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的小私心,老太太心里未必就不知道。
不过这老太太活了几十年好东西多不胜数,比起什么薛家的家财,更看重林家的文人传承。
林如海的同窗故旧,林家的产业。
自然,庇护女儿的血脉也算其中之一。
不过到底是希望贾宝玉能够读书,以后用上林如海的遗留人脉。
贾府之前也想要通过和文人结亲扶持下一代科举出仕改换门庭,王夫人嫡长子还娶了个国子监的祭酒李家的女儿。
老太太的顾虑或许有私心,不过一切都是为了宝玉好。
至于病秧子?嫡妻生不出,妾室生几个就是,到时过继一个做嫡子教养,照样继承林家女儿的嫁妆和林家人脉。
人老成精,可谓如此!
老太太想法是好的,奈何王夫人铁了心不愿意。
老太太心里恨她短视,耽误自己的宝玉,却碍于她宝玉亲娘的身份,拿她颇有些没法子。
只能对薛家人不咸不淡偶尔敲打。
到底是薛家人杀了人惹了官司,如今待在府上这么久还不走,在老太太看来,这家人实在是一无是处碍眼至极。
老太太心里宁愿亲家全家都是死人,也不愿意宝玉以后有薛蟠这样的大舅哥。
死人好过闯祸的活人,毕竟死人躺在棺材里是不会四处闯祸给家里招灾的。
贾家人各怀心思,码头的人等了两日,终于是等到了林家人靠岸了。
看着为首的林家管事,颇有几分眼熟的模样,贾家人连忙上前询问。
“可是姑苏林姑爷家的?我是荣国府的管事,特来接了林家太太和姑娘哥儿入府的。”
林管家上前一步,接过话茬,“原来是贾家管事?我们太太正是林家当家太太,只是今日太太姑娘和哥儿几个舟车劳顿风尘仆仆而来,倒是劳烦管事的了。”
三年过去了,林府在京城的管事也早就修缮好了京都的宅子。
按理说还要住在自己家里的,不过是家里的姑娘是老太太的心头肉,这刚到京城,少不得的要去贾府住上些日子。
至于府上的太太,作为林家的主母,也是贾家的半个亲戚,为了姑娘,也得给她外祖家里几分面子。
况且太太是续弦,先太太娘家热情至此,若是不答应,倒是颇有些目下无尘了。
索性一起上门见见那老太太去。
贾家等在码头的人热情的帮着林家人搬运行李,还当是都要搬到贾家去的,还在暗暗琢磨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结果就见又一群家丁搬着东西就走了。
这叫人眼的操作,贾家人好奇,林家人却没有心情解释,只当再正常不过的了。
另一边,朱稚带着孩子下了船,就被几个婆子丫头围了上来,“见过林家太太,见过林姑娘,林家少爷!”
周瑞家的见了一溜儿五个男孩儿,忍不住咋舌,不过想到老太太还等着,赶紧介绍起了自己,“林太太,我是周瑞家的,老太太一早就盼着太太带着哥儿姐儿呢。”
一边说着,一边躬身行礼。
朱稚不置可否,抬手让小丫头扶她一把示意起身,“不必多礼,倒是我们今日上门打搅了。”
牵着弟弟的黛玉矜持的微微点头,“劳烦周家嫂子了。”
五个小捣蛋鬼人小鬼大,学着姐姐的模样微微颔首,“劳烦周家嫂子了!”
周瑞家的被几个小子逗得嘴角抽搐,只得赶紧领着几人上马车,“林家太太,请随我来!”
林家人送走了大件行李和家里的物什回府,只有林管家吩咐留下的几箱子东西跟在马车后头一起入了贾府。
贾家人险些空手而归,看着这些个大箱子,才暗暗松了口气。
一路畅通无阻入了贾府,等在府里的老太太太太们都在院子里等着了。
见了一个穿戴贵气的年轻妇人带着几个模样可人的哥儿,和一个十分眼熟又有些不敢认的姐儿进了门。
不怪老太太颤颤巍巍摸着那女孩儿不敢认,众人都被眼前的黛玉弄得有些不敢认了。
她当日来府上的时候看着就身子骨不好弱不禁风的,那形象早就在众人心里扎了根。
如今却是长高了好大一截,面色红润有光泽,光看她如今走路的模样就知道身子骨健壮许多。
朱稚见她傻眼,自顾自的客套起来,“见过老封君!往日只听玉儿提起,今日一见,果真是慈爱。”
黛玉也回过神来,眼眶微红的行礼,“玉儿不孝……见过外祖母。”
老太太不敢置信的将人扶起来摸了又摸,“玉儿?你如今可是长高了?”
朱稚一脸的慈爱,“是啊,老太太有所不知,这丫头刚到家时因为悲痛总是一副病歪歪的模样,叫人见了便心酸。”
“她是她父亲的掌上明珠,我想着她父亲泉下有知若是知晓她如此,怕是要走的不安生,所以特意命人给她做了许多滋补的吃食,如此顿顿吃着,三年过去了,如今总算是有肉了,连带着身量也高了许多。”
老太太不是不知,这玉儿在府上就是一副病歪歪的模样。
贾府上下谁人不知?
不然那王夫人也不能如此嫌弃。
众人听这黛玉的继母对她如此上心,又见她果真脱胎换骨,一时间也是心思各异。
老太太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不想因为许久不见变化太大失了礼数。
忙拉着朱稚的手,同她客套起来。
“她太太慈爱,如今长成这般模样,倒是有些不敢认了。”
看了一眼几个小子,“这就是林家哥儿吧?果真一表人才,小小年纪这般懂礼,比咱们府上的皮猴子们,可是懂事得多了。”
“老太太谬赞,今日是知道上他们姐姐外祖家里,这才收敛些,他们几个往日在家也是皮猴子做派,时常叫人头疼不已呢。”
王熙凤是个活跃气氛的,眼看老太太和颜悦色,也跟着玩笑起来,“林家太太这话可是真真的?若是觉得哥儿几个调皮,不若与了我们,我来替林家太太照顾几日,只怕是太太到时舍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