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心中一暖:我们是互相帮助。你们提供的那些珠宝和古董,已经让我发财了。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默契在无言中建立。隔着时空,他们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明天我去魔都前,会再送一批物资过去,姜淑说,应该够你们用一周的。
江钰白点点头:我会安排好的。你在魔都小心点,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
姜淑心中泛起一丝温暖:我会的。
挂断通讯后,姜淑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两个世界,两群人,通过她和江钰白这条纽带紧密连接在一起。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
明天,她会去超市和农贸市场,采购最后一批物资,然后踏上前往魔都的旅程。那里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机会,也可能有更大的风险。但姜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被赶出家门的假千金了,她有了力量,有了目标,更有了一个在末世中等待她援助的盟友。
加油,姜淑,她给自己打气,这一路,会越走越好。
姜淑,听说你要去魔都?二婶杨霞提着一篮新鲜蔬菜,站在姜淑家门口。
姜淑正在整理行李,闻言点点头:嗯,表哥要订婚了,去参加订婚宴。
真巧,我和你姥姥也要去!杨霞兴奋地说,你姐姐杨梅打电话来,说是想姥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姜淑有些意外:姥姥也去?她这么大年纪,坐那么久的车不累吗?
没事,老人家精神着呢,杨霞放下篮子,再说了,好不容易能见见外孙女,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正说着,姥姥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了进来。尽管已经七十多岁,但姥姥看起来精神矍铄,只是腿脚不太利索。
小淑啊,姥姥慈祥地笑着,听说你那小说卖了两百万?这可不得了啊!
姜淑微微一笑:嗯,运气好。
杨霞凑过来,压低声音:你爸妈知道这事吗?
知道,姜淑表情平静,他们还想借钱呢。
杨霞和姥姥对视一眼,都露出不满的神色。姥姥叹了口气:你爸啊,从小就不靠谱,亏得你妈对他那么好,
姥姥,别提他们了,姜淑打断道,对了,我打算给你们买套房子,或者重建老家那座院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杨霞惊讶地瞪大眼睛,你有这么多钱?
姜淑点点头:小说版权加上一些投资,手头有点闲钱。想着姥姥年纪大了,应该住得舒服点。
姥姥眼眶湿润了:傻孩子,你自己留着用吧,我这把老骨头住哪都一样。
杨霞却激动起来:别啊!小淑有心,咱们就接着。正好老房子漏雨,早就该修修了!
三人又聊了会儿行程安排,杨霞说她家老夏要开车送她们去火车站,然后在魔都由姜淑姐姐杨梅和姐夫林镇接待。
姐夫已经订好酒店了,杨霞掏出手机看着信息,说是离他家不远,方便照应。
姜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疑虑。她和姐姐杨梅虽是表姐妹,却很少来往。上次见面还是在杨梅结婚时,那已经是五年前了。姐夫林镇是魔都本地人,家境不错,做着中层管理的工作,但总给人一种势利眼的感觉。
魔都,某高档小区。
你妈和你妹妹要来?林镇皱着眉头,语气不悦,住多久?
杨梅小心翼翼地回答:就几天,参加完表弟订婚宴就走。
又要花钱,林镇嘟囔着,酒店都订好了?
订了,杨梅低声说,花园酒店的标准间,离咱们家不远。
林镇撇撇嘴:花园酒店太贵了,换便宜点的不行吗?
已经订好了,杨梅欲言又止。
行吧行吧,林镇不耐烦地挥挥手,别让他们在这儿住就行,小区物业费贵得要死。
杨梅点点头,转身拿起手机,发了条信息给杨霞,告知酒店安排。挂断后,她长叹一声。嫁到魔都这些年,她早已习惯了丈夫的吝啬和势利,但每次面对家人时,还是会感到无比尴尬。
林镇瞥了她一眼:怎么了?不高兴?
没有,杨梅赶紧摇头,就是有点想家了。
想家就回去住啊,林镇冷笑,看看你老家那破房子,还不如我们这儿的狗窝。
杨梅没有反驳,只是默默走进厨房,准备晚餐。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家人,尤其是那个据说卖小说赚了大钱的表妹。
姐姐在魔都过得好吗?姜淑和姥姥、二婶坐在火车上,闲聊着。
杨霞一脸羡慕:那当然了!住大房子,开好车,孩子上贵族学校,多风光啊!
姥姥却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姜淑注意到姥姥的表情,轻声问:姥姥,姐姐真的过得好吗?
姥姥叹了口气:看着光鲜,不知道里子怎么样。那姓林的,我见过几次,总觉得不是个实诚人。
杨霞不以为然:城里人不都那样吗?说话做事有架子,习惯就好了。
姜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很久没和姐姐联系了,不知道她在魔都的生活究竟如何。不过这次去魔都,主要目的还是卖那些海螺珠和古董,顺便参加表哥的订婚宴而已。
火车上,姜淑趁姥姥和二婶睡着后,悄悄打开末信联系江钰白。
我在去魔都的路上,姜淑轻声说,那边情况怎么样?
江钰白的声音伴着微微的电流声传来:一切顺利。大家都开始适应新生活了,每天都有人出去寻找值钱物品。
姜淑笑了:看来我们的计划很成功。
是啊,江钰白语气中带着欣慰,昨天有个小队发现了一家珠宝店的地下金库,收获颇丰。基地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积极了。
两人又聊了会儿细节,然后结束了通话。姜淑靠在窗边,看着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期待。这次魔都之行,她准备卖掉一批海螺珠和古董,如果顺利的话,能够获得更多资金,进一步扩大她的慈善事业。
终于到达魔都。姜淑扶着姥姥下了火车,在站台上找了个长椅休息。二婶杨霞四处张望,寻找接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