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成的眼里,都这种局面了,你们竟然想着让我反击?
此时刘成所想的,则是跑,他的内心当中根本没有一点反击的想法,当然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旗都被烧了,敌人的骑兵,在自己的营地中来回的穿插,这种局面,在刘成看来就是崩溃的局面了。
但实则,这些将领们都明白,敌人的确在他们的营地里肆无忌惮,而且很多士兵们都慌了神。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主营地中发生的,其余的营地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有经验的将领明白,只要主营地稳定下来一个不被攻破的防线,那么调遣其余营地的兵过来就可以,顺势歼灭这股突袭的兵马。
毕竟他们十万大军呢,反观敌人才多少?敌人不过一万人,而突袭营地断然不可能全来,最多也就几千人。
而这个建议刘成反击的人,则是刘成的主簿‘张朝’,是张勺的兄长。
然而刘成却连忙摆手:“撤军,撤军……”
他没有打算接受张朝的建议,在他看来,自己现在是处于危险当中,撤离才是最主要的,当他说完撤军后,还意识到什么,随后又说道:“张朝,你给我守住前方,绝对不能让敌人突袭过来!”
听到刘成的这个命令后,张朝愣了下,随后看着刘成:“大人,此次突袭的领头之人,必然是在敌方之中,身居高位,这个时候,如果反击,擒杀之,可以提升我军士气,甚至可以直接杀入城中,拿下这场战争。”
“撤军,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而刘成怒斥道:“你是不是盼着我死啊?”
“不敢!”张朝连忙抱拳说道。
跟了这么一个废物老大,他张朝的内心之中,只有无尽的无奈,刘成不调遣其余营地的兵,即使他想反扑,他也没有办法反扑,毕竟手中没有兵,怎么去反扑?
当然刘成这么做,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是没有错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收到情报,其余的营地是不是遭遇了突袭,如果和他们营地一样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还调遣兵力进行反击,从而错过最佳的逃跑时间,导致兵败身死,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张朝所说的,其实是根据他们双方的力量,进行的一次对比深入分析,所猜测的判断,是没有情报证实的判断。
你如果拿着实际情况给刘成说,那么刘成犹豫一点,也许是能接受反击的建议,但是你给刘成说,你是猜测的,那么刘成怎么敢拿着自己的性命去做这个事情呢?
虽然张朝猜测得十分正确,而且他也不是无端猜测,而是有理有据的分析。
但是刘成不敢去赌,他没有那种胆略,毕竟败了,最多朝廷问责,但是如果自己死了,那可就白死了,到时候一样也得被朝廷问责。
所以从刘成的角度来讲,其实他也没有做错这个事情,保命嘛,这种事情,不寒碜。
不怕死的人有,但是绝对不多。
而此时的孔济也不好受,他没有想到,遇见了如此顽强的抵抗,让他根本是难以冲杀进去,此时孔济也有些担忧与害怕了,若是敌人两面夹击,反扑,又该如何办呢?
一开始的顺利,让孔济认为这是一场十分轻易的战斗,但是打下来后,他逐渐地意识到了不轻松,毕竟多次没有杀入敌人的大营之中,与大营只差一步之遥,但让他感觉到如千山万里那么远。
孔济握着长槊看着前方,怒吼一声,驾着战马,直奔而前,后面的四百侍从赶忙跟上,而在他的前方则是张朝,他指挥着刘成的亲卫军拼死抵抗……刘成已经把多少的兵力都调走了,来保护他,而亲卫军只有这些,根本没有后顾的支援。
而且他们抵挡了许多次进攻,最终一个不留神,还是失守了,但是他们最少坚持了两刻的时间,这个时间完全是拯救了刘成的命,如果不是他们拼死挡着,那么此时的孔济也许已经拿着刘成的人头,悬挂着旗杆之上。
到那个时候,这股军团,可以说是彻底的覆灭了,再也没有与其抗衡的能力了。
冲杀过去后,孔济的目的很明确,那是抓住刘成,或者杀了刘成,但是当自己杀过去的时候,才看到大营空空,此时他也逐渐的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能杀过来,则是因为刘成抽调了阻挡他的亲军,如果还如最开始的那样,恐怕自己是成功不了的……
而张朝则被抓到了孔济的面前,孔济的长槊放在了张朝的脖子上,随后说道:“张朝,我们之前见过面,你是个人才,只要你投降于我,我不会杀了你的!”
而张朝大笑起来:“我乃帝国忠良,怎能向反贼投降呢?”
“今天落到你手里,我认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而孔济冷眼看着张朝,随后一长槊过去,直中张朝的心脏,随后看向旁边的部下说道:“把他的头给我砍下来,悬挂于旗竿之上。”
随后孔济又骑着战马,带着士兵们追击于刘成。
随后双方遭遇,刘成不战而撤,孔济带兵冲击大胜于刘成,斩敌八千多人,刘成溃败而逃……
而在另外营地的张勺此时也得到了刘成溃逃的消息,他一时间有点发懵,因为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调遣他去支援去,或者做什么,刘成一直在跑,根本没有下达命令,到其余营地中……
不过刘成已经跑了,这些驻扎在营地的都尉们也明白,自己也只能撤了,先于刘成会合,从而再做打算……
而此时天已经亮了,与刘成军正面交战后,大胜之后,孔济并没有继续追击了,一夜的战斗,他们也已经疲惫了,这场战斗,从整体上而言,打得是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战略目标没有完成。
毕竟这是一场斩首行动,刘成并没有被杀,不过好在,打败了敌人,提升了一下士气,同时也缴获了一定数量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