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高骠入殿,向高太后拱手表是敬意,“小侄高骠叩见官家。”

高太后道“骠儿免礼,我老了,最希望让你们这些小辈们多陪陪我,今日你要远赴边疆,拱卫大宋疆土,我当为你送行。”

高骠回应“谢姑姑关爱赏识!”

高太后问众臣及高骠道“今日我骠儿入得军中,谁敢说我们高家不为大宋出力。”停顿片刻后又问“诸位以为担任何职为妥当?”

高骠抢到“骠愿随吕将军左右,作一执戟郎便可。”

高公纪亦言“骠儿入得军中,可为掂后小兵,不应刚入军就委以重任。”没错高公纪以为高骠入军即当是去镶金镀银的,而不是上阵杀敌的,所以他为其求小兵之位。

众臣也纷纷议论,大家皆认为从军得从小做起。

高太后道“若从小做起,可亏了你这一身价值连城的盔甲。”

苏轼见众人及太后各自的言语皆有不同意见,遂说“高骠入得军中,乃应为大宋要职,目今陕南道军心涣散,皆应官家不以利许之,时刻欲弃之,此时高骠所任,必当绝此异议,以臣只见,当受陕南道兵马大元帅。不仅可以让人知道官家与官兵同气连枝之决心,亦可为高骠觅一个安定之所。必不让其伤及性命。”

太后听苏轼之言,心中甚喜,苏轼这话正切中太后心思。但是众臣皆持有反对意见,叽叽喳喳,不得安宁。

赵煦见此情形说道“骠舅叔与我年龄相仿,就以帝王之名义出征,若非我尚有要务,真想亲自上阵,今日正好可让骠舅叔代君出征,以振皇家威严。”

众臣还是不让,枢密院使赵挺之出言“官家,此意不可呀!高骠未有尺寸之功,无论兵法,刀剑都还不熟稔,就居要职,恐为将士嫌隙啊!倘若三军所令皆不得力,众军士必然溃散呀!”

苏轼驳斥赵挺之道“骠公子入得军中,只居帅府,不出令,令皆有陕南道节度使赵崇有所出,军皆有现将军所指派,即不耽误行军打仗,又可增加大宋士气,何为不可呢?”

高骠这才明白苏轼等人只是想让自己做这行军的象征,自然也不愿,遂又对太后说“姑姑,我只愿入得军中,做一个可以提刀杀敌的小兵,而不是在帐内悠然自得的贵家公子矣!若不磨刀剑,只在帐下洒意,则不若纸上谈兵吗?”

苏轼又道“小公子莫要如此争端,吾之言实为从大局着想,目前大宋官军需要的是提升士气,而不缺一个上阵杀敌的勇士,你的能力乃是鼓舞万千士气,而不是呈匹夫之勇。若是大宋败了,你我皆无命立于大宋疆土,何谈勇也。”

高骠莫言。

吕惠卿伏在地上大声喊道“愿奉高骠为将军,吾等听侯差遣。”吕惠卿这招叫做先奉高而迎梓,即是所谓的先把高骠标榜高位,令其退却不了,进而裹挟其入军,从而达到让高族入军以消前线将军心不振,弃城怯战之颓势。

除了吕惠卿,其他人也纷纷觉得苏轼说的有理。

太后又道“既然我将我最疼爱的小侄送入军中,汝等众臣是否也可为大宋军出力呢?”

