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这承载着生命奥秘的物质,竟仅有百分之二在发挥作用,多么令人惊叹!
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原始 dNA 序列,居然如同精心编写的程序,逐分逐寸储存着信息。
这两个事实,分开看已足够惊人,可合在一起,难道不是对人类认知的一次全方位颠覆吗?
顾神的知识边界究竟在哪里?
从古代神话的假设,到敬畏未知对人类进步的推动;
从太空天体的奥秘,到地外文明在太阳系的布局猜想;
从水中蕴含的信息宝藏,到二战时期集体意识与科技突破;
从材料分子结构设计,到钫碎片推演过程的复原,华夏科技的崛起之路,到物理学界的探索突破;
再到基因、意识与代码对人生的主宰,
以及生命起源、基因储存信息、dNA隐藏信息激活等生物学领域的隐秘知识……似乎没有他不了解的。
回想起顾神之前直播所提出的猜想,可信度也因此大大提升。
......
【顾神站在直播台前,双眼扫过飞速滚动的弹幕,大脑快速运转,构思着直播最后阶段的开场。片刻后,他嘴角上扬,故意卖了个关子:“兄弟们,在之前的直播里,我反复提到水里蕴含信息、基因能够储存信息。为此,我们从多个学科领域,列举了数不清的案例。然而,对于水为何能储存信息,我们始终没有深入论证。】
【在揭晓答案之前,我想先让大家思考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假如你拥有一个永远不会损坏的保险箱,里面装着地球的终极宝藏。你计划冷冻自己几十亿年,面对如此漫长的时光,遗忘密码几乎是必然的。此时,你该如何储存密码,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呢?”】
......
顾神话音刚落,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海量弹幕疯狂滚动,几乎要将直播画面淹没。
“把密码写在纸上,放进保险箱深埋。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纸张容易受潮、氧化,碰上地质灾害,保险箱还会损坏,存几十亿年,基本行不通。”
“用硬盘等设备存密码,多地点备份,读取方便、容量大。但设备依赖电力,会老化,数据格式也可能过时,长远看不靠谱。”
“将密码纹在身上,查看倒是方便,可人体会消亡,根本没法长期保存。”
“把密码刻在石头上藏进深山,石头耐风化。但地震、滑坡等灾害,可能让石头损毁,难以长久保存。”
“用量子加密技术存密码,安全且不受时空限制。但当前技术不成熟,要实现几十亿年存储,还得攻克不少难题。”
“这问题太烧脑!上哪找永远不坏的地方存密码?”
“把密码做成芯片植入深海生物体内,让它们代代相传!”
“要不编成歌刻在陨石上扔到外太空?”
...
骁睿浏览着一条条弹幕,眉头越皱越紧,他快速拨通洛尘的电话,声音中带着焦虑:“洛尘!顾神又出难题了!这些弹幕里提出的办法,看似可行,细究起来都有漏洞。
看来常规方法都难以实现几十亿年的密码储存,顾神一直强调水和基因储存信息,说不定答案就藏在其中。你怎么看?”
洛尘彼时正置身于堆满书籍与资料的书房,听到骁睿这番急切转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愈发深邃。他略作沉吟,沉稳说道:“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你还记得咱们之前讨论的内容吗?
地球水循环体系历经数十亿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运转;基因更是代代相传,携带海量生命信息。从信息存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来讲,它们和保险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顾神说不定是借此,引导我们思考水和基因储存信息的原理。”
骁睿一边听着,一边浏览着弹幕,手指快速滑动屏幕,试图不错过任何一条有趣的想法。“洛尘,弹幕里各种想法都有,”他眉头紧皱,语气中带着思索,
“但我觉得顾神不会无缘无故抛出这个问题,肯定和水储存信息有关。水会不会本身就是个巨大的信息存储器,凭借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将信息保存下来?”
洛尘听闻,不禁点头认可:“你这个思路非常关键。水的分子结构十分特殊,氢键不仅赋予它出色的稳定性,还让其具备可塑性。
我们之前探讨过集体意识共振,它或许能改变水的微观结构,进而实现信息的储存与传递。
在地球水循环过程中,水不断循环,也就能够广泛传播信息。”
骁睿眼睛瞬间一亮,兴奋地一拍大腿:“这么说来,水在自然环境中经历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很可能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洛尘,基因储存信息的方式,和水有相似之处吗?”
洛尘扶了扶眼镜,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基因通过碱基对的排列组合储存遗传信息,稳定性和精确性极高。
回溯生命起源初期,水和基因或许就已紧密相连,共同搭建起生命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系统。
顾神抛出这个问题,恐怕是想引导我们从全新视角,理解信息在物质世界的储存和传递机制。
我推测,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模拟水循环和基因复制过程,进一步验证这一猜想。”
一条弹幕急切划过:“会不会把密码编译成特殊的水分子排列,藏在水循环系统里?水历经数十亿年循环,信息说不定能长久保存!”
紧接着,一条满含思索的弹幕迅速飘过:“基因密码靠碱基对排列传承,没准把保险箱密码转化成类似的碱基对序列,就能稳定储存!”
随后,另一条带着专业视角的弹幕冒了出来:“从生物信息学来看,水的氢键网络和基因的双螺旋结构,都具备信息编码潜力,或许能借此储存密码。”
还有一条弹幕忧心忡忡:“即便用这些方式储存,漫长的岁月里,环境变化难道不会破坏信息吗 ?”
一条弹幕带着惊叹号闪过:“之前顾神提过水和基因储存信息,这次密码储存,难道就藏在这两者之中?”
紧接着,一条充满创意的弹幕飞速划过:“要是将密码转化为特殊的dNA片段,植入生命力超强的深海生物基因里,借助生物繁衍让密码代代相传,怎么样?”
另一条调侃风格的弹幕冒出来:“要不把密码转化为声波,让水传递震动,几十亿年后说不定还能被捕捉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