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满月这天叶传义起了个大早,把中午做饭用的食材都给清洗了一遍。这样做的时候不费事,要不然十来口人,现洗的话估计要吃到一两点去了。
东西都准备好后叶传义也没再去上工,算起来这个月可没少缺,不过这会儿也顾不得了,囡囡满月毕竟是大事儿。
这要是在京市,至少能到百来口人帮忙庆祝,本来就委屈孩子了,要是他再不上心给好好准备,别的不说,老头儿都能到梦里给他打一顿。
文娟醒的时候叶传义已经基本都收拾好了,虽然这会儿黑市查得严,肉类,蛋类的食材没买多少。但是小妹寄的腊肠,果脯,酱菜,大哥寄的炒货,干果在这边都是稀罕物,足够撑场面了。
王冉一家到的时候魏家老太太已经在厨房忙活了,本来以为自己和小菊起个大早,肯定能赶上头一个,没想到人家起的比他还早。
小菊知道王冉在想啥,白了他一眼,你还想当第一个,人家和叶大哥一个村的,你就是有四个轮子,也没人家来得早。
王冉嘿嘿一笑,也不和小菊斗争辩。
经过上次的事儿,两人的关系非但没有疏离,反而变得越发好了。小菊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爹娘的心,伤心是肯定的,但终究还是放不下。
和王冉商量了,逢年过节还有爹娘生病的时候回去探望,尽到一个做女儿的责任,其他的便不再管了。
其实父母想尽办法从自己手里要钱这些小菊都能忍,那毕竟是自己爹娘,而且这年头哪家不是向着儿子呢,就是自己婆家,大头不也都到王冉他们两个手里了吗?
最让小菊不能接受的是王冉刚走没多大一会儿,自己娘就里里外外贬低王冉不中用。那是自己娘,她也不去犟,心想着只要自己知道王冉的好就行。
可是老太太话越说越离谱,竟然还让自己离婚再找个有本事的,小菊听着本就有些不舒服。可娘说着说着把让自己和谁相亲都抖出来了,听到这里小菊就知道父母这是认真的,是真不想让自己和王冉过了。
要相亲的这人小菊也知道,是食品厂后勤处长的侄子。仗着自己舅舅的势,到处招猫逗狗,没娘的儿子都领回家一个了,他们家还对外说是捡来的。去年喝多了摔断了一条腿,到现在还是个瘸的。
在没说到具体人选之前小菊还能安慰自己。是爹娘觉得自己日子过得苦,才生出了这种主意。可当那个相亲对象人名从她娘嘴里说出来后,小菊就只剩满心的绝望了。
特别是王冉第二天把儿子送到家里后,小菊更是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再在这个家里呆下去了,要不然才是真的没有家了。
别的孩子到了姥姥姥爷家,都是好吃好喝给准备着,可壮壮到了他姥姥家得到的只有冷眼。晚上吃饭甚至鸡蛋还只给自己爹煮了一个,壮壮就坐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他姥爷吃。
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姥姥家连口鸡蛋都吃不上,小菊满心的愧疚。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她娘就让她爹把壮壮给送回去,甚至连顿饭都不让孩子在家吃。还跟她爹交代等送完这死孩子再回来吃饭。
小菊彻底忍不住了,带着孩子回了王家,走的时候老头老太太拦着不让走。
小菊看两人跟陌生人似的:\"人家就是隔了一房的堂外孙,到了外家也该能吃个鸡蛋。你们不是稀罕儿子吗,这我们壮壮可是个儿子,你们为啥不稀罕?再拦着我我去街道办告你们去。\"
小菊说完这句话老头老太太彻底消停了,这几年抓作风抓的严,他俩第一次见这女儿的脾气,也害怕她动真格,那到时候不死也得脱层皮,倒是也不敢再追了。
小菊回去后就发起了高烧,足足烧了四天,把王家人给吓得不行,妥妥贴贴的给照顾着。看到他们忙活小菊更是心酸的不行,小时候发烧爹娘都是让自己扛过去,反倒是结了婚当了娘有人管了。
病好后小菊只跟王冉提了两句这些事儿,嘱咐他不要跟公婆姑姐说,害怕丢人。人家王冉斩钉截铁的回应她:\"媳妇儿,你放心,你不让我说的事儿咱娘扇我巴掌我也不说。\"
他这傻样子也把小菊给逗乐了,亏得是自己嫁了个好人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小菊爹娘后来又来家里了一趟,没再提让小菊改嫁的事儿,就是说家里实在周转不开,能不能借给他们点钱。
小菊没吭声,王冉抹不开面,也知道小菊心里煎熬,就给他们找了五块钱。这两人嫌少,不过到底还是接了过去。
经过这件事小菊也彻底看清了娘家人,知道他们心里是没有自己的。不过终归是把自己养大了,就和王冉商量着以后就当个寻常亲戚走动。
王冉自然是没有异议的,他巴不得小菊能和老丈人家撇清关系呢。经过这事儿两人的感情也越发好了,蜜里调油似的。
小菊也不再指望着娘能把工作给自己了,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估计最后不是传给儿媳妇就是卖了换钱。
所以小菊就去街道那里登记了名字,等着分手工活领回家做。以前总觉得丢人,自己以后有娘给的工作拉不下面子去领。现在也算是看清了,只有夫妻俩勤快点,日子才能越来越好过,指望别人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