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贵?”林枫声调都提升了不少。
林枫想了想道:“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在两个巨头之间火中取栗,将十月影业截胡过来?”
伊莎贝拉和雅各布点点头。
林枫又问:“有具体策略吗?”
林枫也被这两个家伙说得有些热血沸腾了,参与上百亿美元交易?想想都刺激。
雅各布说道:“其实这件事要成功的关键就在两家公司的核心诉求不同上。”
林枫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念头,他好像明白了这两人的计划。
“你的意思是说美国网络公司只想出售美国电影公司,但维旺迪想吞下美国网络公司整个娱乐板块?”
伊莎贝拉打了一个响指:“bingo!由于今年来网络科技股的持续低迷,美国网络公司想出售非核心业务美国电影公司,换取部分现金度过网络严冬。
但是维旺迪却想趁此机会将美国网络公司的核心娱乐资产一口吞下,这就让我们有可能浑水摸鱼了。”
雅各布也在一旁补充道:“而且我们需求与两家都不冲突。美国网络公司需要用美国电影公司换现金,我们可以满足。
维旺迪需要美国网络公司的核心娱乐资产,对于美国电影公司也只想要片库和海外的部分合作网络,与我们的需求不冲突。”
林枫点了点头,到这里,他基本明白了两人的打算。
说白了也不复杂。
他们先去美国网络公司谈判购买美国电影公司,但不能那么快达成协议,还要把消息传到维旺迪。
要让维旺迪认为,NtL购买了美国电影公司后,美国网络公司就会有资金度过难关,他们想要吞下美国网络公司娱乐核心资产的计划就会流产。
那么维旺迪如果还想鲸吞娱乐核心资产,只剩下与NtL谈判。
这个时候就到NtL提条件了。
十月影业的北美发行网络,这个东西对于维旺迪就是鸡肋,因此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极大。
退一万步说,即使维旺迪依旧不同意,NtL甚至可以来联合一些有发行渠道的独立电影公司,一起购买北美电影公司,再坐地分账。
比如狮门、新线、千年、城堡石等等,他们对片库的资产会更感兴趣。
办法虽然简单,但重要的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分寸和时机。
其实任何计划都是一样,越是简单的容易成功。
过于精妙的计划,就往往意味着环节多且复杂,任何一个地方的失误都会致使整个计划的破产。
“如果计划顺利,你们预计需要多少资金?”
林枫问出了一个他更感兴趣的问题。
雅各布笑道:“我们不需要他们最值钱的片库,只需要北美发行网络,我预计不会超过600万美元。”
“你说我们是不是能将美国电影公司直接买下来,然后拆分卖掉,然后我们保留发行网络,说不定最后还能挣钱。”林枫又来了个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立马被伊莎贝拉制止:“这个办法可能不合适。
其一,我们购买美国电影公司资金压力太大,拆分售卖的时间线太长,对于我们这样高速发展的公司得不偿失。
其次,这么做,很可能会彻底得罪维旺迪,在我们还没真正发展起来前,会让我们在好莱坞遇上非常多的麻烦。”
林枫听完后也承认伊莎贝拉说得对,这个确实不是什么好主意,林枫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来在商业上的问题,还是要多多听一听两人的意见,在这方面,他也就比普通人见识强点,远达不到精英的程度。
除了北美的发行渠道,剩下的重头戏应该就是dVd录像带等版权发行了。
“对了,dVd、录像带的发行渠道你们有想法吗?”林枫接着发问。
伊莎贝拉想了想道:“dVd、录像带与电影的公映发行有所不同。
电影的公映发行属于预测性发行,在电影没有真正上映前,没有人能完全预测电影的受欢迎程度,这就需要院线的专业人员的专业判断,以及结合发行方的信用、宣传规模、题材等,所以我们必须有专门的发行团队。
但是dVd、录像带是以电影在窗口期的上映情况作为判断依据,相对比较准确,也就意味着dVd、录像带销售和租赁是可预测的,所以这方面主要与电影质量关联较大,对发行团队的要求较低。”
所谓的窗口期就是影院上映到dVd录像带发售的间隔,新片通常在影院上映2-5个月后发行 dVd。这个根据影片的类型不同,时间也不同。
一般而言,时间最短的就是惊悚片、功夫片和一些小众电影,这类电影在院线的生命力不长,但是在dVd录像带市场却是非常受欢迎的存在,他们的窗口期就短,反之亦然。
而且dVd录像带租赁与销售也是要错峰的。
一般电影公司会优先保证零售渠道的首周销量,租赁渠道需在dVd发行2-3 周后才能获得批量供货。
林枫又问道:“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有好电影,随时可以打通这个渠道?”
“是这样的”伊莎贝拉继续道,“目前北美每年的dVd、录像带销售额大约是90亿美元,而主要的销售商是沃尔玛、百思买、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占据 65%-70%的市场份额,其中沃尔玛以30%的市占率成为最大单一渠道。
这方面的渠道我们现有的发行团队完全可以胜任,利用优质电影的公映表现,一点点建立这方面的渠道并不难,只不过相对于老牌发行商成本高些而已。”
林枫点点头,刚开始成本高些问题不倒大,再怎么样,至少比六大动辄20%的费用好多了吧。
目前北美的零售销售渠道,越来越被那些零售巨头把握。
他们通过规模化采购掌握议价权,电影公司被迫接受30%-40%的批发折扣,利润率从录像带时代的 60%降至45%。
不过也正因如此,六大等电影巨头才没办法掌握dVd的销售渠道,给了类似NtL这样新电影公司机会。
这也是伊莎贝拉所说的这个渠道的难度不大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