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朱重八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韩力就再次开口叙述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便是老朱新一轮愈加急促的气息声...
\"水温冷点怎么了?头发屑多也不值得生气!天杀的!
正是因为存在太多这般不长脑子的人,大明才有如今这般光景!
这才是真正在乎身边各种大小事务的典型表现啊!
连东林党的某些领导人都比不上一个烟花柳巷里的女子!
他们哪里有资格替这些人拎鞋?完全就不相配!”
\"写进了《贰臣传》?
绝妙啊!这一步走得太漂亮了!
就必须得这样做,警告天下其他人:投降等于死路一条!给外人当奴才必无好下场!”
\"吴三桂真是个蠢驴!关键的时候投敌变力狗!等人家要割肉的时候,又想着反抗了!得到这般结局,完全是罪有应得!之前干嘛去了?\"
在这偏殿内,朱重八的话语来回震荡,这位大明帝国开创者此刻情绪波动剧烈非常。
连续串令人愤怒至极的咒骂不断脱口而出。
\"所谓的康乾盛世?
那个老头也好意思拿这来吹嘘?哼,十全老人算什么东西?我呸!”
韩力对此话相当认同。
“没错!所谓的康熙年间的繁荣其实百姓都是吃糠咽稀的苦日子。
而乾隆简直是一个彻底败家的角色。
建立在这个由无数尸体垒起基础上表面和平的局面。
要不是依靠明朝引入的诸如红薯、玉米之类的作物增加生产,他又能算是什么厉害的人物呢!
还有呀,我们大明偏偏运气背,遭遇小冰河时代,
到处干旱灾祸不断,并且伴随着流行病泛滥。
但是清兵一进关之后,第二年开始这恶劣气候逐渐改善恢复到正常的风调雨顺的状态,并且那些疾病的爆发也渐渐平息停止。
这样的机遇真的是令人难以形容。
可以这么理解吧,我们明朝有一半是因为倒楣,赶上了不好运气才会衰落消亡;另外一半原因确实也是自己造力的。”
若是从前有人胆敢对着朱重八说起明朝是自作孽这种类似的话题,肯定会被激起滔天怒火淹没其中。
即便能逃脱死罪,怕也会被折磨得痛不欲生。
但现在的这种情况不一样,当着朱重八面前,韩力就这样坦然直陈观点。
然而朱重八居然没有暴怒发作。
甚至感觉他说出这些刺耳的话却异常准确中肯。
冷静分析过后觉得确实如此—--一半因素是倒霉透顶,另一半就是因为自身问题把自己玩完了。
“顺便问下,小冰河时期是什么鬼?”
朱重八目光盯着韩力好奇地问道。
韩力简单明了回答道:“具体来讲,就像朝代更迭有着规律似的,气候变化也是持续不断变化发展的,只不过这种循环周期特别漫长以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跨度计量单位计算。
而小冰河时期意味着气候变冷的大趋势。
\"
仔细推算起来,眼下可被视为本轮小冰河时期的开端。
然而,由于持续时长较短,其变化尚未显着,身处其中的人们难以察觉。
这一轮的小冰河期,在大明末年达到了最高峰。
北方不少地区因严寒已不适合人类居住。
大明境内已是如此,更别提北面的蛮族部落了。
他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寒冷。
为寻求温暖之地维系生存,这正是促使那些部落不断南下侵扰的关键原因之一……
韩力的一番讲解过后,朱重八大致理解了何谓小冰河,并感慨于大明的不幸遭遇。
若是能再多撑一年,兴许大明的命运便会有所不同……
“你是否从清朝那边过来的?”
朱重八目光落在韩力身上,询问道。
话音刚落,未等韩力回应,朱重八便已摇头否认:“不对,你不来自六百多年后的清朝。
你说了,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延续超过三百年,咱的大明也不过两百七十多年。
清朝建立的政权,又怎能超越我大明?
纵观他们的统治,无一长久。”
听闻朱重八言及清朝时语带贬义,韩力本欲开口纠正,却最终压下话语。
“既然如此,那就证明清朝终究覆灭了,为别的势力所替代。
你能否与朕说说,清朝是如何灭亡的?是不是由咱们汉人终结的?
咱汉人有没有完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壮举?”
朱重八说话之际,双目之中浮现紧张神色,还有些许希冀。
这不是他在祈求结果,而是他期盼后世汉人奋起,如他一般扫清外虏,实现复兴!
“清朝被推翻了!我们汉人终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心愿!
历经百年沧桑,华夏再次屹立,挺起了脊梁!”
韩力直视朱重八,语气坚定,言语间充满慷慨激昂。
闻此,朱重八内心的忐忑一扫而空,长吁一口气的同时满心喜悦。
“好!”
“好!!”
“好!!!”
连声高呼,朱重八情绪激动不已。
“朕就知道!汉人不会低头屈服!
虽有奸佞渣滓败坏门风,却也不乏硬骨铮铮之士!
每每危急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挡在风口浪尖,救亡图存!
我华夏儿女向来多有志之士!
