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2日,珠海横琴岛东南角。
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鱼腥味扑面而来,谢一扬站在一片泥泞的滩涂地上,锃亮的意大利手工皮鞋已经陷进黑褐色的淤泥里。他身后跟着三个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煞有介事地往地里插着测量杆。
“谢总,这片滩涂地的地质报告出来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蓝光,递过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件,“按正常评估,最多值三千万。“
谢一扬接过文件,直接翻到最后几页。当看到“土壤承载力不足0.8kg\/cm2“和“地下水位过高“的结论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三千万?“他随手将报告扔进涨潮的海水里,“我要它变成三十亿。“
张铁柱的机械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蓝光,投影出珠海市最新的土地规划图:“根据内线消息,下个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会把这片区域划入'金海湾国际旅游度假区'。“
谢一扬眯起眼睛,目光越过浑浊的海水,落在远处几艘渔船上。那些破旧的木船在他眼中渐渐幻化成一排排豪华游艇,泥泞的滩涂变成了金光闪闪的沙滩。
“联系中诚评估的王总,“谢一扬转身走向停在堤坝上的奔驰车,“告诉他,我要一份'钻石地段'的评估报告。“
三天后,珠海怡景湾大酒店。
包厢里烟雾缭绕,谢一扬正给一个秃顶中年男人倒酒。茅台酒的香气掩盖了海鲜的腥味,却掩盖不住对方额头渗出的冷汗。
“王总,这份报告...实在不好做啊。“中诚评估的总经理王志强推了推眼镜,“那片滩涂地的地质条件太差,真要评估成商业用地,风险太大...“
谢一扬轻笑一声,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支票,轻轻推到王志强面前:“五百万,买你一个签名。“
王志强的手指微微颤抖,眼镜片上反射着支票上那一长串零。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发干:“谢总,这不是钱的问题...万一以后出事了...“
“没有万一。“谢一扬打断他,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省地质局副局长亲笔签名的'地质改良可行性报告',证明这片滩涂经过简单处理就能达到商业用地标准。“
王志强狐疑地接过文件,仔细端详那个鲜红的公章和签名,眉头渐渐舒展:“李副局长居然...“
“李局长的儿子在剑桥读书,“谢一扬抿了口酒,“他很清楚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酒过三巡,王志强终于松口。他掏出钢笔,在谢一扬事先准备好的《土地价值评估报告》上签下名字。报告首页上,“钻石级商业用地“和“估值28.5亿元人民币“的字样格外醒目。
谢一扬满意地收起文件,临走前拍了拍王志强的肩:“王总,下个月大湾区规划公布后,会有个香港考察团来珠海。到时候,需要你亲自给他们讲解这份报告。“
王志强醉醺醺地点头,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这场骗局的关键棋子。
4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谢一扬站在珠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排,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副市长,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铁柱发来的消息:“郑裕昌已到珠海,入住怡景湾总统套房。“
