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洋站在训练场的靶场上,手中的步枪枪口挂着一块板砖。
他稳稳地瞄准了远处的靶心,眼神专注而坚定,呼吸平稳,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子弹破空而出,精准地命中靶心。
“好!”
一旁的唐班长忍不住喝彩,“陆洋,你这水平,军区比武肯定没问题!”
陆洋笑了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还得再练练,不能给团部丢脸。”
自从政委宣布他重新参加军区比武后,陆洋的训练强度比以往更大了。
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跑步、练体能,白天则是高强度的射击和战术训练,晚上还要研究战术手册。
半个月后的全军比武不仅关乎他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团部的声誉,这次政委和团长算是替他争取了宽大处理,所以他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等忙完全军比武,陆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时间不等人,那些关键的节点他必须提前让江宁意避开。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陆家村里,江宁意在隔壁的李家客厅伏案忙碌着。
陆梦坐在李家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本识字课本,认真地读着:“天、地、人、日、月……”她的声音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已经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完整的句子了。
李蓉从客厅走出来,听到陆梦的读书声,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小梦,你读得真好!来,喝点水,歇会儿。”
陆梦抬起头,笑着接过水杯:“谢...谢蓉...姐姐。”
自从陆梦的哑症逐渐好转后,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村里人都说,这是陆洋在部队里积了德,老天爷才让陆梦恢复了健康。
江宁意坐在李家的客厅里,手里握着一支毛笔,面前铺着几张红纸。
她专注地在纸上写下一个个工整的“喜”字,每一笔都显得格外用心。
李卫安站在一旁,脸上满是崇拜,时不时还夸赞几句。
“宁意姐,你这字写得真好看!比我强多了,我姐说我写的字跟狗爬似的。”
李卫安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他在镇上读初中,成绩中不溜,他自己只想着赶紧毕业回来帮姐姐干几年农活。
毕竟哥哥结婚后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姐夫身体又不好,家里的担子都落在李蓉一个人身上。他是个男子汉,也该帮家里干些活了。
可李蓉还想继续让他念高中。去年李家兄弟和陆洋一块打猎,分了钱,兄弟俩都把钱交给了李蓉。
李蓉把他们的钱分开收着,李卫国的准备等结婚的时候交给他,留着他们小两口再凑凑盖间新房子。李卫安还小,就留着他读高中,找工作用。
写完最后一个“喜”字,江宁意放下毛笔,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
“卫安,你这嘴可真甜。结婚是大事,喜字和对联都得写得漂亮些,图个吉利。”
李卫安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宁意姐,你这字咋写得跟课本上印刷的一样,我就是练一辈子都写不出来这样的字。”
江宁意笑着摇了摇头:“你呀,要是把每周上山打猎的劲儿用在学习上,字肯定也能写得漂亮。”
李卫安低下头,趴在桌子上,语气有些犹豫。
“宁意姐,其实……我不想念高中了。我想早点回来帮姐姐干活。哥哥结婚了,姐夫身体不好,家里的事儿都压在姐姐一个人身上,我不能再让她那么累了。”
江宁意听了,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想起李蓉也对自己诉苦过李卫安不愿意读书的事情,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卫安,你还小,未来的路还长。你姐姐她希望你能有个好前程。至少高中毕业,在镇上的几家厂子里也是容易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你要是直接放弃了上高中,她得多伤心啊。”
李卫安沉默了一会儿,心情格外低落。
“可是……我不想让姐姐那么累。她为了这个家,已经付出太多了。还有哥哥,他读初中那年,姐夫生病,他当时就退了学,回家干活……”
江宁意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李卫安的肩膀:“卫安,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你哥哥姐姐的心愿,就是你能安心的读书,将来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种地。先不要着急做决定,你成绩不算差,升高中未必不行。”
李卫安抬起头,眼里有些迷茫:“可是……我真的能行吗?我成绩一般,怕升不上高中。”
江宁意笑了笑,语气温柔却坚定:“卫安,只要你肯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你姐姐那么坚强,你也得学会坚持。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可以好好考虑,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来问我。”
李卫安听了,眼里闪过一丝希望:“真的?宁意姐,你愿意教我?”
他当然知道江宁意学识渊博,论起水平绝对比教自己的老师要高。
江宁意点了点头:“当然,只要你想学,我一定会教你的。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别辜负你姐姐的期望。”
李卫安深吸了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宁意姐,我听你的!我一定好好读书,不让我姐失望!”
江宁意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对嘛。来,帮我把这些喜字和对联贴好,等你哥结婚那天,你们可得把家里布置得热热闹闹的。”
李卫安笑着应了一声,拿起红纸,跟着江宁意忙活起来。
李蓉端着茶水进来,和江宁意对了眼色后,知道她说服了李卫安那个犟种,高兴的给李卫安的茶杯里也放上半块糖。
五天后,李卫国的婚礼如期举行。
李家的院子里,红彤彤的喜字贴满了门窗,院门外挂着一副对联,显得格外喜庆。
一大早,李卫国就穿上了陆洋寄回来的那件就穿过一次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脸上满是笑意。
他站在院子里,迎接前来祝贺的乡里乡亲。
“卫国,恭喜啊!今天可是大喜日子,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村里李家的长辈们都提前过来道贺帮忙。
李家毕竟是外姓,在陆家村的时间也不算长,所以陆家村里过来的人不会太多。
李卫国笑着点头,一一回应:“谢谢,谢谢!等会卫江和长庚跟我去小里村接新娘!”
接亲的事宜前两天都已经定好了,用的是黄有的驴车,李卫国送了黄有一包烟和一袋喜糖。
江宁意和陆梦也早早地来到了李家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