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的满月宴在家里办,就请了几个相熟的邻居,
姚家那边有三个儿子,公婆虽说都是下岗职工,但家里儿子一多,再好的条件也就那样了。
大儿子成家的时候的姚母刚好退下来,老大接了姚母的班,二儿子结婚的时候姚父自动自觉的也退下来。
还用工龄去换了两套房子,老大跟老二这才有了家。
轮到最小的老三姚胜,家里已经不能给他再提供什么了,一切都是靠着老三自己。
厂子里的工作,是老三自己考上的,房子是儿媳妇家里出钱找关系买来的。
姚母心大,儿媳妇嫁给老三本来就是低价,她也不拿乔。
月子要是让她过去伺候,她二话不说,收拾包裹就去,如果不用,她也跟姚父商量好了。
那就出钱,让儿媳妇吃好喝好,身心舒畅。
所以姚家对于儿媳妇在娘家坐月子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不但没有意见,还隔三差五就让姚胜拎上土鸡跟土鸡蛋,但凡是家里有的,都会给儿媳妇跟大孙子拿上。
所以黄薇这个月子,坐的人都圆呼了一圈。
气色瞧着也好,周雅芳给拿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塞在小孩子的包裹里,就在房间里陪着说话,
“做妈妈的感觉如何?”
黄薇垂头一笑,“也就还行吧,就觉得我可真是个大英雄,这么大一坨胖小子还真被我给生出来了。”
“用坨这个量词不太准确吧。”
周雅芳看着包裹里睡的正香的那一小团,满眼的柔软。
“怎么不是一坨,你都不知道,我妈现在看我就是个奶瓶,我儿子才是她的宝贝!”
黄薇端着红糖鸡蛋水喝了两口,又埋怨,
“每天为了给她外孙子产奶,一天八顿的让我吃,我身上的肉都快堆成山了。”
周雅芳定定了看黄薇一会,由衷的感叹了一句,
“薇薇,真好。”
别看黄薇是低嫁,黄叔黄婶看人的眼光是准的,姚家家庭一般,但为人踏实上进,眼里头有黄薇,两人的小日子过得也是蜜里调油。
这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嘛?
大概这就是徐大姐口中的幸福肥。
“对了,我一会还要去我那个小工坊看看货出得怎么样了,饭我就不吃了……”
黄薇拉着好友不舍,“这就走啦?”
“嗯!省的撞见隔壁的人。”
黄薇心领神会,“行。”
但说什么来什么,周雅芳才跟老黄说起要走的事儿,张萍便姗姗来迟,
看见胳肢窝底下还夹着个公文包的养女,脸色一黑,
“哟,这不是再也不踏进大院的周老板吗?”
都是老邻居,张萍肯定是要过来看看黄薇,只是没想到还遇到了芳芳这个死丫头。
老黄赶紧出来打圆场,“芳芳跟黄薇要好,过来送了一个大红包。”
“还晓得礼仪,我以为她眼里就只有恨呢?”
老黄让老黄媳妇赶紧将两人都拉进去,
“张姐,你是不知道你们家芳芳多有本事,我听我姑爷说,他这次去樱花国能谈成生意,多亏的芳芳的毛线手提袋,人家还问这样品能不能批量销售呢?”
啥玩意儿,
支棱个地摊还真能赚钱?
都卖到国外去了?
听到周雅芳开始赚钱,张萍态度缓和了不少,主动的张嘴,
“就你地摊上那些破玩意儿真能卖钱?”
周雅芳坐着不动。
老黄媳妇起身去拿外孙子小鸡玩偶出来,“张姐,你自己看看,做的活灵活现的,怎么不能挣钱,我姑爷的棉纺厂就定了几百个发福利呢。”
张萍眼眸闪了闪,这玩偶她见过,单位上也有小孩拿去玩儿,听说卖的还不便宜,一个好几块钱呢,都能称好几斤肉了。
难不成这死丫头还真是块做生意的料?
想到窝在家里那一堆卖不出去的皮鞋,张萍眼珠子一转,
“芳芳,过几天是你爸爸的生日,你奶奶跟你姑姑都回来,你也回家坐坐吧!”
奶奶会来?
在乔家若说还有谁是值得她惦记的,乔奶奶要算上一个。
小时候,寒暑假她总喜欢上奶奶家玩耍,奶奶家在农村,能上山摘野果,下地挖蚯蚓,能玩的东西很多。
等她玩累了,奶奶总会煮甜丝丝的绿豆水,用井水冰镇着等着她回去喝。
只是老人家这几年年纪大了,腿脚不行,不能总来城里。
西北三年的苦行僧生活唯二给过她慰藉的,
一是徐大姐通透的想法,
还有一个便是奶奶的来信。
乔奶奶不会写字,应该是拜托村里会写字的会计写的,至于她的地址,也不知道乔奶奶是怎么拿到的。
信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
“不管你是不是乔振华亲生的,都是我的孙女。”
还附带了一张汇款单,虽然只有十块钱,可那十块钱支撑着周雅芳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被疼痛折磨的夜晚。
听到奶奶要来,周雅芳的心软了,
“奶奶真来?”
张萍扫了一眼老黄媳妇,笑着说,“还能骗你不成,你奶奶跟小姑是特意过来给你爸过生日的。”
周雅芳看着张萍那张虚伪的笑脸,咬咬牙,
“到时候看吧。”
说完,跟老黄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大院。
军属大院,离隔壁的外交大院不远,她这回来给豆豆带了一个新的玩偶,这小家伙讨厌归讨厌,可自从知道她在市民广场摆摊后,时不时的就会介绍同学帮衬她生意。
才托门岗将东西送进去,远远的,从外交家属院迎面走出来两个人。
那声音高大挺拔,时不时还跟身边人交谈两句。
看清楚那人的脸,周雅芳抬腿要走,但已经迟了,
“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