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段豪坐镇于朝堂,谁想当这个傻皇帝的接班人,那都是由段豪说的算。
对于接班人的事情,段豪并没有立马安排,则是主要开展了对贾家党的清算。
幽州蓟城。
“你看看,你看看,当初都是听了你的话……现在段豪已经掌握朝廷了,他现在想安排谁当皇帝的接班人,那谁就是接班人!”
“重点这个接班人,那还得是皇帝的弟弟!”
“当初要是不听你的,也许我现在已经进入洛阳城内,主掌朝政了!”此时杨越那是一脸怒气地看着孙正。
因为现在从法理上,他基本上是已经告别了皇帝这个位置,若没点特殊原因,连主掌朝政大权都没有机会了,当然这是从法理上来看,毕竟很多事情,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的,法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但是这不代表着一定要按照法理来做。
不过在杨越的眼里,自己是告别了中央了。
然而这一切,他都归咎于他的幕僚孙正,认为这都是孙正阻拦所造成的。
此时的孙正低着头,内心也是十分的懵,因为他没有想到,段豪竟然这么轻易地就解决了干掉孔骏,杨亮,杨伟,控制朝堂将近四年的贾家党,因为这一切,在他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想象了。
其实段豪的成功,其中运气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则是勇气。
因为段豪在入宫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遇见什么抵抗的,倘若看守宫门的将领,抵抗得十分顽强,段豪久攻不下,到时候贾念芙收到风声,那么就可以调遣城外的军团入城剿灭段豪。
然而看守宫门的禁军抵抗十分薄弱,所以段豪轻松地就入宫了,入宫后,又没有遇见什么抵抗,就找到了常白,而常白去杀皇帝,也没有带十分之多的兵马,同时自身又遭遇了杨豹的拼死抵抗,段豪的出现,立马压倒性地解决了常白。
至于贾念芙,在她看来诛杀皇帝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次自己已经掌握朝堂那么多年了,无人敢反抗自己,即使是反抗,那也没有人敢在内部反抗自己,而段豪的突然出现,让她措手不及,没有来得及阻止抵抗,就被段兰控制了。
贾正也是如此,在家睡着觉呢,就遭遇了段豪的围攻。
整合一点,那就是段豪有谋逆之心,而贾念芙是一点都没有察觉出来,在她想杀皇帝的时候,段豪已经调集兵马了,她竟然也是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或者说,她的人,根本没有把段豪调集兵马,这个事情当回事。
毕竟谁能想到作为贾念芙的死忠,突然有一天拿着刀反抗贾念芙呢?
只要贾念芙知道了段豪集结兵马,那么段豪是一点风浪都不可能掀起来,所以段豪的成功,运气占据很大一部分,其次就是勇气,那就是段豪组织起来,进攻皇宫,那也是下达了很大的勇气,因为一旦失败,自己得死,自己的全家也得跟着遭殃。
有这么一个决心,下达这么一个命令,可见段豪是用了多美达的勇气。
所以其实段豪的这场政变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运气在里面。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里面无论掺杂着什么,那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发生的事情,界定为事实。
所以无论这个事情发生得再怎么不可思议,再怎么不符合逻辑,那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了。
所以孙正得知了这个事情后,他也无可奈何,因为在他的判断里,段豪就不会成功,在他的计划里,那就是贾念芙杀了皇帝,然后段豪也被干掉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辅佐杨越带领大军讨伐贾念芙。
这是孙正的真正计划,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之前没有说出来,现在也不用说出来了……
从法理上来讲,他的主子杨越是彻底丧失了入朝的机会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段豪开始琢磨着诛杀贾家党的事情了。
对于贾家党的清算,段豪吸收了之前的经验,那就是斩草要除根,春风吹又生……
以段豪的意思,那就是灭了贾家三族,同时把贾家的这个案子做成大案,要案,面积要广起来,为的是防止以后自己被清算。
而这个事情,段豪交给了段兰来办,此时的段兰则被段豪提拔为了尚书令……本来段豪是想把段兰提拔为三公的,但是这么做,那吃相就太难看了。
毕竟这升迁,那得是一步一步的来,那能从小兵直接一步到位到三公呢?
其实段豪提拔段兰到尚书令的位置,那其实都已经是很不符合常理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段豪的升迁之路,那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升迁之路呀,自己刚开始还只是个学子,一眨眼就是卫将军府的参军了,又没几天,成了禁军都尉,然后没几天又成了散骑常侍,最终直接一步到位,成为了位列三公的骠骑大将军。
一般人升迁,那都得在一个位置上,多多少少待上一年,然而段豪升迁那是几天就是更上一层楼。
然而对于此时的段豪更为重要的是,他拿到了洛阳外驻扎军团的大印,也就是说,原本贾念芙掌握的军团,已经归附于了段豪。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段豪成为了帝国中央的实际掌权者。
而至于为什么那些军团这么轻易的就归顺于段豪了,理由很简单,不跟着段豪,那跟着谁啊?
毕竟现在段豪是皇帝的代理人呀……
不过段豪也明白,这个军团,看似声势浩大,其实缺乏忠诚度。
无论是杨亮时期,还是贾念芙时期,这个军团,压根就没有登场过……
所以在段豪看来,假如有人暗地里要搞自己,只要搞死了自己,这些人,恐怕也是立马就向新的成功者效忠。
真正让段豪当成心腹的,还是城内的卫戍部队。
毕竟这些人,都拿过自己的钱,同时自己还和他们多次推心置腹过。
稳住朝廷的局面,真正所依靠的是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