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人教不会,事儿教人一次就会,他这次是事发突然没来得及想那么多,你真以为你大侄子是个笨的?
再说了你大嫂不是已经教他要学会借力了,他下次肯定知道学以致用,还用得着我管?\"
红衣一听,大哥这是老狐狸呢:\"大哥,我看你是怕自己插手管,影响则安跟雅哲姐的母子感情吧。\"
叶传礼默认一笑,转身进书房去了。
红衣猜的分毫不差,一是事情不严重,小题大做反而对则安不好,会对他以后做事观理念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二是妻子已经教过则安,方法也是他欣赏的,这个家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他实在没必要非插一手,在妻子和儿子那里埋下隐患。
文娟答应小秋的事儿终归还是食言了,她爸没能回来接送她上下学,小丫头失望了好久。
文娟带着她和梦声一起去她姥爷家玩了一天,才把人给哄好。
叶传义许久不回家,对闺女一丁点的变化都感到十分新奇,两人父慈女孝在一起玩了一下午。
文娟这周周末值班,叶传义带着小秋一起去接她妈下班,医院的小护士看到文医生的家人都频频过来打招呼。
这次可不是因为叶传义面子大,主要还是沾了他闺女的光。
文娟领着小丫头来过医院几次,大家看她又乖又软都十分喜欢,而且不管周围人说什么人家都有模有样的回答,妥妥的小大人。
因此每次文娟带着小秋来医院,同事们总要过来逗逗她,要是叶传义自己来,可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妈妈,叶姐姐给的糖果,你要不要吃?\"
文娟看着小秋手里的糖有些无奈,在家的话家里人都知道她不爱让孩子吃糖,因此都会控制着不给那么多。
可来了医院就不一样了,同事们都喜欢她,老爱给她塞吃的,开始自己觉得不让孩子收有些驳人家的面子,不合适。
谁知道这一默许,小丫头算是不得了了,每次来都能混满满一口袋吃的,这次是门诊新来的小护士给塞的糖。
人家是觉得糖是好东西,格外喜欢小秋才舍得给这么多的,自己要是突然跑上前去跟人家说不让给女儿糖,反而不好。
\"囡囡,咱们之前不是有过约定吗?\"
小秋知道妈妈说的是什么,但她还是想再为自己争取争取:\"妈妈,这是叶姐姐对小秋的一片心意,小秋要是不吃的话,叶姐姐会伤心的。\"
文娟假装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妈妈没有说不让你吃呀,咱们拿回家放好。
一天吃一个,这样既没有辜负你叶姐姐的心意,你还能每天吃到糖果,多好的事儿,\"
小秋有些沮丧,每次都没办法说服妈妈,本来正想放弃。
突然又想到了前天同桌给了自己一个化了的糖果,说是因为天太热的缘故。
她尝了,只是刚放在嘴里的时候有些黏,味道是一样的。
但是跟妈妈肯定不能这么说:\"妈妈,这么多糖果,天又这么热,要是一天吃一个的话,该放坏了。
我同桌说他们家的糖果就是被放坏的,都粘到一起去了,多浪费呀。\"
\"没事儿,囡囡。咱们待会儿还要回你姥爷家,到时候你把糖果分姥爷一半,让姥爷替你吃,这样不就放不坏了?\"
小秋听到妈妈说给姥爷吃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姥爷那么疼自己,还偷偷带自己吃冰棍儿,把糖给姥爷吃,她是愿意的。
\"妈妈,那这些糖果吃完了,你还会给我买吗?\"
\"当然了,只要你跟妈妈保证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绝对不多吃,妈妈就给你买。\"
叶传义看着母女俩斗智斗勇,觉得很新奇,最近因为工作原因,他很少待在家里,自然也没有机会参与到女儿和老婆的斗智斗勇中。
没想到短短一段时间,小丫头的嘴皮子厉害了不少。
他这个老父亲听了也与有荣焉,自家闺女果然就是聪明。
两人回到文家的时候文父还没下班,文娟带着小秋收拾屋子,叶传义则去买菜。
\"呦,娟子回来了呀,你男人也跟着回来了吧,刚刚走出去个高高瘦瘦的男人,看着像是你家的。\"
\"李婶,您今儿不忙呀,你刚刚看到的是囡囡她爸,今天休息,我俩想着回来瞧瞧我爸。\"
\"还是你们有孝心,要我说呀这上过学的和没上过学的就是不一样。\"
即使过去了多年,文娟对这些依旧敏感,听到对方想说什么,立马开口止住了话题。
\"李婶,什么上学不上学的,我们都是光荣的劳动分子,大家都是一样的。\"
李婶这才反应过来,也暗怪自己这嘴没个把门的,要是被人听去了又要生是非。
\"娟子,婶儿不会说话,你可别见怪。听说你男人现在可有本事了,能帮人安排工作是真的吗?\"
\"婶儿,您打哪听来的,他就是一普普通通的人,哪来的那么大的本事。要是有这本事,那我家文安还一直待西安回不来呀?\"
对方还想说些什么,但文娟这话确实堵的她没法开口,无奈只好离去。
晚上吃饭的时候文娟在饭桌上聊起了这件事儿:\"爸,怎么巷子里现在有人说传义职位不低,还能帮着安排工作了。
下午李婶突然问起这个,我没办法只好随便应付了两句把她打发了。\"
说起这个文父就来气:\"还不是你春花婶儿,上次传义开车回来送你弟被她看见了,找上门来非说传义现在有本事,让给他们家儿媳妇安排工作。\"
文娟有些无语:\"她哪来的脸面开这个口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这种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只管厚着脸皮要,要到手里不就赚了吗?
我跟他说安排不了,她就出去到处乱说,等我知道的时候,基本上咱们胡同里都传遍了。\"
文父想到这里心里就闷得慌,觉得给孩子添了麻烦,怕这事儿传开了对女婿有影响。
叶传义倒没什么担心的,这些问题他早就想到了,也有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