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听到康熙的夸奖,不由得就有些觉得受之有愧。
这些事情,还真不是他想到的,而是暗卫从瓜尔佳舒雅那里听到的。
瓜尔佳舒雅吐槽这个条约没签好的时候,尽管没有说多少具体有用的情况,大多数都嘲笑康熙帝和索额图去了。
却也说了沙俄的情况并不好,不但在其他地方也在用兵 ,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支援这边。
并且在沙俄国内 ,沙皇和摄政王还正在争权夺利,同样也是外忧内患。
也是他们大清对沙俄并无想法,以前根本就没有关注过沙俄的情况。
要是知道这些情况,怎么也不可能在和谈中选择退一步,不管是换做谁都一样。
毕竟他们沙俄的情况,还不如他们大清呢!
因此对于康熙帝的夸奖,太子还真有些受之有愧的感觉。
要不是从瓜尔佳舒雅那里得到的消息,他其实也想不到这些,平时大清向来不怎么关心外面的情况。
康熙帝并不知道太子的这些想法,倒是觉得太子的观点很新奇。
刚才在朝堂之上,大家不管是同意和谈结果,还是在反对和谈结果,都是在从大清的角度上去想。
说这个和谈结果,对于大清的影响。
也不知怎么回事,可能是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上想事,都没有谁从沙俄的角度上去想过问题。
而且沙俄实力不弱,这一次的胜利 ,大清也付出了不少。
看到沙俄提出和谈,便也没有想过继续打,直接就决定和谈,并没有想太多。
是啊!沙俄为什么要急着和谈,而不是增兵继续打,总得有个原因。
不看别的,只看沙俄以前一直侵扰边境,也知道他们并不是什么不愿意动用武力的人。
这种情况下,不继续增兵过来和大清打,确实是沙俄的情况同样不好,抽不出人手过来继续打的可能性最大。
这些情况,就像太子说的那样,康熙帝也不是想不到这些。
毕竟这个道理,又不是多复杂,康熙帝不至于会想不到。
以前主要是康熙帝精力不是放在沙俄这边,认为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犯不着费太多的心思,也就只想着求稳。
但是现在被太子点出来了,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涌现出来了。
发现自己这边优势这么多,康熙帝也不至于连一点儿时间都等不了。
毕竟噶尔丹的事情尽管紧急,却也没到迫在眉睫的地步。
他站起身来,在屋子里面来回踱步,心里面渐渐有了决断。
他心想,也许不应过于保守求稳,只想着大清耗不起,就没有想过沙俄也耗不起,太子所说不无道理。
而且以前他们对沙俄也太过于忽视了,沙俄一直在边境搞事,又在挑拨蒙古那些部落,他们都没有想过去了解沙俄的情况。
为了求稳,哪怕也不是一点儿猜测都没有,都没有往下接着想。
当下便对太子说:“朕知道了,明日朝堂之上,朕自有主张。”
康熙帝都这样说了,太子自然不会再说什么,直接就告退。
太子告退后,康熙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禁对太子的成长感到欣慰。
第二日朝堂之上,气氛略显紧张。
想着昨天还没有争出结果的事情,不管是明珠及其党羽,还是索额图这一系的人马,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整理,都摩拳擦掌,想要把对方压下去。
康熙帝高坐龙椅,却并没有再像昨天那样问这些大臣的想法,扫视一眼众人以后,就缓缓开口了。
“朕昨日回去以后,仔细斟酌过一番,噶尔丹虽然是心腹大患,却也不能只顾着这个心腹大患,就不管其他,沙俄又何尝不是一患?要是对着沙俄妥协,不但有损国威,也容易助长沙俄的气焰。朕已经决定,下旨给索额图,让他们继续和沙俄使臣谈,该是我们的地方,都得收回来,绝不能有任何妥协。”
听到康熙帝这样说,索额图一系的大臣,都是大惊。
没有想到他们回去想了一晚上,应该怎么让康熙帝同意自己这边的想法,康熙帝却已经做出决定了,让他们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当下,就还是有不死心的大臣站出来,想要劝说康熙帝。
另外一边明珠心中却是暗喜,康熙帝对索额图谈好的条约不满意,索额图这个老小子还能讨得了好?
他连忙出列道:“万岁爷英明!”
他都说康熙帝英明了,其他人还能反对不成。
见状,其他大臣不管甘不甘心,都只能说康熙帝英明。
康熙帝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索额图手里面,并且还有一道暗旨,让他借着和沙俄使臣和谈的机会,打探一下沙俄的情况。
索额图虽然倍感压力,也有一些不愿意,更想尽快回京。
但是圣旨以下,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认为还有商量余地,动一些小心思。
他不能抗旨,就只能领旨照做。
索额图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在知道只能和沙俄使臣死磕下去,不能靠着其他办法尽快回京,开始一心一意做跟沙俄使臣和谈的事情,终于谈出满意的结果了。
毕竟现在沙俄的情况,确实也不算好,他们这边的使臣稳得住,另外一边自然就稳不住了。
一个月以后,就传来好消息了。
顿时,整个朝堂上就热闹了。
有称赞康熙帝圣明的,要不是康熙帝坚持,他们要是先答应了头一份条约,岂不是吃亏了?
也有攻击索额图前面不用心的,毕竟明明能谈成这个样子,前面索额图却那样上书,不是不够用心是什么?
甚至还有人说沙俄使团一直在往大清这边的使团,送各色礼物,索额图并不是不用心,而是收了贿赂,故意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