高公绘抢道“吾将令犬孙高景佑入军,并以重金付于边军。”

广彪言“吾当付百金以充军资。”

晏秋道“我置盔甲十件。愿随将军出征,谋一参军。”其实晏秋自己明白,自己在汴京只为当政所嫌弃,若能握有军功,虽然不及文臣有力,但至少也能得众人敬之。

苏轼道“吾令苏迈亲自押送粮草。”

赵煦道“我资万金,他日凯旋必以重金犒赏三军。”

黄庭坚道“我当奉上檄文一篇,以振军势。”

吕惠卿“此去西行,吾亲为之,亦当奉先杀敌。”

秦观道“我愿奉三月之官响。”

…………

众人你来我往,皆愿意同仇敌忾。高太后见众臣纷纷助之,遂自觉私利太重,有违祖制,遂决定将权利渐渐还于赵煦,自此安享。

朝议商讨已定,众人退朝,只见晏秋径直投奔苏子而来,待到苏轼近时,晏秋见四下无人,遂问苏子“苏翁以为高骠若何?吾略施小力便已说得高骠入军。”

苏轼曰“此子志气非常,与吾等此前谋划,稍有不同。吾原本以为只消找一个高门纨绔子弟作一象征,以明官家抵抗之力,并非需要一个真正的将军。现今此子亦愿意披坚执锐,上阵杀敌,若是他日功业天下,吾等恐难撤之。”

晏秋顿感失望道“以苏翁的目的高骠确非最佳的人选,但大宋从此拥一战将不好吗?”

苏轼道“晏公子所说有理,大宋多一个实干的将军,亦是大宋之幸!”

晏秋亦笑道“苏子之言,晏秋明白。”遂各散去了。

苏轼又与身边讲“此番众人皆有付出,大宋之兵必将剿尽西夏来犯之敌,复我大宋疆土。”

众人哈哈乐之,张耒笑说“我等皆有付军资,不过还是鲁直聪慧,一文即可抵吾等万金。”

黄庭坚说“文潜莫笑矣,我黄某一向喜欢斗酒千杯,又常与苏子行走天下,家资却无甚余富呀!唯有偶尔作诗卖画以增酒钱。”

苏轼说道,“众人莫笑鲁直,有时候一篇檄文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吾等莫要轻视之。且看鲁直文章如何?”

黄庭坚自是明白苏轼的意思,回家呕心沥血,乃有下文:

悠悠故土千疆,乃大宋九襄,今胡人劫掠,逞兵势强。衣冠宋士,步步礼让。宵小贼兵,却如豺狼。窃我疆土,侵我云泽,劫我财货,吞我粮草。八百里锦绣尽毁,三十山草木负薪;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血染黄沙,泪如雨下。宋之臣民当何以忍?八千里山河日月同怒,百年中原之地同责。苍天怒,沧海鸣,苍山负血问青音,你我同去斩贼兵;日月同将饮,千载共留名。昔者,秦拥河套,汉括临洮;匹马长缨,共取关山;汉马足迹,天山之南;银盔之光,刺目穿肠。然宋之仁义,存汝八方,尔等不肖,必令其亡。追氓逐北,御风飞沙,复我陇西,收我幽云。今高氏有骠,少年英武,志胜三江,意气风发,鸿鹄比长,有冠军侯之仪,亦有飞将军之志。初临沙场,意气非常;统领三军,盖世长枪;铁马冰河,如履平地。他日归来,壶觞请尝。

呜呼!社日煮酒论八方,君在高歌我在旁;我执一壶浊酒敬梓桑,问取何人留名千秋册,敢叫胡马声嘶狂?不是他人是谁人,就是兄弟共爹娘。

黄庭坚写罢,掷笔远地,挥洒豪迈饮酒一碗,唤来下人将此文送于礼部刊印,并传于各士大夫及皇帝,赵煦极为赞赏,拟用此文鼓舞三军,待选吉时,即刻出征。

至此已经过去四五日矣,话说那李格非自离开汴京,日夜兼程,路途不敢多作停留,马车也已换了两三辆了,只为早日回归千里之外的历城。

第五日清晨,历城已经近在咫尺,李格非踏历城的街道,早晨这时候的车马很慢,这个月份的清晨还是有点清冷的。终于回到李府的门口,车夫勒马长厮,门内下人听到马声,知是来人,急忙开门迎接,正是李格非到来,慌忙则报,“老爷归来!”却不待声传远去,“老爷归来!”却已经传遍了李府上下,这李府本就不大,稍微声音大一点就穿透了这三层院落。不时间,只听各个房间都有盆缸动地的敲击声,李格非静静的入内,径直走到王甄儿的房间,急切的想见到数月未见的王甄儿,本以为不想打扰欲临期的王甄儿,却不想房间内已经多了一个孩儿,李格非先是惊讶,后又惊喜。

