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英的印象里,自己那个好大弟不是这样的啊。
自己离京也没多少年了,几年不见,变化这么大吗?
朱英甚至怀疑面前的好大弟是不是换了个人,是别人假冒的,明明是一个守成之君,却要做开疆之主。
“那陛下要臣怎么做呢?”朱英晃了晃有些昏沉的脑袋,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脑海,定了定神,然后一脸严肃地问起了正事儿。
他心里其实早就盼着能早点办完这件事,好早点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京城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处处都得小心翼翼,一点儿也不自在。相比之下,还是自己的云南老家好啊,山清水秀,自由自在。
李承乾看着朱英,微微一笑,缓声道:“朕欲拜你为领十二卫将军,使持节,假黄钺,带领十二卫兵马配合晋王肃清江南官场。”
朱英听了,不禁皱起眉头,摇了摇头道:“陛下,这江南可是重地啊,镇守的兵马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万,而臣手下就只有几万兵马,这人数差异实在太大了,阻力恐怕会非常大,想要肃清恐怕是难上加难啊。”
他倒不是故意推脱,这确实是实际情况,他可不想打没有把握的仗。
李承乾似乎早就料到朱英会有此顾虑,他不慌不忙地说道:“朕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朕会让徐达、汤和两人分别节制江南的兵马,配合你行动。有他们在,江南本地的兵马应该不会轻举妄动。”
朱英闻言,心中稍安,他抱拳施礼道:“如此,那臣就没有问题了。”
李承乾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对朱英的话表示认可,他接着说道,“此次肃清江南官场,乃是关系到朝廷根基的大事,你千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之心,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棘手之事,可不必拘泥于常规,直接与晋王商议,共同探讨应对之策。”
朱英听闻此言,心中一凛,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再次抱拳,郑重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对臣的信任与期望。”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次行动务必要做到迅速、精准、果断,绝不能给江南官场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一旦你踏出这乾清宫,就必须严守机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半点风声,明白吗?”
朱英连忙应道:“明白,陛下,今日陛下召臣前来,本是为了叙旧,并非谈论政事。”
李承乾略作思考,又嘱咐了朱英几句,才挥手示意他退下,同时,李承乾吩咐身边的侍从,去将徐达和汤和二人请来。
朱英领命后,便匆匆离去,开始着手准备此次肃清江南官场的行动,此次任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不仅需要面对江南官场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还要妥善协调各方兵马,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难啊。
而且这件事得带绝对的亲信去。
自己在京中没什么亲信,这还得跟徐达他们协调。
一旦进驻江南,恐怕得兵分几路,第一时间控制所有官员府邸,让他们接受审查。
朱英离开之后没多久,徐达他们就到了。
简单的见礼之后,李承乾说出了叫他们过来的目的。
两人听后,均是神情一震。
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出了震惊,这竟然是打算武力镇压江南?
要是照这么搞,江南之地恐怕得人头滚滚,秦淮河恐怕都得被鲜血染红吧?
承乾一朝,刚开始就造如此杀戮?
这怎么有点儿不太符合皇帝仁慈的人设啊?
“二位爱卿,你们心中是有什么顾虑吗?”李承乾看着眼前沉默不语的两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汤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江南地区可是国家的赋税重地啊!若是对江南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清洗,恐怕整个江南都会陷入瘫痪状态,治理一个大国就如同烹饪一道精美的菜肴,切不可操之过急啊!所以,微臣斗胆建议陛下三思而后行。”
徐达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汤和的看法,他接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治国理政,应当以江山社稷的稳定为根本。况且,如果我们制造如此多的杀戮,那些张士诚、方国珍等旧部很可能会趁机揭竿而起,到时候江南必然会大乱,这不仅会影响到朝廷今年的赋税收入,甚至可能会动摇国家的根基啊!”
李承乾听完两人的话,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江南之地自宋朝时期便已崛起,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其根基可谓是坚如磐石,难以撼动。
若不采取强硬手段,恐怕很难解决江南的诸多问题。
然而,李承乾也明白汤和与徐达所言不无道理,武力解决江南诸事确实存在诸多风险和隐患。
他在心中暗自权衡利弊,思考着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过了一会儿,李承乾终于下定决心,他说道,“朕自然明白二位爱卿的担忧,但江南之地的问题已经拖延太久,若不尽快解决,恐怕日后会酿成更大的祸端,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武力解决江南诸事虽然并非上策,但目前也别无他法了。”
徐达和汤和听到这话,沉默了一段时间。
皇帝这么多,真的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
不是脑子一热?
“敢问陛下,为何突然要对江南展开如此清洗?”徐达询问道。
你要对江南展开这么大的打击,总要有个缘由吧?
“迁都。”
李承乾缓缓吐出两个字。
而这两个字,宛如千斤重担砸下。
汤和惊得站了起来,“陛下说迁都?你要迁都?”
“陛下,你要把帝都往哪迁啊?怎么突然要迁都了?”
徐达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动了迁都的念头。
眼下外患未平,内忧又至。
真的适合迁都吗?
别到时候天下大乱,难以收拾就麻烦了啊。
“朕,欲迁都北平,就是元朝昔日大都所在的那个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