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萧肃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这仪式,必须停下!
他再次运转【鹰眼术】,视野死死锁住那个佩戴更高级“风使”令牌的首领。
那人身形站得笔挺,透着一股沉凝的气势。
流畅的肌肉线条,内敛却汹涌的气息,无不昭示着此人极不好惹,是个练家子。
他身后那四人同样不是易与之辈,站位刁钻,隐隐呼应,显然精通合击。
祭坛的阵法有什么名堂?
那所谓的“圣物”又是个什么东西?
对这些一无所知就冲出去,跟送死没区别。
若惊动了对方,逼得他们狗急跳墙,要么加速完成仪式,要么干脆引爆阵法,那麻烦就大了。
更何况,角落里还有“祭品”在,随时可能被他们挟持。
不行,必须冷静。
林萧肃强压下动手的冲动,脑子飞速转动,寻找破局的可能。
他的注意力再次扫过石室。
祭坛,“祭品”……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遗漏?
关于祭坛和“圣物”的线索,肯定还有!
石壁,地面,祭坛后方的杂物堆……
【鹰眼术】下,每一丝痕迹都无所遁形。
忽然,祭坛边缘地面,一处极其隐蔽的凹陷闯入他的视野。
那地方蒙着一层薄灰,若不留神,根本无从察觉。
但在【鹰眼术】的强化视野里,那凹陷的轮廓清晰可见,绝非天然形成,分明是人为放置过什么东西!
他集中精神,试图看穿尘埃。
里面是卷轴?
还是个小盒子?
就在他聚精会神分辨之际,那“风使”首领的吟唱声突兀地停了。
他转过身,看方向,竟然是朝着祭坛边缘走来!
林萧肃心头猛地一跳。
【鹰眼术】瞬间收敛,他立刻打出手势,示意同伴们彻底缩回缝隙深处,连呼吸都放到了最轻。
石室里,低语和吟唱消失。
只余下轻微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不疾不徐,正朝着祭坛边缘靠近,也一点点逼近他们藏身的缝隙。
空气粘稠得几乎凝固。
脚步声停在了祭坛边缘。
还好,那首领并未察觉缝隙里的窥探者。
他弯下腰,似乎在检查着什么。
片刻后,他直起身,嘴里吐出一串林萧肃完全听不懂的音节,带着一种古老、晦涩的韵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另外四名烈风部落成员的动作骤然加快,吟唱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急促,更狂热。
缝隙的幽暗中,林萧肃的感知提升到极致。
【鹰眼术】将石室内每一丝变化都清晰捕捉。
这五个人,动作配合默契,呼吸悠长,警惕性高得吓人。
他们和之前遭遇的那些被控心香操控的死士,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些人,是烈风部落真正的精锐,甚至可能是守护祭坛的特殊卫队。
林萧肃心中念头一闪,【洞察人心】悄无声息地施展。
语言不通,但那些强烈的意念碎片却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根本无法阻隔。
“准备……”
“时机……”
“圣物……”
“献祭……”
“力量……”
零散的念头,混乱不堪,却都指向同一个目的。
一场极其重要的仪式,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祭坛是核心,角落里那些被掳来的边民是“祭品”,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或激活祭坛中央那个被遮掩的“圣物”!
结合之前审问黑山部落百夫长和太监王瑾得到的情报,整个阴谋的轮廓豁然清晰。
黑山部落倾巢而出,猛攻朔方城,并非真的要拿下这座坚城,而是声东击西!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拖住大乾边军的主力,为潜伏在此地的烈风部落精锐争取足够的时间,完成这场秘密祭祀!
烈风部落,或者说他们背后的势力,真正图谋的,就是这废弃前朝祭坛下的秘密——那个所谓的“圣物”!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能让烈风部落不惜与黑山部落联手,策动如此大规模的边境战争?
联系到烈风部落擅长的控心香和种种邪术,林萧肃几乎可以肯定,这“圣物”绝非善物,其力量恐怕与控制人心、扭曲气运,甚至更黑暗、更可怕的领域有关。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林萧肃眼神骤然变得冰冷。
坐等黑山部落攻破朔方城,或是等烈风部落完成仪式,都是死路一条。
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电光石火间,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围魏救赵!
朔方城城防坚固,经过整肃,军心士气正盛,足以正面抵挡并消耗黑山部落的主力。
而自己,则需要带领一支精锐奇兵,趁着黑山部落全力攻城、注意力最分散的时刻,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突袭这座地下祭坛,彻底破坏烈风部落的仪式,甚至夺取那神秘的“圣物”!
计划已定,林萧肃不再犹豫。
他打了个隐蔽的手势,示意刘三刀等人缓缓后退。
再次挤进那狭窄的缝隙,比进来时更让人憋闷。
刘三刀跟在后面,腰背都快直不起来了,嗓子里憋着一股气,瓮声瓮气地抱怨:“大人,下次再钻这种鬼地方,能不能让小的先饿上三天?这腰快给我挤折了!”
林萧肃头也没回,声音压得很低,穿过狭窄的通道传回来:“仗有的打,保管你掉膘。”
几个人费力地从那几乎让人窒息的缝隙里退出来,重新踏上地面。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清晨的冷风带着塞外的生冷刮过脸颊,驱散了地下通道里的闷热和土腥味,也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朔方城的城墙在晨光里勾勒出沉默的影子。
更远的地方,黑山部落的营地方向,隐约有号角和人马的喧嚣传来,那是大战前特有的躁动。
“回城!”
林萧肃不多废话,直接翻身上马。
锦衣卫的精锐们动作利落,紧随其后,一行人卷起尘土,朝着朔方城方向急奔。
经略使府。
林萧肃大步流星地走进府衙,身上的寒气还没散尽,便沉声下令:“传刘三刀、老杜!还有张弛、李副将、王参将,立刻到议事厅!”
后面这三人,是张虎等叛逆被肃清后,他亲手提拔起来的。
有的是作战悍勇,有的是心思缜密,都是他初步筛选、值得信任和培养的力量。
没过多久,议事厅里灯火被点亮。
刘三刀和老杜站在一侧,身上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拍干净。
张弛、李副将、王参将三人则站在另一侧,神情肃穆,腰板挺得笔直。
他们都是军伍出身,嗅觉敏锐,府衙这气氛,明显是要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