或许王甄儿还应产期中虚耗过大,未有完全恢复,行动便是有点或者十分的不便捷,在床上轻轻蠕动着身子,努力让自己能面向来人(李格非),柔声说道“官人,你回来啦,”声音低柔却无怨息,似乎是王甄儿已经忘记了爹爹曾说的李格非是个负心薄幸之人,依然言语亲昵,眼神温婉。

李格非见王甄儿眼神正聚在自己身上,急忙过来扶起王甄儿。王甄儿半坐在床头,“官人你看,这是孩儿,是个男孩,爹爹取名李迒,寓意人间长远,生的玲珑剔透,白白净净,甚是可爱。”

李格非看着睡在旁边的婴儿说道“夫人辛苦了,为夫回来晚了,令夫人又独自吃了一顿生死之苦。”

王甄儿低下头来说道“哎,这都是女人的宿命,”王甄儿不敢看李格非的眼睛,其实她心里明白,李格非与爹爹之间必然免不了的要为此而产生不可遏制的交锋。李格非却还像所有都未知一样。

李格非问王甄儿“爹爹现在何处呀?”这话问得其实属于明知顾问,王苑之即未回汴京,必然就在李府的某一间屋内。

王甄儿回道“爹爹正在府上,爹爹对汝长日未归,颇感气愤,你见之他老人家,须得谨言慎行才是。爹爹性子急了些,若有言语冲突,必请官人切勿……”

正说之间,丫鬟进来打断彼此说话,“老爷夫人,王老爷在外,邀老爷出门说话。”

李格非叹道“该来的迟早要来的,”遂出门去,王甄儿在身后却还是挤眉弄眼的示意李格非莫要动情。

李格非出门见到正吹胡子瞪眼睛的王苑之,未及王苑之开口,李格非抢先说话“父亲大人。”

王苑之正要开口说话,李格非又急切的来了一句“父亲大人”急忙的堵住王苑之的口,“父亲大人,汴京城,苏翁来之,一日携众侣来王府饮宴,喝掉王府珍藏的数坛上好的白酒。不过苏翁说此酒他日必还,却待父亲归去,苏翁必与汝共饮千杯。”

王苑之从未见李格非如此油嘴滑舌,冷笑道“李文叔,你别岔开话题,那苏轼与我并无交情,他上次来王府还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更不会请我饮宴,你莫要诓我矣,你此去汴京,丢妻儿于历城,实在乃非良人所为也。”

李格非自知躲避不过,遂只得低头虚心承受,连连应声“是是是……”,

王苑之不解心中气氛的说道“女人生孩子,声嘶力竭的呐喊,你在何处?莫非你忘记了你的家室,汴京城事自然有汴京城人管,你切切关之却能奈汴京若何。我是甄儿之父,却在此处帮你看家守业,料理家事,说出去不让同僚和天下人笑话。天下哪有家翁陪同闺女生孩子的事情。”

李格非连忙认错,“非之于汴京,情非得已。初到汴京,长途困顿,疾病抱身,卧床多日尚精神萎靡,幸得苏翁携众人来探望之,方才恢复生气。又因朝廷召见,耽搁许多时日,今又长途跋涉方才归家,实在是困顿不堪,万望父亲大人体谅。”

王苑之显然并不认同李格非的解释,“汝之远涉当以情理明之,若不得时光戚戚算计,怎能把握,恐怕会耽误大事。若是甄儿生死时刻没有为父在身边,岂能尽数安好,少女年幼,且母为孕者,家门单薄,叹为心止,你且待选择好时光,全家搬于汴京,方便我照应之。”

