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众人用完了晚饭,葛明这才对福伯和禄伯说到关于酿造酱油的事。
“禄伯、福伯,有好东西给你们看。”说完让丁香拿碗盛出来半碗红曲米。
等到丁香把红曲米放到了桌上,福伯、禄伯和袁老道都是一惊,禄伯咦了一声问道:“小郎君,这个大米怎么是红色的?还怪好看的。”
福伯问道:“小郎君,这是用什么东西染得?染过色的大米难道更好吃?这又是要做什么美食?”
袁老道问答:“小子,这个好像是红曲米,老道在江南看过,据说做出来很不容易。”
葛明对袁老道竖起大拇指,说到:“还是袁先生有见识,这个就是红曲米,江南经常用来酿酒或者酿醋,酿出来的酒黄中带红,香味绵长,喝上一口让人精神抖擞。酿出来的醋也酸中带香,还有点回甘,最适合凉拌菜。”
三个老头子都是好酒的,听到葛明这样说不由得喉咙滚动,偷偷咽了咽口水。
福伯说到:“小郎君,难道咱家要酿酒不成?最近庄子上已经蒸了不少酒出来,将来酒楼要用,还要拿点去草原上换牛马回来。成本高不说,还非常费功夫,要是自己酿酒说不定就好很多。”福伯嘴巴上这么说,其实内心无比希望家中酿酒,那种黄中带红,香味绵长的酒,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葛明说到:“福伯,这个不用来酿酒,是用来酿造酱油的。”
福伯说到:“酱油啊?那东西价格高的不像样子,据说是肉发酵出来的,难道红曲米也能做酱油?”
葛明说到:“不用红曲米也能酿造酱油,不过其实应该叫清酱,味道虽然不如肉酿造出来的好,但是价格便宜很多。不管是炒菜还是炖菜,都可以给菜上色提鲜。加了红曲米酱油的味道会更好,以后酒楼的生意想不好都难啊,这可是顶好的调料。”只要说到吃,众人对葛明还是非常信任的。
“禄伯,方子已经给你了,明天就可以开始酿造了,先弄上两大缸,一是看看成不成,二是看看味道如何。”禄伯点头表示认同。
众人谈完正事又开始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明天给庄子上娃子考试的事了。
袁老道对此非常好奇,笑着问到:“小子,明天打算如何考试?老道教你这么久的识字,居然一次考试都没有过。”
葛明一听满头黑线,这个老道好不上路子,不学好的居然学这个。
“袁先生,小子功课您可是亲眼目睹的,应该不差,哪里需要考试的?”
袁老道嘿嘿笑道:“那可不一定,虽然老道不是你师父,但是我葛贤弟可是让老道好好教你,老道受人所托,总要给你父母一个交代才是。”
“等到得了闲,回到城里老道也给你安排安排考试,也算对你这几个月的所学有所总结才是。考得好不要得意,可能老道考的你都会。考得不好也不要紧,这样也能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
葛明觉得袁老道简直是个天才,这么具有后世风格的话都讲得出来,而且挑不出任何毛病来。难道是这几天教导主任做多了的缘故?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袁先生所说乃至理名言,等回到城里小子一定听从安排。不过小子觉得拼音不知先生学的如何了,到了城里咱们也好切磋切磋。”
袁老道也是一头黑线,不解的问道:“难道你还要给老道安排考试?”
葛明笑嘻嘻回答道:“不算是考试,小子说了是检验下掌握程度如何。”葛明心里想的你先考我,看你出什么难题,到时候我再根据你出题的难易程度来考你。
袁老道不屑的说到:“就这点东西,老道早就熟练掌握了,你考也考不出个花来。到时候老道考你,你再考老道,谁怕谁?”袁老道说完就起身回了房间,不知道是去温习了还是去给葛明出难题了。虽然葛明年纪小,但是时间越久袁老道越是不能把葛明当成晚辈,这孩子实在过于早熟。
第二天下午就到了考试的日子,对于考试葛明想法很简单,教你们这帮人一加一,考试的时候就是奥数,这个也是古代比较经典的教育理念,挫折式教育法。充分打击自信心,让你怀疑好像从来没学过。
开始先温习温习,葛明看到孩子们还挺认真,看来都怕考不好回去挨揍。房间里阿啵呲嘚歌佛歌,有的人一边读一边写,有的人一边唱一边写,葛明对孩子们的态度非常满意,这应该比后世的孩子懂事很多。
随着葛明一句开始考试,孩子们果然变颜变色。
葛明嘿嘿一笑,说到:“这几天拼音学的差不多了,足足二十六个字母,通过这几天的抽查背诵,各位都掌握的很好。所以今天打算对这几天所学做个测验。”
说到这里葛明瞟了袁老道一眼,说到:“考得好不要紧,可能本小郎君考的你都会。考得不好也不要紧,这样也能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袁老道一听,这不是我昨天晚上说的嘛,不由得撇撇嘴。
葛明又接着说到:“考试的题目很简单,大家用拼音把自己的名字拼出来就算过关了。”
葛明话一出口,众人一听全都傻了眼,这个考试也太难了吧?