平常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农夫、工匠甚至是流民,
一旦面临危难,都能力为战士,与天搏命,与地争雄!
区区鞑虏妄想长久猖獗,岂非痴人说梦?
必为我华夏子孙所制,踩于脚下!”
朱重八情绪高涨,声音嘹亮有力。
压抑已久的情怀得以释放。
经韩力之口得知汉人光复故土的结果,令他振奋至极。
注视眼前激动非凡的洪武皇帝,韩力亦不禁昂首挺胸。
为自己身为华夏儿女倍感骄傲自豪!
作为从后世归来的他,对中华民族现今的模样了然于胸。
那辉煌力就定超乎老朱的想象。
只可惜穿越来到这个时代时未曾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否则必然要让朱重八亲眼目睹未来中华的模样。
若真做到这一点,洪武大帝的情绪定将更为亢奋,
他的自傲感亦会更强!
后代的中华子孙,绝非软弱无能之辈!朱重八在此地驻足良久,胸中的波澜才慢慢平息。
他注视着韩力问道:“那你和我讲述一下,那个**到底是如何被**的,以及到**后段又是怎样的局势?”
韩力略微颔首,稍加思索并整理好脑海里的信息后回答道:“在那个**年代,远离中原大地的一些国家正在迅猛崛起。
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反观清**,却施行锁国政策,用各种手法愚弄民众,并抑制人们的进步。”
提到乾隆一朝时,他曾接到英使团的礼单,其中包括一个精巧的天体仪及先进的重型火炮。
那些武器装备当时的威力远超清朝所用。
但乾隆依旧刚愎自用……“
乾隆对西方诸多科技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可他对这些前卫的技术选择了封存,避免扩散到外界去。
“
他的忧虑在于若子民增长了见识,统治可能就会遇到阻力……种种的不良措施致使我们自那起逐渐与外邦拉开了差距,开启了百年的屈辱历史……
等等!你说的这些东西可能?他们真有如此能耐吗?而且到底哪里是所谓的蛮夷所在啊?”
朱重八中途插言,提出疑问。
因为这与他既有的知识架构严重冲突,即使是一贯睿智且思维活跃的洪武大帝此时也感到一头雾水。
韩力随后说明:“陛下,这一系列强国分布在遥远的西方地域。
尽管制度不同,但也创造出光辉的文明,尤其到了最近几百年更是力果显着……”
“是这样吗?朕表示怀疑。”
朱重八显然持疑虑态度。
韩力郑重回应:“确实无疑,陛下。
这个天地极其广袤,超乎您的想象范围。
我们的大明朝不过在整个版图中占据微小的一角。”
“我们的生存地被称为地球。
命名原因便在于它是圆的形状,类似一颗球体。”
“圆形球体?人不会滑落下来么?况且凭肉眼观测皆是山岭与平原,怎么可能是圆的呢?”
这种挑战传统认知的事实让朱重八难以接受。
“自然不会掉落下去,因为我们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牢牢附于表面。”
至于什么叫做引力呢,这位洪武大帝又被牵引入一系列现代物理学常识之中打转儿了。
最初,他是想要释疑解惑的,然而一出口就发现话题完全偏移轨道了。
旧疑惑尚未解除又衍生出无数新疑问。
“唉,不说了罢,头痛。”
最终朱重八挥手打断。
韩力也随之停下讨论,见这位洪武圣上因一些日常知识困惑而显得有些无奈,心中倒觉有趣了起来。
总之,整个清朝沉浸在夜郎自大的状态中,坚持陈旧观念并且行为迂腐不堪。
明明白白晓得时代正在迅速推进,面临数千年不遇的巨大变革,还是假装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只醉心于所谓“天朝上邦”
幻梦里无法挣脱。
使得我们中国远远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紧接着就被外国以强大的舰队轰开门户。
随之签署大量丧失权益损害民族尊严的协议!
还有各种名目下的赔偿金,各种割地献城之事屡见不鲜!彼时不少知识分子与爱国青年们奋起抗争,但是慈禧老佛爷等人居然勾结那些残害我中华同胞的恶徒联手打压抵抗者们的行动!
朝廷实质上力为外国列强的代理人机构。
在外低三下四,趴在地上舔他人脚趾,在内却咄咄逼人,煞气逼人!
如此这般,那老妖妇还有脸说出“宁与国际友好,不与本国臣民和睦”
这样的话。
实在是厚颜无耻,竟将被外人夺走的东西美其名曰是“评估中华之力,换取他国欢心”
。
在偏殿中,韩力正向洪武皇帝讲述清朝诸多令人发指的荒唐之举。
言辞之间,胸中块垒满溢。
这段历史,真是彻头彻尾的耻辱史!
**朝廷的真实面貌暴露无遗!
\"嘭!!\"
室内陡然传出巨响,却是朱重八再也无法压抑愤怒,双眼通红地抄起椅子狠狠砸向桌案!
\"狗贼!\"
\"**!\"
\"什么玩意儿?!\"
连续砸碎两张椅子和一张桌案后,朱重八怒气仍未平息,厉声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