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娟听到顾二婶这话,顿时不乐意了。
“奶奶都同意我嫁给宋知青,你咋还能反对了呢?”
顾二婶深吸一口气,心里默念不气,不气,但念了一分钟都没有,只能气愤转身走进厨房,直接当做没看见。
顾娟以为顾二婶这是同意了,转过头又一脸防备地看向顾宁,道:“宋知青才不是那样的人,我才不信你说的。”
顾宁没乱说,宋知青的确不是个好的。
在书里他就是个海王舔狗软饭男。
谁有钱,他就舔谁。
舔过的人不限于知青点的女知青,村里条件好的女同志,城里有钱寡妇。
就连后期跟贺铭结婚的女主,他都舔。
但仅限于后期的,现在的女主他还看不上,不屑于舔。
他们这批新知青下乡已经有一周多,但短短几天,已经让宋知青充分认识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这种生活的残酷性。
于是在闲暇之余,开始物色吃软饭对象。
这个年代村里都青黄不接的,村里没几户能吃得好,营养不良。
宋知青想吃软饭但也挑嘴,特别丑的不要,穷的也不要。
顾家村条件最好的就是原主,但他没这个狗胆,怕被队长报复,撵去挑猪粪。
最后物色了一圈,宋知青把目光放在村里做木匠的闺女,王玉珍身上。
顾娟崩溃破防了,不相信道:“就王玉珍那小眼睛,塌鼻子长相,宋知青怎么能看上她?”
在顾宁面前,顾娟对自己的长相可能还不自信,但对王玉珍,顾娟可是自信满满。
顾宁同情地摇摇头,还是太年轻啊!
男的狠起来,母猪都能够下嘴。
他们常挂在嘴上,灯一关,什么都一样。
由此可见,他们对妻子长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附加价值。
比如贤惠温柔,再比如老丈人有钱,丈母娘有钱,媳妇有钱,兄弟有钱,全家都有钱。
对于现在的宋知青来说,最重要是能让他吃软饭。
王玉珍长相一般,但家里条件不一般。
她爹是工匠,给人做家具收的都是在鸡蛋、猪肉、白面稀罕物。
这点说明王家不缺肉。
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弟弟,都是成年劳动力。
这点又说明王家不缺粮。
又有粮,又有肉,谁还能说王玉珍长得丑。
逢人见了都得夸一句,长得有福气。
顾宁道:“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出去看看。你送终哥现在说不定正凑在王玉珍身边嘘寒问暖呢。”
“而且娟子啊,我这是把你当自家人,才跟你说真话,你长得真没比王玉珍好看到哪里。”
所谓一白遮百丑,王玉珍五官不好,但长得白啊。
七十年代,白白胖胖的就好看。
但顾娟,五官一般,脸还黑,就是一个小黑妞。
顾娟破防了,“你骗人,我怎么可能像王玉珍那样,我朋友都说我长得好。”
她扯开喉咙大声反驳,似乎只要声音压过顾宁,她说的就是对的。
顾宁摇头叹气,语气诚恳道:“她们都是骗你的呗!”
“老话说得好,忠言逆耳利于行。”
“娟子,我说句真话,你不要不爱听。你长得又丑又蠢还没素养,这些都是真话,一点都不掺假。”
“别人要是夸你好,那是在骗你,别是有用心的,表面夸你,背地里说不定笑话你呢。”
丑、蠢、没素养,这些字眼犹如利刃般深深扎进了顾娟心里,在心里剖出了一道道伤口。
“啊啊啊啊!”
顾娟气愤地扑上来,却被一脚踹倒在地。
顾宁漫不经心地收回脚,又淡淡补充了一句。
“身子还虚。”
“你说说你,听个真话怎么还能破防呢?”
顾娟可怜兮兮地趴在地上,凄惨地吼道:“妈,顾宁她骂我。”
顾二婶在顾娟冲出来的时候,就快速地躲在了厨房门背后。小辈之间的事情自己处理,她很开明的。
如今听到顾娟喊妈,顾二婶装作没听到,怕被顾娟谴责,还特意拿起箩筐里的一颗白菜,假装很忙。
“我忙着做饭呢,喊什么喊。”
不就被说丑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本来长得就一般。
顾二婶心里也嫌弃自己闺女来着,一直没说,就是怕扎闺女的心。
现在总算有人敢说真话了,顾二婶心里顿时感觉轻松不少。
还好顾娟不知道她亲妈心里的这些想法,不然肯定破防大哭。
不过现在也没好到哪,顾娟不敢置信地看向厨房门口。
第一次觉得,她跟她亲妈的距离,是这么近,又那么远。
顾宁趁机在伤口上撒盐,“看看,二婶没反驳,就说明我说的话都是真的。”
“娟子啊,你可得有些自知之明啊。”
“你跟王玉珍完全没法比,要是再不看着点,你送终哥就要跑了。”
顾娟一愣,表情凝重起来。
是啊,顾宁其他话不中听,但最后一句没说错。
她是得看着点,送终、呸,宋知青长得那么好看,跟个秀才似的,万一被村子其他女人看上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