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们都退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一对不太熟悉的小夫妻。阿瑶低着头,只夹着面前的糕点和小菜,不时偷眼望一下对面的张梓禁。然后在张梓禁注意到之前,又飞快的低下头。
在她第三次看向张梓禁的时候,张梓禁终于开口了。
“既然嫁入了侯府,这里就是你的家。放心吃。”
说完夹了筷翡翠虾皇饺给阿瑶。
虽然他的脸色仍然不好,但阿瑶还是开心的笑了。
“谢谢夫君。”
“嗯。等会儿让李嬷嬷来和你说说院子里的事,以后院子里的事都由你做主。”张梓禁说。
“好。”阿瑶点点头应下来。
她是商户女,这些东西她还真的不怕。只是她大概不知道,昌平侯府的下人从来不把张梓禁放在眼里。她虽有手段,但实在单纯,没有经验。行事作风又太过软弱,不够果断。在这些下人面前,实在不够看的。
这两个一个沉默,一个胆小,该说的话说完了,不由又陷入了沉默。
一旁的谢瑶见了,苦笑了一下。这两人如今看似无话可说,却是关系最好的时候。
张梓禁吃饭很斯文,但吃的很快。吃完后他就放下碗筷,对阿瑶说:
“你慢慢吃,我先去书房了。下午陪我去祠堂一趟,拜见我的母亲。”
嫁过来之前,阿瑶对张家的事也有所了解。她自然知道张梓禁说的是他的亲娘。于是她点头道:
“好。”
张梓禁又看了她一眼,然后抬脚离开。
走出主卧,张梓禁露出了满脸的疲惫。
“公子。”
林遥上前,扶住了他。
张梓禁往书房走去,一边走,一边对林遥说:
“我先睡一会儿,你让人出去采买些香烛纸钱,下午我带夫人去拜祭下我娘。”
林遥点头应下,又担心道:
“您的伤?”
“没事。”
张梓禁摆摆手,走入书房,直接在小榻上倒头就睡。
林遥一见,不由叹了口气,帮张梓禁盖上了被子,然后尽量不发出动静的轻轻走了出去。
……
另一边,阿瑶吃完饭,红杏又帮她改了妆发。随后李嬷嬷和贾嬷嬷一起进来,给阿瑶讲着绿柳居的事务。
“少夫人,绿柳居您带来的一等大丫鬟两位,侯府还为您准备了两位。您可以去挑一挑。二等丫鬟四名,三等丫鬟八名,还有粗使丫鬟、婆子若干。大公子手下两个小厮。他们的月钱……”李嬷嬷耐心的说着。
“少夫人,夫人知道您家用宽裕,所以说了小厨房由您和大公子自己开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贾嬷嬷这话说的,像是余氏对夫妻俩多宽仁似的,实则就是不想负担他俩这份嚼用罢了。
“还有啊,绿柳居的丫鬟小厮一年四季的衣裳什么的,少夫人您也自己看着办吧。”
这话一出,迟钝如阿瑶也意识到了不对。她和张梓禁还没分出去,这些东西都应该走公账,由公中出。这是什么情况?
碧桃更是蹙起了秀眉,一脸不悦。
“嬷嬷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我家少夫人和大公子还未分家,这怎么合规矩?”
“哎哟!姑娘这话说的,误会我老婆子了。”
贾嬷嬷声音高亢的叫了一声,露出个夸张的委屈表情。
“我便也罢了,姑娘这话,会寒了夫人的心啊!”
“少夫人,您可千万别误会夫人的一番好意。夫人啊,那是打心眼里疼您和大公子呢。您想想,您是大良第一富商的千金,自小见惯了大世面,手里头又不缺银子,这生活上的讲究,肯定跟府里那些按公账采买的东西不一样。夫人想着,要是按照公中的规矩来,那东西肯定入不了您的眼,吃的穿的都不如意,委屈了您。所以才特地吩咐,让您和大公子自己做主,想吃什么就吃,想穿什么就穿,这是给您俩最大的自由呀。”
她顿了顿,轻轻拍了拍阿瑶的手,接着说道:
“至于这丫鬟小厮们的衣裳,夫人也是为了让您立威呢。您看,要是都走公账,这些下人穿的都一样,哪里能显出您的特别来?您亲自给他们挑选衣裳,他们穿在身上,心里头就记着您的好,往后对您肯定更加忠心耿耿。而且啊,您要是觉得公中的东西不好,想要更好的料子,更精致的做工,走公账可麻烦呢,还得层层报备,说不定还不一定能批下来。您自己置办,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多方便呐。夫人这是为您着想,才做了这个决定,您可千万别辜负了夫人的一番苦心呐。”
这话说的实在漂亮,但阿瑶和红杏、碧桃怎么听都觉得不太对。可是想反驳吧,又真的不知道如何反驳。
飘在一旁看了半天的谢瑶简直恨铁不成钢:“阿瑶啊阿瑶,亏你和爹学了这么多年,全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别的不说,就说公账这事儿吧。不走公账可以,但既然没走公账,那好歹要把绿柳居这些丫鬟、小厮的身契拿到手吧。可惜阿瑶到底想不到。
余氏说的好听,说是怕他们在家里吃苦,给他们小夫妻俩自由。但伺候他俩的下人的身契却不给他们,简直荒唐至极。
谢瑶越想越气,却也不知道该怪谁。谢明理毕竟是个男人,再怎么疼她,对于后院这些手段还是不够了解的。阿瑶会经商,却看不懂人心。面对外人,她可以像她爹一样算计。但在她心里,张家人已经是她的家人了。家人又怎么会算计她呢?
“你这不对吧……”
反倒是李嬷嬷最先反应过来,想要说两句来反驳贾嬷嬷的话。可还没等她说完,贾嬷嬷就打断了她的话。
“这是夫人的决定,少夫人若有什么其他想法,自然可以去问夫人。老姐姐,我们两个做吓人的,还是不要再说了的好。”
这话既是在点李嬷嬷,更是在明里暗里的点阿瑶。她这话的意思就是:“这是夫人的意思,少夫人你一个新妇,不好澄清第二天就和婆婆闹吧?”
这话阿瑶还真就听懂了,而且她还真就吃这一套。
“嬷嬷说的是,婆婆这是疼我呢。就照这么办吧。”阿瑶说。
到了此时,她和两名丫鬟都发觉了一件事,张梓禁刚才让她们找的是李嬷嬷,但绿柳居里,似乎是这个姓贾的嬷嬷说话更有分量些。她们终于意识到,昌平侯府的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