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也将智能实验室内配置医疗体系的事情提上了日程,打电话给小侯科技公司的采购部,让他们想办法去采购一些医疗机械回来。
虽然现在买不到智能医疗机械,但1号智能AI也可以通过机械臂来操作这些医疗机械的。
忙完了这些之后,赵小侯方才躺在休息室的床上,对脑海里的新知识进行了一番熟悉。
这类被系统灌输进入脑海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直接打印在了大脑皮层上,属于深层次的记忆范围。
但如果赵小侯不对它们进行熟悉的话,那么在使用的时候,是会出现一种好似遗忘了的情况。
不得不说,数学提升到了700分之后带来的好处太大了。
赵小侯熟悉了一会之后,才发现这些新灌注进入脑海里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尚未出现在蓝星上的新数学知识。
甚至于里面还有一些新的定理。
可以这么说,如果赵小侯这个时候将这些数学知识发表出来,足以颠覆蓝星的数学体系,甚至于新建立一个数学体系。
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爱因斯坦当年建立现代物理学体系一般。
并且除了这个数学新知识之外,赵小侯很惊异的发现自己大脑现在变得更灵活更敏捷了。
简单来说就是变得更灵光了。
非要比喻一下的话,那么就是他以前做一套国际奥数考卷的速度如果是5分钟的话,那么现在只需要2分钟。
也就是说数学分数的提升,也带动了赵小侯的智商上升。
这也让赵小侯突然想到一点,自己还从没有测试过智商呢,因而他索性让1号智能AI给自己出了一套测试智商的千题试卷。
之后,他就用了90分钟将这套智商测试试卷做完。
1号智能AI很快就批改完试卷,并显示了赵小侯的智商分数:“主人,经过测试,您的Iq分数为185,但需要告知您,这种测试方式并不能完全测试出您的智商水平。”
这个时候,赵小侯都被自己的智商水平给震惊了。
按照蓝星上现在流行的智商测试模式,智商70分以下的就算是有智力缺陷了。
70-85之间算得上是正常人范围内的普通水平。
而85-115之间则是正常人范围内的偏上聪明。
115-130之间则是超出正常人范围所谓的聪明人。
130-145就是智商超常的聪明人。
至于145-160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了。
而赵小侯这个185,应该是冠绝全人类的智商水平了。
对于1号智能AI所说的不能完全测试出自己的智商水平,他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他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有些方面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在记忆力,专注力这些方面肯定不止185这个水平。
毕竟他还没有开启学习模式呢。
如果开启任何一个学习模式,那么他在记忆力和专注力方面的智商水平将会达到一个让外人不敢相信的程度,可以说是堪比一台电脑了。
当然,这个智商测试也仅仅只是赵小侯试着了解自己的一个小尝试罢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并没有继续提升物理学和材料学,而是去了健身室锻炼了一个小时,然后又去了锗碳芯片项目组所在的实验室,找人吹吹牛,喝喝咖啡,吃吃坚果什么的,尽可能的休息自己的大脑。
没办法,他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在短时间内再度提升任何一门学科的话,那么自己的脑子就很可能无法承受知识的灌注。
虽说不至于像电影、小说里那样直接爆掉,毕竟有系统的保护,赵小侯的大脑不可能爆掉,但大脑至少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因而赵小侯也不敢在短时间内继续提升物理学和材料学了。
只能选择让大脑休息。
不过赵小侯在休息的同时,世界依然在不停的转动。
已经开始进一步扩建锗碳芯片技术产业园区的锗碳芯片公司,正式宣布了180纳米以及130纳米工艺这两款锗碳芯片的正式投产。
实际上在这之前,180纳米锗碳芯片就已经向大夏国内各大教研机构出售了。
而这次的宣布主要是为了180纳米,130纳米锗碳芯片进入芯片市场所做的准备。
要说之前的250纳米锗碳芯片进入市场,对于硅芯片的冲击还是比较小的。
毕竟250纳米锗碳芯片的性能也就那样,属于低级芯片范围。
但180纳米锗碳芯片就不同了,其性能已经接近7纳米硅芯片的水平。
而130纳米锗碳芯片就更恐怖了,虽然较之5纳米硅芯片性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则是全面碾压了7纳米硅芯片,进入到了主流中高端芯片的范围。
而大夏国内现在使用量最大的芯片就是这个范围。
可以这么说,当大夏锗碳芯片公司宣布了180纳米,130纳米锗碳芯片的正式投产之后,国外好几家芯片公司的股票就随之暴跌。
实际上在几年前250纳米锗碳芯片开始出现在大夏市面上的时候,这几家芯片公司的股价就出现过暴跌,之后又是起伏波动。
但由于宣布成功研制出3纳米硅芯片的利好消息,这几家芯片公司的股价总算是稳住了,之后又逐步上升。
可这次180纳米,130纳米锗碳芯片的投产,就毫无疑问会影响到这几家芯片公司的主要盈利硅芯片销售!
因而股价随之暴跌也就属于正常了。
要知道在趋利避险方面,那些投资者的嗅觉可要远远比商品的购买者更来得敏锐。
毕竟那些投资者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180纳米,130纳米锗碳芯片正式投产也就意味着更高规格的锗碳芯片或许就已经研制了出来。
譬如性能超过5纳米硅芯片的90纳米锗碳芯片。
就连性能碾压3纳米硅芯片的65纳米锗碳芯片也可能正在研发之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多不会超过2年时间,硅芯片就很可能被锗碳芯片的性能全面超过!
到那个时候,投资者想要从硅芯片股票里撤离的难度就太大了,只会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