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后继续说道:“爷爷呀,您仔细想一想,如今这圣上可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呢——他居然废除了传承沿袭了千百年之久的宰相制度!虽说如此一来,所有的权力确实都被圣上紧紧地攥在了自己手里头,可与此同时,整整少掉了一个中书省啊!以往还有中书省能帮着皇帝打理政务,现在没了这个帮手,那每一件事可不就得圣上亲自去操心过问么?这么一来,每天需要圣上处理的政务必然会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哟!”
“而且呐,当今的皇上那可是从古至今最为勤勉刻苦的皇帝陛下了,他规定每份呈上来的奏疏都非得经过他亲自过目不可。这般做法固然能够将皇权稳稳当当地掌控住,然而现今的圣上有这份精力和能力去做到事事躬亲,那以后继位的君主们又能否同样效仿呢?毕竟不是每一位继任者都能拥有像圣上这般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精力呀!”
“再说说圣上吧,他自幼便历经磨难,吃尽苦头,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自然而然也就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般的好身板。可后面接班的君王们哪能个个都像圣上这般呢?长此以往下去,只会让后世之君承受的压力变得越来越沉重不堪呐!”
听到这里,原本还满脸怒气的朱元璋突然间脸色大变,因为朱英所说的这些问题,恰恰就是他昨晚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宿方才想通悟透的关键所在!
朱元璋满脸狐疑地盯着朱英,缓缓开口道:“大孙呐,这些个事儿到底是你自个儿琢磨出来的,还是有人在你耳边嚼舌根告诉你的呀!”他着实难以相信,眼前这小小的朱英,年岁尚幼,竟然能够洞察到如此之多的事理!
只见朱英扬起小脸,自信满满地回应道:“那自然是我自个儿想出来的咯,这般浅显易懂的事儿,哪里用得着旁人来告诉我呀?”站在一旁的朱允熥暗自嘀咕着:“我的亲大哥哟,也就只有您胆敢如此直言不讳啦!若是换作他人说出这番话来,爷爷不将其凌迟处死,那可真是算得上菩萨心肠、大发慈悲喽!”
朱元璋凝视着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大孙,心中不禁乐开了花,暗暗感叹道:“老天爷呀,您这可是给咱家送来一匹千里马呀!”接着,朱元璋又趁热打铁,追问道:“既然你说得头头是道,那想必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你应当也是胸有成竹吧?”
谁曾想,朱英毫不犹豫、干脆利落地回答道:“没有!”
这突如其来的两个字,犹如一道惊雷,险些让朱元璋闪了腰。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对朱英说道:“嘿哟!你方才讲得那般精彩绝伦,咱还满心欢喜地以为你已然想出了锦囊妙计呢,敢情到头来,你也没啥高招哇!”
朱英听完朱元璋的话后,脸上瞬间露出一丝不悦之色,她双手叉腰,瞪大双眼,毫不客气地冲着朱元璋喊道:“嘿,你这个糟老头子,怎么着,竟然敢瞧不起我不成?”
朱元璋闻言,却是不慌不忙地摇了摇头,慢条斯理地回应道:“并非是咱小瞧于你啊,刚刚可不是你自己亲口说没办法的么!”
朱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急眼了,他跺了跺脚,提高嗓门争辩道:“哼,我说没办法就是没办法啦!再者说了,即便我真有主意,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又怎会听得进我这一介草民所言呢!”
这时,朱元璋不着痕迹地向一旁的朱允熥递去一个眼色,暗示他接着从朱英口中套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来。朱允熥何其聪明伶俐,自然是一下便领会到了祖父的意图。
于是乎,他赶忙满脸堆笑,上前一步拉住朱英的衣袖,撒娇般地央求道:“哎呀,大哥,您就行行好,跟我们讲讲呗!哪怕那皇上听不到,小弟我也是真心想要听听您的高见呀!”
朱英见状,心中一软,犹豫片刻之后,终于点了点头应承下来:“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我就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吧!”
朱元璋听到朱英口中蹦出“内阁制度”四个字后,犹如被一道惊雷击中,他瞬间从座位上弹起,瞪大双眼紧盯着朱英,满脸都是急切与好奇之色。而一旁的朱允熥同样神情紧张,原本低垂的脑袋猛地抬起,耳朵像兔子一般竖得笔直,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此刻,整个房间里一片寂静,唯有朱英的声音清晰可闻。
只见朱英不慌不忙地清了清嗓子,然后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我的办法便是内阁制度!”话音刚落,朱元璋和朱允熥皆是一愣,两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有理解朱英所言何意。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回过神来,他迫不及待地向着朱英追问道:“大孙啊,你快给爷爷讲讲,到底啥叫做内阁制度哟?”
面对朱元璋的疑问,朱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他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开始耐心地向二人解释起来:“爷爷,这内阁制度呀,简单来说就是从朝中挑选一批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且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组成一个特别的机构。
这个机构所承担的职责呢,就是协助皇上您处理那些繁杂的政务啦。
如此一来,既能够减轻皇帝的负担,又可以保证朝廷事务得以高效运转。”
然而,朱元璋听完之后并没有露出欣喜之色,反而紧紧皱起了眉头,忧心忡忡地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孙呐,照你这么说,这内阁手中掌握的权力可不就大得吓人咯?万一他们心怀叵测,想要谋权篡位咋办哟?”
说着,他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直直地射向朱英,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些端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