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您怎么来了?”王秀秀快步上前。
陈山医见到她,顾不得别的,只急切地将手中纸递给她,“王姑娘,老夫找到了!这药方,或许能解凉州之危!”
王秀秀接过药方,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阅读。
药方上字迹潦草,显然是陈老紧急赶写而成。
王秀秀看过,令人叫了各屋的医者前来商讨。
众人越看越是心惊。
“这药方中的药材搭配极为精妙,既有清热解毒之效,又能扶正固本,正是针对瘟疫的良方!”
“黄芩泻火解毒,各位看看是否有益于此方?”
“还有连翘,清热受补,也可考虑考虑。”
“麻黄发汗解表,就是这剂量上还得权衡。”
众医生探讨医方实施与改进,场面甚是火热。
王秀秀看向一旁的陈山医,他已经仰躺在椅子上。
虽说是睡着了,可那嘴角却还挂着笑意。
---
商讨结束,王秀秀亲自送陈山医回去。
“陈老,这药方……您是如何想到的?”王秀秀抬头,眼中满是敬佩。
陈老捋了捋胡须,神情中带着几分得意,“老夫这几日翻遍了古籍,又结合了凉州百姓的病症,终于想到了这个方子,只是其中几味药材极为罕见,恐怕不易寻得。”
王秀秀点头,“药材的事我来想办法,陈老辛苦了,这药方若能奏效,凉州的百姓便有救了。”
陈老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小姑娘不必客气,当初老夫对你多有刁难,如今想来,实在是惭愧,你能不计前嫌,肯借我这山野村夫看那些珍藏典籍,从中悟出解决之法,老夫倒也要谢你。”
天下名医云集青州之地,固然是他们心系着遥远凉州的疫情状况,想要为那里受苦受难的百姓们贡献一份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亦有不少人是被那些珍贵的医书典籍所吸引。
在陆景泽的协助下,王秀秀于青州开放“杏林阁”,免费向天下医者开放。
至此才形成青州集聚天下杏林医士的形势。
王秀秀微微一笑,“陈老言重了,您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能得您相助,才是我们的荣幸,是凉州百姓之幸!”
两人正说着,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军靴跑动声音。
王秀秀抬头望去,只见一侍卫手举着一封信,高声喊道:“王姑娘,凉州急信!”
王秀秀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看罢,深吸一口气,转身对陈老说道:“陈老,我们必须尽快将这药方试出来,不能再等了。”
陈老点头,“老夫明白。王姑娘,老夫这就去准备药材,明日一早便开始试药。”
王秀秀郑重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全力协助。”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被烛火拉得修长。
凉州的夜空依旧阴沉,但王秀秀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
而这药方,或许就是凉州百姓的救命稻草。
---
几日后,王秀秀带着新配制的“清蒿散”再次来到凉州城外。
她的马车缓缓停在城门前,车轮碾过泥泞的路面,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凉州的天空依旧阴沉,仿佛压着一层厚重的灰云,但王秀秀的脸上却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
她掀开车帘,跳下车,手中紧握着一只青布包裹的药箱。
陆景泽早已在城门外等候多时。
他一身玄色长袍,眉宇间虽带疲惫,见到王秀秀车马出现的那一刻却似有光流转。
他快步迎上前,临到靠近,又在几步之外的地方停了下来,声音低沉却透着关切:“秀秀,你来了。”
王秀秀点点头,将药箱递给他,又从袖中取出一张写满字迹的纸。
“这是‘清蒿散’的药方和药材,已经按照凉州百姓的病情调整了剂量,你让人按方煎药,每日三次,务必让每个病患都按时服用。”
陆景泽接过药方,仔细端详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他抬头看向王秀秀,见她额角还沾着些许疲惫,显然是连日奔波未曾休息,心中不由涌上一股暖流。
“秀秀,辛苦了。”
王秀秀微微一笑,“只要能救凉州百姓,再辛苦也值得,况且,也不只是我自己,青州的……”
话音未落,一道沙哑的声音就突然插了进来:“你们这是干嘛呢?到底还入不入城了?老夫可没工夫在这儿听你们闲聊!”
陆景泽皱眉,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
只见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头正背着手站在不远处。
他穿着一件灰扑扑的长衫,头发花白,乱糟糟的胡子,脸上还带着几分不耐烦神色。
王秀秀见状,连忙介绍道:“这位是陈老,‘清蒿散’的研制,陈老功不可没!”
陈老听了这话,仰起头,捋了捋胡子,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哼,算你这丫头有点良心,还知道提老夫的名字。”
王秀秀趁他不注意,悄悄凑到陆景泽耳边,压低声音道:“这老头脾气倔得很,你自求多福!”
陆景泽闻言,却是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目光中带着几分了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