治理得更好。”一位年轻人附和道。
在护国军的营地中,将士们得知王小天封王的消息后,也都十分高兴。他们为有这样一位英勇无畏、智慧超群的领袖而感到自豪。
“司令当了王,这是我们护国军的荣耀!”一名士兵激动地说道。
然而,王小天却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头脑。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因为封王而变得骄傲自满。他通令全军,强调在他的军队里,在他所管辖的地盘上,人人平等。
“我王小天虽然被封为王,但在我的军队里,没有王爷,也不允许有贵族阶级。我们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斗的兄弟!”王小天站在高台上,目光坚定地看着麾下的将士们,声音洪亮地说道。
“司令说得对!我们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战!”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大振。
虽然王小天通令全军,严禁称呼他为王爷,强调在他的军队里以及他所管辖的地盘上人人平等,没有王爷与贵族之分。但百姓们却依旧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东北王”。
在东北和外蒙古的广袤土地上,无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头,“东北王”这个称呼总是不绝于耳。百姓们觉得,这个称呼威武霸气,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
“咱们的东北王那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啊!他带着护国军把沙俄和日本都打得落花流水,还收复了咱们的土地。”一位老者在村口的大树下,对着一群围坐的村民说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是啊,是啊!‘东北王’这个称呼太贴切了,一听就觉得霸气十足。这也是我们对他的尊重啊!”一位年轻人附和道,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在热闹的集市上,商贩们也纷纷用“东北王”来称呼王小天。一位卖布的老板一边整理着货物,一边对旁边的同行说道:“咱们的生意能这么好,多亏了‘东北王’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现在咱们这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安稳了。”
“没错没错,‘东北王’就是咱们的福星。他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咱们也得支持他。”另一位商贩连忙点头说道。
在护国军的营地中,士兵们虽然知道王小天不喜欢被称为王爷,但在私下里,他们也会用“东北王”来称呼自己的领袖。
“咱们东北王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打仗厉害,还把咱们这里治理得这么好。”一名士兵对身边的战友说道。
“是啊,跟着‘东北王’干,咱们心里踏实。他总是把咱们当成兄弟一样对待。”战友笑着回应道。
王小天得知百姓们喜欢称呼他为“东北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心中充满了感动。
“看来,百姓们是真心认可我,把我当成他们的依靠了。”王小天暗自思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