李格非言说“此番汴京时事已定,苏翁主事,吾与秦少游分列左右仆射郎官,掌管天下官曹应生,婿当不日即购入房产,以供甄儿与吾等所居。”

王苑之道“所居之所自不必担心,王府有宅千间,不必在乎你等片瓦只木,需勿耽搁更多时辰。为父远离汴京家室久矣,需速速赶回,不日即启程归。汴京之美酒自当寻日找你和苏轼算账。”

李格非脸上略显尴尬的笑道“小婿自当偿还岳父之美酒。”说完即拱手向王苑之作揖,催促其离开当庭。

王苑之亦是识趣了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行李准备返程。

李格非又是迫不及待的回到王甄儿的房间,欣喜看着王甄儿和新生的孩儿。

王甄儿含情脉脉的望着李格非“父亲大人没有过多的为难你吧?可别放在心上,父亲只是见不得我受苦,其实他亦是心疼你长途远涉。”

李格非轻松的笑道“只是些简单数落几句罢了,并未有过多的苛责。甄儿吾妻,此番又是辛苦汝等母子,承受又次生死之苦。”

王甄儿叹息道“此番又比上次厉害,恐已伤之精髓,短期难复,希望官人莫要嫌弃。”

李格非赶紧规劝“哪里的话,甄儿又为我李门添得一株香火,感念上苍之余,必是甄儿的诚心打动神灵,赐我如此欣慰之家。”

王甄儿噗呲的笑道“官人越说越神道,可是哪里来的神道?岂不是你鬼鬼叨叨。”

双方相视一笑,情义或胜千秋天高。

李格非说“目前汴京城官应往休,苏子当道,我等等切切辅之,命途可长而久之,我与岳丈都皆出言让我等家眷前去汴京过活,甄儿意下如何?”

王甄儿略有叹气道“甄儿这身子尚未恢复,不宜远行,何日可往,佳期更是缥缈,且先休息两三月再作盘算。”

李格非只得应声“罢了,既然如此,吾且等待时日。”李格非停顿一会,“吾归来已经有些时辰,却未见我的易安呀?”

王甄儿道“许是还未醒来,近日我房内繁忙,婴儿日夜啼哭,让丫鬟带着休息几日,且唤声来。”

李格非道“真是辛苦夫人了,即忙于孕,又悉心照料易安。未知她现在读书练字可有长进。”

王甄儿笑道“区区小儿,你能让她有何长进,书倒是可以读一些,可是手尚且难以握笔,若要成才,且得等待时日了。”

李格非亦是笑道“有甄儿教导,必然是才气满溢,我何愁也。昔者骆宾王七岁咏鹅惊四方,成就千古佳唱,而易安还有一载便已七岁。夫人如此,我何忧哉。”

王甄儿说,“最近我无暇顾及易安功课,都是父亲在帮助教导,不知道父亲教之为何物,可合官人之意愿。”

李格非正声说道“岳丈大人有大智慧,能教出知书达理的甄儿,必然也能教授易安大道理,定是远胜你我,何须担忧。待有时间,考考一二便知。”

说时间李易安便从门外蹦跳而来,看到李格非亦是欣喜若狂,“父亲大人何时归来,可为易安购得何种玩物。”

李格非笑道“为父此番事急,忘记买你想要的竹蜻蜓,待早饭后,为父带你去找唐迁哥哥玩耍,到时候历城东街上的玩物你随便挑。”

李易安欢快的叫道“哦哦哦,好呀,那我们快一点吃饭吧!”说完就拽着李格非往灶屋的方向。

李格非教育道“你都吃饭了,那你娘亲怎么办?”