这些天这帮孩子每天读写二十六个字母,但是声母、韵母,还有什么ai、ou、ang、ing 、ong之类的葛明全都没教。不过在讲每个字母的时候都多次举过简单的例子,如果用心的人应该能把自己的名字拼出来,如果只是把这些字母背熟,那一定拼不出来。
只看一个个瓜耳挠腮,尤其是张富贵和王大壮等人,心里想到还是戴健好,名字就两个字,可能还容易点,爹娘怎么起名给起了个三个字的,呜呜呜呜。
考试结果可想而知,除了丁香因为很早就学完了拼音的缘故,早早就把自己名字拼了出来。然后还得意的把葛明喊过去看,葛明自然好好表扬一番。
至于小丫哭得稀里哗啦,小丫是比庄子上孩子还要苦的孩子,虽然不知道读书识字有什么用,但是葛明让做的事从来没有一点马虎。这些天自认为背写的滚瓜烂熟,没想到考试什么都不会。
葛明挠挠头,想着是不是自己太变态了,非要难为这些孩子。只好先让丁香安慰安慰小丫,然后对这群孩子说到:“字母很简单,每个字母有自己的发言,多个字母组合起来就是字的读音,怎么组合起来就不会了呢?”
袁老道听到这里心里气愤至极,什么就是不同的音组合起来?想着等回了城里老道一定要给你好好出点题目。
葛明看到这帮人情绪十分低落,又接着说到:“我刚才就说过了,考得不好不要紧,以后更加努力就是了。本来本小郎君打算明天就回城,但是看到今天的成绩只好明天多待一天,今天再好好教教大家,明天重新考试。”
于是葛明又开始上课,备受打击的孩子们这次听得格外认真,看来古典挫折式教育是有效果的。今天这堂课,葛明才讲了声母、韵母,以及两个字母,三个字母的组合,还有声调等等。
效果出奇的好,等到下课的时候居然全都会拼写自己的名字了。看来表扬式的教育,好像不太适合内敛的大唐人。
等到下课之后娃子们全都走了,袁老道这才抓住葛明。
“小子,好手段,这堂课的效果在老道看来是最好的。”
葛明笑呵呵的说到:“先生就不要取笑小子了,要说教人读书识字,天下间有一人是小子最佩服的。”
袁老道很惊讶的问到:“还有这样的人吗?说出来让老道听听,到底是何人?”
葛明一本正经的说到:“那自然是袁先生了,本小郎君如此聪慧,自然是先生的功劳。”
袁老道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高高兴兴的回了自己房间。
这时候葛明带着丁香和小丫回了房间,拿出来已经准备好的“教具”,所谓教具就是好多纸片片,三寸见方,每个上面都写了一个字和对应的拼音,字是用毛笔写的,但是拼音是使用鹅毛笔写的。
后世幼儿园好像经常用这个,相信在这个时代依然会有不错的效果。
葛明抽出来几张,递给小丫,说到:“小丫,你看看上面的拼音能不能试着读出来?”
小丫紧张的拿起第一张纸片,想了一会说到:“这个拼音应该是我。”
葛明点头说到:“没错,这个就是你我他的我字。”小丫又拿起下面的纸片,都能把拼音读出来。
葛明见状说到:“不错不错,小丫确实机灵,看来拼音掌握的很好。”一味地批评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要批评加表扬才行。再说下午小丫已经哭了一鼻子,这时候也应该给她打打气了。
小丫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到:“奴婢笨得很,都是小郎君教得好。”
葛明笑着说到:“行了,我教的怎么样难道我自己还不清楚?主要是不能老待在庄子上,只能简单教上一点。”
“明天就把这些纸片片分给大家,先熟悉熟悉,以后学写字应该会快很多。”
丁香说到:“小郎君,这个方法确实很好。虽然他们都还不会写字,但是已经会了拼音,对着拼音先把字熟悉了,等到学的时候就很快了。”
葛明在赞扬声中挺起小胸脯,小手背在身后,一副高人模样。
。。。
这些日子禄伯和福伯都非常辛苦,为了庄子上的几个作坊忙碌着。豆制品作坊需要弄块荒地出来,还需要搭棚子,准备炉灶,还需要有晾晒的场地。葛明的规划很简单,豆浆先起一点豆腐、腐竹,然后做成豆腐,再做成黄豆腐,这东西可以长时间保存,比较利于售卖。
顺便再做点豆腐乳,豆腐乳葛明从来没做过,但是方子也给了禄伯,可以让禄伯先做着试试,反正有豆腐、有盐、有香料、有高度白酒,做点白方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豆制品跟酱料作坊挨着的,反正原料主要是黄豆。
第二天用过了早饭之后,福伯和禄伯带着葛明先把筹备的作坊看了看,总体来说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是比较简陋,不过这也没办法,条件就是如此。
等用过了中饭,休息一会就到了下午的考试时间。葛明这次不打算打击这些孩子,于是考试的题目还是拼写出自己的名字。经过昨天的学习,已经没有哪个孩子不会拼写自己的名字了。
葛明让丁香把准备好的很多纸片分给大家,等到分完之后葛明才开始介绍。
“识字的第一步先懂得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再开始学习写字。这些纸片片上都是常用的简单的字和对应的拼音,每一张都不同,所以你们要相互之间一起学。”
“这次本小郎君不能在庄子上待太长时间,所以只能先把拼音教给大家。你们对着拼音和字可以自己练习,写得不好没关系,关键是要先熟悉。”
“其实字并不难写,都是有笔画和结构的,一个字大致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笔画,你们可以先在沙盘上试着写写。”
“等下次本小郎君再来,写得好的,掌握的字多的可是有奖励的。至于什么奖励,反正是好东西。如果有的字不知道怎么下笔,或者拿不准,可以请教下禄伯。”
张春来识字在城里,老戴识字也在城里,除了忙碌的禄伯居然其他人都不识字,而禄伯又十分忙碌。
葛明感觉这次来也就只能教这么多了,至于能不能通过看纸片片就能学会一些简单的字,葛明心里也没底。因为刚学写字其实一点也不容易,但是葛明的期望也不是太高,无非是让娃子们先熟悉字而已,看到字能够想到拼音,先认字再写字。
或者等庄子上其他作坊又见到回头钱,应该请个靠谱的老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