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吴鸟用离开之后,朱允熥转过头,目光落在不远处还在奔跑嬉戏的朱英身上,扯开嗓子大声喊道:“大哥,别再乱跑啦,爷爷都已经累得不行啦!”
听到朱允熥的呼喊声,朱英立刻停下脚步,转身朝后方望去。只见朱元璋正站在地头之上,手中握着一根木棍支撑着身体,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那张原本红润的面庞此刻也因为过度劳累而变得有些苍白。
朱英心中暗自感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然有一段光景,这些年在军中摸爬滚打可不是白白受苦受累的。虽说如今这副身躯远不及前世那般强健,但自从降临到此世以来,他每日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日积月累之下,其身体素质早已超越普通之人不少。
尽管朱元璋平日里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年岁渐长的他终究还是难以承受这般剧烈的运动。朱英面带笑容,快步走到朱元璋身旁,伸手扶住他的胳膊,满怀歉意地说道:“爷爷,孙儿知错啦,咱们别再跑闹了,赶紧找个地方歇息歇息吧!”
朱元璋喘着粗气,双手撑在膝盖上,边喘气边说道:“要是咱年轻十岁,绝对能轻轻松松地追上你这小子!”说完,他直起身子,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朱英则笑嘻嘻地回应道:“对对对,爷爷您说得太对啦!就算您现在年纪大了些,但依旧雄风不减当年啊!其实呀,您就是故意让着孙儿我呢,要不然以您的身手,孙儿我哪有可能跑得过您哟!”
听到朱英这番话,朱元璋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这个孙子真是会说话,于是便顺着台阶往下走,故作大度地说道:“哼,咱想追你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只不过咱懒得跟你这小鬼头计较罢了。”
就在这时,吴鸟用手里端着一壶水匆匆忙忙地走了回来。朱元璋见状,立刻板着脸对着吴鸟用说道:“老吴啊,你也是!咱刚才让你过来搭把手帮忙,结果你人跑到哪里去了?”
被朱元璋这么一问,吴鸟用顿时显得有些尴尬,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时,朱允熥赶忙站了出来替吴鸟用解围,说道:“爷爷息怒,孙儿我让吴公公去给您和大哥准备茶水去了,所以才没及时赶回来在这儿伺候着。”
吴鸟用感激地看了一眼朱允熥,然后连忙点头哈腰地对朱元璋说道:“老爷恕罪,都是老奴的错,老奴下次一定手脚麻利点,不再耽误事儿了。”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大声嚷嚷道:“行了行了,别啰嗦啦!赶紧把水拿来,咱这嗓子眼儿都快冒烟儿了,感觉都能喷出火来了,真是快要渴死个人喽!”
一旁的吴鸟用听到这话,不敢怠慢,急忙小步快跑着上前,先是毕恭毕敬地给朱元璋斟满了一杯清凉的水,然后又手脚麻利地给朱英也倒了满满一杯。
朱英端起水杯轻抿了一小口,润了润喉咙后开口问道:“爷爷,关于负责记录这件事儿的人选,您心里可有啥盘算?”朱元璋听了这话,也是仰头咕噜噜灌下一大口水,放下杯子抹了一把嘴角,自信满满地回答道:“哎呀呀,乖孙子,你咋就这么不相信你爷爷我呢?咱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那过的桥可比你走的路还要多得多哩!这点小事儿难不倒咱!”
朱英连忙解释说:“孙儿自然不是信不过您老人家,只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至关重要啦,关系重大得很呐!所以这负责记录之人一定要找个万分可靠、绝对不会出岔子的才行啊!”
朱元璋满脸笑容地开口说道:“咱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自然晓得这事儿,你呀,就把心妥妥当当地放进肚子里头去吧。等咱挑好人选之后,立马就给带到你跟前,让你好好瞅瞅,这样总行了吧?”
朱英赶忙应声道:“那敢情好啊,如此一来,可就有劳爷爷您费心啦!”
朱元璋一听这话,忍不住笑骂起来:“滚滚滚,你这臭小子,明摆着就是故意拿话来挤兑我这个老头子呢!”
朱英闻言,不仅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站在一旁的朱允熥见此情形,亦是被逗得前仰后合、开怀大笑不止。
吴鸟用站在旁边,静静地望着眼前开心不已的爷孙仨人,心中满是欢喜和欣慰。像这般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场景,对于他来说,已然是许多年都未曾见到过的了。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便已到了傍晚时分。
爷孙三人身形轻快地从庄子里走了出来,缓缓踏上归程。
刚一回到府上,朱英便迫不及待地对着朱元璋问道:“爷爷,庄子那头您安排人手照看了没有呀?”
朱元璋胸有成竹地点点头,回答道:“曹国公早就派人过去盯着啦,而且派去的那些个都是他们曹国公府这些年来跟随老曹国公南征北战、从刀光剑影的战场之上摸爬滚打下来的亲兵呐,一个个身经百战、忠心耿耿,绝对值得信赖,你就尽管放宽心好了!”
朱英连忙开口道:“那就好啊,真是太好了,爷爷您准备啥时候回去找人呀?”朱元璋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咱琢磨着这事得抓紧办,不能拖拖拉拉的,所以咱计划明天一大早就带上通儿启程返回。”朱英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行嘞,那明天孙儿就先过去盯着点儿,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就让老吴来找我就行啦!”
然而,朱元璋却面露担忧之色,赶忙劝说道:“大孙呐,你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吧,那边的事儿就暂且交由曹国公去安排处理好了。”
其实,朱元璋倒也并非惧怕其他什么,而是自从那晚听到黑衣人所说的那番话语之后,他心里老是隐隐觉得似乎有人想要对朱英以及朱允熥这兄弟二人不利。
而至于那个心怀不轨之人究竟是谁呢?想必十有八九就是东宫里那位由他亲手册封的太子妃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