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完全成了霜打过茄子。
事实上,上不上西安,齐玉纠结了好久。对于齐玉来说,最大的问题除了资金是正常生产销售,但正常生产销售还是需要流动资金做支撑的,资金回笼毕竟有个过程。
融资的事,这些年没少跑过,民间的,有官方背景的,当地的外地的,朋友熟人介绍的,各种渠道主动找上来的。自己周围的朋友们,也有做融资且成功的,可这些年,齐玉零零星星的大几十万花进去了,却是一直没有做成。
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没有资金注入只能是死路一条:上千万的银行贷款,每月的利息就是近十万元。别说是银行贷不出来,就是贷出来,拆东墙补西墙也是窟窿越补越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融资、合伙或是出让。
融资的事老赵一直劝自己不要搞的:银行利息都是负担,融资利息你能承受的起吗?可合伙的事努力了半天也是只有上文没有下文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就摆在眼下,当地人心里一清二楚,外地人又上那里去寻?
出让也是。
真正的穷途末路了。
早在过完春节,就和这家公司搭上了线。外地上班的同乡介绍的。齐玉到他们公司去考察,他们也派人来评估,来来回回的跑了三趟,总体上自己感觉比以前要可靠的多,介绍方要千分之二的抽成,也是事成以后。所有的证件资料在网上也能查到,去了两次对方公司也没有什么不合适,最重要的是对方承诺融资利息不超过十二而且后期发展好的话还要参股。这才是最吸引齐玉的地方,即能解决眼下之急,又有远景希望,这不都是自己所要的吗?
第二次来是做土地所有权评估。对方只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是他们省内的评估机构:“这是全体股东的决定。”但齐玉还是多了个心眼,必须是双方认可的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是双方认定后齐玉去谈的。但谈的很艰难:千分之二的评估费一分不让,且四十五个工作日后才能出来。对方指着案头小山一样的资料:“这都是排了队的,你等不了就再找其它公司吧。”说了好多好话,才答应三万包件:“一周出报告,先交一万押金,但只有一份,多出一份加一万。”
齐玉就认了。
花上三万能搏来大几百万的投资,怎么都划来账的。
本来没打算和老赵说,可自己想来想去虽然想不出破绽,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所以还是和老赵说了。
可结果……
接着又是蔡行长出事。齐玉就气的骂娘:“妈妈的,你给我贷点款,我给你送个没结过婚的都行,为个公交车搭上半条命有意思吗?”可转而又想,自己为这个破厂子也不搭上半条命了吗,形式不一样,但结果不都一样吗,不过是贪财和贪色的区别而已。
还是自己心贪了。
贪心是人的本性之一。这种欲望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难以根除。无论是对财富、权力还是名誉的渴望,都能轻易地被激发出来,并驱使着人们不断追求更多。
可自己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财富而已。这几十年,从停薪留职搞种植大户开始,到开家庭农场、搞建筑,再搞这个肉联厂,都是竭尽全力的,无非就是把手中那些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财富滚个大一点的雪团而己,雪团倒是滚大了,可也快不属于自己了。
可在现在这个社会,把金钱当成追逐的目标的人,又不是自己一个。有些人不择手段地积累财富,甚至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人家怎么就能如鱼得水呢。
齐玉想不通。
所以,回来以后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整天的长吁短叹。电话倒是不少,要债的,催款的,响就响去吧,不接就是。
可钱志东的电话还是接了。
“回来了?”齐玉上西安,钱志东知道,但却不知道具体干什么。
“嗯。有事吗?”齐玉有气无力。
“见个面呗。想和你聊点事。”齐玉热情洋溢。
“电话上说吧,我手头还有点急事。”齐玉却不想见。
“几句话说不清楚。肯定是好事。我快到你厂里了,找个地方见面聊。”钱志东还是要见。
齐玉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反正两个人也没什么经济纠葛,回来闷了好多天,也该出去透透气的。
两个人就在钱志东的车里见面。
钱志东又说了他搞养殖的事。除了没亲自天天喂养,还是满认真的,也下了一番功夫。养殖小区,养殖大户,集散屠宰市场,本地的外地的,跑了不少。还找了好多朋友,从“吃的放心”这个角度去了解消费趋势。不仅如此,还发了几十斤羊肉自己回了一趟老家,召集自己的朋友圈子品尝。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事的前景一片光明,值得一试。
“你找我的意思是?”齐玉问。
“还是如何合作的事。老赵是指望不上了,老了,没锐气了。咱哥俩要是能合作,肯定前景一片光明,翻身的日子指日可待。”钱志东信心十足。
“可我是罗锅上山,前(钱)紧呀。”齐玉紧皱着眉头。
“只要你有这个想法,办法总比困难多,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你说是不?”钱志东仍不愿意放弃:“这样,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细聊。”
齐玉扬一扬手中不时响起的电话:“全是琐碎事,安神觉都睡不上。那天吧,我抽空去你场里,再细谈,好么?”
钱志东和齐玉商议的时候,老赵和武律师一伙正在看场地,不能不说,张总的这个地方太符合老赵的心愿了:北面,是一片不不高的小山,小山之阳就是老张的林地,杨树、沙枣树、枣树、杏树、李树散杂其间,水渠边、田梗上还有枸杞。整个林地,象一个壮实的长茄子依在小山南面。林地正中,是一套放大了的标准化新农村房舍,藏在林地中间。再向南就是一望无际的耕地,而老张口中的圈舍,却在林地的最西头。最为可贵的,老张的这个农场距最近的居民区在三公里以上。
看到这一切,老赵不竞感慨到:“太美了。大好了。”