李易安却没有反应过来“母亲?哦,待我去灶屋取母亲饭食来。”说着便往外走,李格非顿时心里正是乐了一阵。

吃完早饭,王甄儿正与其父言语,商议回汴京之事。李格非自是携李易安去往好友唐国昌家,途经东街,李格非与李易安停下来逛街。

但见那东街坊,车水马龙,人流不息,叫卖声,交谈声,饮酒声萦萦不绝,酒旗横飘,高楼烟袅。济水河畔,春语春花春待人,别是箫管浸人魂;卖花担上又逢春,春风流水绕济城。李格非牵着李易安的小手在人群中缓慢的前行,看到很多玩物,李易安看到如此漂亮又生动的玩物自是不能自已,毕竟她还是个孩子。不时间,她终于看到她想要的竹蜻蜓,抓住父亲的衣角,显然是遇到心动之物不肯放手。李格非自是明白其意,于是就满足她的小小心愿,毕竟久在别离,父女情致或许靠这些玩物维持,抑或是递进。李易安捏着这轻飘飘的竹蜻蜓,欲让其自在的飞翔,很显然,街上人多,不能肆意玩耍,李格非忙阻之,“待我们到你唐迁哥哥家再来玩耍此物。”说完即拉开李易安离开人群之中,还顺带买了两串糖葫芦。糖葫芦这东西,又甜又漂亮,哪个孩童能不喜欢呢。手握竹蜻蜓和糖葫芦,李易安自在的随爹爹离开了人群之中。

没过多久,他们即来到了东街侧畔的唐国昌的家,不及李格非敲门就有人开门迎接,原来唐国昌早就知道李格非欲来,早早在家门内等候,而且可谓是故友重逢,相互寒暄问暖,真是惬意非常。

唐国昌兴奋道“文叔兄,我早已料到你近日会返历城,却不料你能登门到访,实在是我唐门之幸呀!”

李格非面露谢意道“我不在历城之时,多亏国昌贤弟协助照顾家中老幼,实在是感激啊。今特携小女登门拜访,聊表感激。”

唐国昌道“令尊大人可是一能人,自是能处置一切事务,我只略帮了些小忙。”

唐国昌家其实只是一小宅,仅仅只有唐国昌和夫人,唐迁,还有一个扫地做饭的嬷嬷,可谓是寒酸,不过唐府上下各人倒是精神矍铄,唐国昌待人接物亦是豪爽甚矣。李易安见到唐迁后即送给他一根糖葫芦,二子遂于院中一起玩李易安刚买的竹蜻蜓。

李格非和唐国昌以及唐夫人见两个孩子在院中玩耍的痛快,也各自的乐呵起来。李格非道“国昌贤弟,你可知苏翁已归汴京城,现在朝中之事皆由苏翁定夺。”

唐国昌笑道“汴京之事悠悠在我心,苏翁归来,乃是我大宋之幸也。”

“是呀,大宋朝政停滞不前,皆因朝中无能人主事”李格非叹息曰,“现今苏翁归来,虽然未得全员青睐,但也无妨。如此,国昌贤弟可有返汴京行事的打算。”

唐国昌略显惊讶道“回汴京行事,也是吾之夙愿,只是昌于朝廷乃是戴罪之身,何敢立于朝堂,现今在这小小的历城亦不敢擅自放肆,恐再遭官家盘问。”

李格非似有劝意“国昌贤弟莫要忧虑,现今朝廷已经新皇执政,并由苏翁全权主持政议,人事任免也由苏翁定夺,我与秦少游负有引荐推荐之责,何曾忘记要助国昌贤弟重回汴京,亦可不再受这历下风烟之苦。至于所回汴京何职,汝勿忧,当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我当鼎力向官家及苏翁引荐。”

唐国昌面露谢意道“如此甚好,吾当即刻准备返回汴京事宜。有苏翁此等明事理之人主事,再有文叔兄助之,必是无忧也。吾在历城,时时盼望能归汴京,实现当初之宏愿,男儿要么志在四方,要么归心庙堂,为万民之福祉而行事。”

李格非赞道“君之愿亦我之所愿也,我等读书人,当时时不忘家国天下!”