郑裕昌,香港昌荣集团掌门人,地产大亨,身家超百亿。更重要的是——他刚卖掉伦敦的两处物业,手握大笔现金,正在寻找内地投资机会。
谢一扬整理了一下领带,快步走出会场。他的奔驰车后座上,放着一份精心准备的“金海湾项目规划书“。
怡景湾大酒店28层,郑裕昌正在翻看珠海市国土局提供的土地资料。这位六十岁的香港商人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如鹰。
“郑先生,久仰大名。“谢一扬微笑着走进套房,“我是扬帆集团的谢一扬。“
郑裕昌起身握手,力道很重:“谢生,听说你在武汉搞得风生水起,怎么有兴趣来珠海发展?“
“国家战略嘛。“谢一扬笑着坐下,取出那份“金海湾项目规划书“,“郑先生请看,这是我们规划中的'东方迈阿密'。“
规划书上,那片滩涂地已经变成了一个豪华游艇码头和七星级酒店的综合体,效果图做得美轮美奂。郑裕昌的眉毛微微挑起,显然被这个构想吸引了。
“位置不错,但地质条件如何?“老练的商人一针见血。
谢一扬早有准备,取出王志强签字的那份评估报告:“这是中诚评估的报告,省地质局也出了证明,完全符合商业开发标准。“
郑裕昌仔细翻阅报告,不时点头。谢一扬趁机补充:“大湾区规划刚公布,这块地还没正式挂牌。如果郑先生有兴趣,我们可以合作,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先拿下。“
“价格呢?“
“28亿。“谢一扬面不改色,“但郑先生如果能带资入驻,我可以让出51%的股份。“
郑裕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作为地产老手,他太清楚大湾区概念的价值了。如果能以28亿拿下估值近50亿的地块,绝对是笔好买卖。
“我需要带团队实地考察。“郑裕昌谨慎地说。
“当然。“谢一扬笑容不变,“明天我安排评估公司的王总亲自陪同。“
第二天,滩涂地上支起了几顶白色帐篷。
王志强穿着笔挺的西装,正向郑裕昌和他的团队讲解地质情况。谢一扬站在一旁,看着张铁柱指挥工人在特定位置打钻取样。
“郑先生请看,“王志强指着刚从地下取出的土样,“这片滩涂虽然表面松软,但往下三米就是坚实的沉积层,非常适合打桩。“
郑裕昌的工程师接过土样仔细检查,点头表示认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土样“是昨晚从十公里外的建筑工地运来的,趁着涨潮前埋进了预定位置。
“海水侵蚀问题怎么解决?“郑裕昌的工程师问道。
王志强早有准备,取出一份图纸:“根据我们的测算,只需要修建一道800米长的防波堤,就能彻底解决潮汐影响。“他指向远处的一片海域,“防波堤就建在那里,成本不超过两亿。“
谢一扬适时插话:“郑先生,防波堤的建设可以由贵方负责,我们扬帆集团负责酒店和码头的建设。“
郑裕昌沉思片刻,突然问道:“谢生,这块地现在是谁的?“
“珠海市城建投资公司。“谢一扬面不改色,“我已经和市里谈妥了,只要郑先生确定投资,下周就能签土地出让协议。“
他故意压低声音:“实不相瞒,这块地有三家公司在抢。但我和周省长的关系...郑先生懂的。“
郑裕昌了然地点点头。在内地做生意,政府关系往往比商业逻辑更重要。谢一扬能搬出省长,说明确实有门路。
回酒店的路上,郑裕昌的劳斯莱斯里,他的财务总监小声汇报:“老板,我们核算过了,按大湾区的发展前景,这块地三年后至少值60亿。“
郑裕昌望着窗外珠海的天际线,终于下定决心:“通知香港总部,准备资金。“
5月20日,珠海市政府会议室。
在周明远省长的“亲自关怀“下,金海湾项目土地出让协议顺利签署。郑裕昌代表昌荣集团,谢一扬代表扬帆集团,共同与珠海市国土局完成了签约仪式。
闪光灯下,三方握手言笑。第二天的《珠海特区报》头版刊登了签约照片,标题是《港资50亿打造“东方迈阿密“,大湾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没有人注意到,照片角落里,中诚评估的王志强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签约当晚,谢一扬的私人游艇上。
“老板,郑裕昌的第一笔资金10亿已经到账。“张铁柱汇报道,“他聘请了香港金诚建筑做总包。“
谢一扬摇晃着红酒杯:“告诉金诚的刘总,基础工程必须用我们指定的建材公司。“