李格非和唐国昌各自豪言壮语片刻,各自心神潇洒,对汴京的未来充满希望。说到时光尽时,唐国昌邀李格非于府中就食,李格非辞不就之,他还要去找他的旧日同僚王迥和崔燎,问他们是否有意再返汴京行事,就此别过唐国昌。

于是李格非悻悻而去。

刚刚李格非与唐国昌聊得兴起时,唐夫人自不便言语,现在李格非走了,可是她明显对唐国昌再返汴京心存芥蒂,也许这就是女人的直觉,胆小而怕事,喜安稳惧沉浮,于是她十分的不悦“官人若去汴京,可会携带我和迁儿。”

唐国昌笑曰“待我归汴京打点好一切,自会回来接你和迁儿同去。”

唐夫人还是不悦道“只是我等不是豪贵之家,吃穿用度都乃需要钱财,去汴京必然又是一场折腾。李大人在汴京毕竟有王家可以依附,我等却若之奈何?”

唐国昌厉声说道“妇道人家,懂什么家国大事,为夫之宏愿,即为汴京一丈夫,男儿之志,不在四方,就在庙堂,你可知矣!”唐国昌略有气愤,或而又转换语气的道“夫人莫忧,人间之事,自会一一明白,为夫不会放下你等母子不管的。”

唐夫人遂不言语,却依然不悦。

李格非携着李易安去王迥府上,那王迥现在已经是一个生意人,在历城随几个儿子做一点小生意,生活不亦乐乎,对重归汴京意向不大。

崔燎对于重归汴京也无甚兴趣,不过最终李格非还是说动了他。请看:

李格非见崔燎“催兄,许久未见,不知近来可好?”

崔燎笑曰“文叔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呀!”

李格非客气道“非肆意登门拜访,多有打扰。今苏翁与我等在汴京举事,用人之计,可愿同往呀!”

崔燎道“我崔某人现为衙门小吏,虽不富足,但却温馨得当,无他愿矣!”

李格非拱手道“催兄,近日汴京城官应大变,苏翁主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欲成大事还需居庙堂之上。”

崔燎面露微笑说“文叔兄,崔某现在自在乐呵,不想人生再起波澜呀。朝廷朝令夕改,党同伐异惯了,读书人还有多少不心痛的?我现在所谓处江湖之远,观江湖之纷繁多饶,汝可见历城之春夏丰美,秋冬明媚,济园之水润泽百姓,多妙!”

李格非劝道“事虽如此,可是催兄难道忘记了吾等当年考取功名所为何是呀?不能因为前世之不顺就隐退不前,你如今在衙门里做事,亦是食民之禄,不如回汴京,为天下苍生造福,岂不痛快哉。”

崔燎听此语忽而勾想起十年前汴京往事,真是历历在目呀,所有酸甜苦辣尽数眼前,可谓是十分怀恋,在他的骨子里对汴京依然是十分挂念的,所谓怀之远方,必为远方所念,李格非此语即是令其内心又升腾起一些汴京情怀。

崔燎未完全应之,只是说此事再作商议。

李格非此次回历城,并非只是为了回家看王甄儿和孩子,还随身携带着苏翁和官家所命,历城这些人儿虽然前生曾为朝廷所弃,但是在宋为官,贬谪迁调岂不是平常吗!李格非心所希望也是重入庙堂,这些就是大丈夫的情怀,说到这里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这些宋士虽然各自的目的不同,但是一心为国的情怀从未泯灭,正如一生勾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互相倾轧一生,临了还对对方的政治主张咬牙切齿,但是却无人敢怀疑他们一心向宋的情怀,所谓“明月何时照我还”,江湖之大,一心向月,既是孤独,又是澎湃。

崔燎之事虽然未定,但是李格非还是心满意足携着李易安回家了。

CC读书推荐阅读:超凡农民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三国黄巾小兵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明骑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