“已经安排好了。“张铁柱的机械眼投射出一份合同,“珠海长固建材,表面上是独立公司,实际由我们控股80%。“
谢一扬满意地点头:“防波堤的设计图呢?“
“按您的要求做了'优化'。“张铁柱调出一张图纸,“原设计需要打入25米深的钢板桩,我们改成了15米,节省成本40%。“
谢一扬抿了口酒:“郑裕昌的工程师没发现?“
“他的总工收了200万,答应在验收报告上签字。“
月光下,谢一扬的笑容格外冰冷。这个局已经布好,就等着猎物自己走进死胡同。
7月8日,金海湾项目正式开工。
剪彩仪式上,郑裕昌意气风发地向媒体描绘着项目蓝图:“金海湾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明珠,我们投入的是真金白银,回报的将是世界级的地标!“
谢一扬站在一旁鼓掌,眼神却飘向远处的海面。那里,几台打桩机已经开始工作,但没人知道,这些机器打的桩比设计要求短了整整十米。
仪式结束后,张铁柱悄悄汇报:“老板,按现在的施工方案,三年内防波堤必定坍塌。“
“三年?“谢一扬皱眉,“太久了,我要一年内就出问题。“
张铁柱的机械手指快速敲击键盘:“那需要在海床下做点'手脚'。“
谢一扬看向远处的施工船,轻轻点头:“趁今晚涨潮,派潜水员去破坏海床结构。“
1993年4月,一场罕见的春季台风袭击珠海。
狂风暴雨中,金海湾项目那尚未完工的防波堤轰然倒塌,海水倒灌进已经打好地基的酒店区域。第二天媒体拍到的画面触目惊心:价值数亿的工程浸泡在浑浊的海水中,钢筋水泥像玩具般支离破碎。
郑裕昌连夜从香港赶来,看到这一幕时,这位叱咤商界三十年的老将差点晕倒在泥泞中。
“这不可能!“他怒吼着,“我们的设计标准能抗12级台风!“
谢一扬“闻讯赶来“,一脸“震惊“:“郑先生,我刚刚收到地质局的紧急报告...他们说这片滩涂地下有暗流,当初的勘探有误...“
“放屁!“郑裕昌一把揪住谢一扬的衣领,“你们当初的评估报告可不是这么说的!“
谢一扬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份文件:“郑先生,这是补充协议第七款,地质风险由控股方承担...“
郑裕昌松开手,脸色惨白。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但为时已晚——昌荣集团已经投入了38亿,项目却成了烂尾工程。
更糟的是,台风过后的第三天,《香港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了《昌荣集团珠海项目暴雷,疑涉虚假评估》的报道。郑裕昌的股票应声暴跌,市值蒸发过半。
5月1日,香港中环,昌荣集团总部。
郑裕昌坐在办公室里,面前堆满了律师函和银行催款通知。他的私人律师正在汇报最坏的情况:“老板,如果下周再还不上银行贷款,董事会可能会...“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话。秘书匆匆进来:“郑先生,有位谢先生想见您。“
郑裕昌还没反应过来,谢一扬已经大步走进办公室,身后跟着两名保镖。
“郑先生,好久不见。“谢一扬笑容可掬,“听说您遇到点麻烦?“
郑裕昌强压怒火:“谢生是来看笑话的?“
“怎么会?“谢一扬坐下,取出一份文件,“我是来帮您的。扬帆集团愿意以15亿收购金海湾项目,帮您解决债务危机。“
“15亿?“郑裕昌拍案而起,“我投了38亿!“
谢一扬不紧不慢地说:“郑先生,现在那个项目一文不值。银行估值不超过10亿,我出15亿已经是看在老交情上。“
郑裕昌的律师小声提醒:“老板,如果拒绝这个报价,下周银行就会申请清盘...“
老商人颓然坐回椅子上,一瞬间仿佛老了十岁。他颤抖着手拿起钢笔,在谢一扬准备的收购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走出昌荣大厦时,谢一扬的手机响了。是张铁柱发来的消息:“老板,珠海市国土局刚发布公告,金海湾地块重新规划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土地价值预估60亿。“
谢一扬收起手机,望向维多利亚港的碧海蓝天。这场金融魔术,终于到了收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